云上咸宁——“六大”优秀调研报告㊶通山县委副书记、九管会工委书记、主任(局长)胡金云:九宫山资源保护利用和打造国家级生态康养度假区调研报告

通山县委副书记、九管会工委书记、主任(局长) 胡金云


九宫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历经数十年接续开发,近年来已经步入快速发展期,呈现出景区景点全面升级、接待功能深度提档、客源市场持续火热的良好局面,但九宫山发展进入新时期,面对新要求,凸显出新的短板和弱项。如何突破瓶颈与制约,把九宫山打造成国家级康养度假区,进一步提升景区影响力、市场竞争力?带着这些问题,按照全市推进高质量发展“六大”活动有关要求,立足通山经济社会和旅游发展总体布局以及九宫山发展现状,对九宫山资源保护利用和国家级生态康养度假区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过程我们突出4个注重一是注重横向学习。积极收集国内类似重点景区动态信息,适时开展交流沟通,认真吸收好的作法与举措,并从中找准九宫山的优势与不足。二是注重游客呼声。深入到各景点、酒店,与游客、导游面对面交流,发放调查问卷200余份收集意见。三是注重专家研讨。邀请国家林草局、中央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河北文学艺术研究会等专家学者团队赴九宫山调研,召开现场会听取专家建议。四是注重政企商议。坚持将九宫山发展纳入通山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全域旅游创建布局盘子,积极与鄂旅投高层沟通联系,与鄂旅投驻九宫山团队蹉商研讨,形成调研报告并征求县委、县政府和鄂旅投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资源优势与发展现状

九宫山景区位于鄂赣交界的幕阜山脉中段,总面积300.4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85.87%。

1.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九宫山既有南国之峻秀,又兼北国之壮美。九宫山主峰海拔1656.7米,春天,花期要比山下迟20多天;盛夏,日均气温21℃左右,最高气温不超过30℃,素有“天下第一爽”之称;秋天,层林尽染、枫叶似火;冬天,冰天雪地、琼楼玉宇。一年四季,云雾激荡,出没仙境,叹为观止。现有云中湖、铜鼓包、金鸡谷、石龙峡、闯王陵、中港六大景区,大小景观景点140余处;云中湖是江南第一高山湖泊,国内排名第三,仅次于天山天池和长白山天池;拥有面积6万亩的原始森林和第四纪冰川遗迹,并分布近千种珍贵动植物和近百种珍稀濒危物种;山上瀑布100余处,气势磅礴,雄奇壮观,辖区有多处瀑布群,三步一瀑,五步一潭,令人陶醉,流连忘返。

2.人文资源誉满华中。九宫山人文历史始于北魏时期,一山藏三教(释、道、儒),全国罕见,九宫山道场为赵宋皇家道场,位列全国五大道场之一,现已演绎成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的全国高山第一佛寺——无量寿禅寺。王守仁弟子、明朝礼部侍郎朱廷立曾在山上建行窝讲学,抗金名将岳飞曾跃马“吴楚雄关”,并留有“饮马泉”古迹;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殉难九宫山,闯王陵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是全国唯一保存下来的农民起义领袖陵寝;开国元帅彭德怀曾在山上驻兵休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曾上九宫山视察,并题写山名,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上山考察,并留下大量墨宝。

3.品牌创建辐射三省。九宫山地处武汉、长沙、南昌三大省会城市旅游圈和“三国旅游线”“三峡旅游线”“咸宁——岳阳——九江旅游线”的中心地带,杭瑞、大广、咸通3条高速公路贴境而过,106国道、幕阜山旅游公路和咸九高速从山脚延伸,区位适中,交通便捷。九宫山通过多年创建,已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卫生乡镇等品牌,境内的李自成墓(闯王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景区设施全面升级。景区主干道全部刷黑,改造景区游步道5.3千米,环云中湖游步道首次实现联通成环;建成入口服务区和4个停车场,九宫山全景国际大酒店正式开业迎宾,新建星级旅游公厕3座,景区新增停车位600余个、床位480余个;更新景区标识标牌433块;核心景区沿路、沿湖的宾馆、饭店、门店及九宫山新门楼至内港村沿线130户1.95万平米的破旧建筑,统一按照鄂南民居风格完成立面改造。

5.生态修复成效明显。关停郭源、富家山、彭家洞矿区,实施立体复绿,挂网固土4万平方米,回填81.3万立方米、栽种树苗15万株。高质量完成3个高山视频监控塔、7个进山路口视频监控点建设,配备大型无人机2架、红外线相机70余台,九宫山科普馆、信息中心、森林防火营房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在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中,九宫山获“优秀”等级,被列入“绿盾2018”免检单位。

二、短板弱项与突出问题

1.发展空间受限制约资源有效配置。由于历史原因,造成云中湖核心区存在2000余家“外来户”,严重挤占山上旅游资源;九宫山“一站两馆”(天文观测站、天文科普馆以及地质地貌、珍稀植物展览馆)选址落户难,严重制约云中湖核心区发展。九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涉及10多个行政村,有村民3000余人,村民自我发展能力差,对资源的依赖性强,传统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生产生活方式依然占据主导,而保护区的保护管理政策又限制当地居民的资源利用。同时山跨武宁、修水两县,周边违规建设,严重影响景区协调发展。

2.景区基础短板制约核心竞争力提升。由于资金缺乏,部分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承载功能不完善。目前,进入景区只有东线(九宫山镇砂龙口至铜鼓包)畅通,中线(闯王镇至界牌至石龙峡至云中湖)和西线(高湖至金家田至铜鼓包)均未全线贯通,主要景点未能串连成线,影响游客出入。景区共有各类宾馆酒店70余家,总接待床位仅9000余个,商业餐饮同时接待量567桌,而在旅游旺季单日游客最高峰达15000余人。“九宫八景”等传统景点未恢复修缮。山上旅游仍以夏季避暑为主,靠天吃饭。旅游商品发展迟缓,旅游产业链不完整。

3.文化挖掘乏力制约旅游形象塑造。对九宫山的科学文化名山内涵挖掘不够,游客仅停留在生态好、气候爽等初浅体验上。九宫山一山藏三教,全国少有,特别是释道文化底蕴深厚;吴楚雄关,红军革命旧址,中港周家大屋,侍郎朱廷立两崖行窝,东港共产主义劳动大学通山分校等文化景观挖掘不深;九宫故事整理不多,文化推介不够。旅游产品内涵相对单一,人文碎片化,没与景点有机结合。许多重要地质遗产景观未得到很好利用与开发,缺少有吸引力和观赏游览价值的地质科考路线设计。

三、对策措施与发展愿景

康养,一个正待勃发的朝阳产业。九宫山打造国家级生态康养度假区,资源禀赋优良,前景可期。我们将进一步推进山上、山中、山下一体化、立体式开发,推动九宫山由夏季避暑向四季康养旅游转变,实现九宫山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25年,建成国家级生态康养度假区,全年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旅游年总收入突破5亿元。

1.坚持全域统筹共建,做强一主两翼。乘借通山全域旅游东风,围绕九宫山及其周边地区优质旅游资源,实施“一主两辅、三线贯通、三区驱动、辐射全域”战略,推进九宫山“东拓西延”,实现九宫山全域发展,最大限度拓展九宫山旅游发展空间。一要做强一主,即九宫山。持续深化与鄂旅投集团的合作,充分发挥咸九高速、西安至南昌高铁规划建设机遇,打通九宫山东、中、西线三条上山道路,将各大景区串点成线。结合九宫山明显的垂直地带性,推动山上、山中、山下立体开发。以观星研学、康体养生、休闲度假为核心,重点打造研学营地(星光公园)、云中湖康养度假小镇、旅居度假公寓群、滑雪运动中心、坳坪——九宫山旅游示范区五大功能板块,形成春赏花、夏避暑、秋观星、冬滑雪的四季康养游格局。二要开发两翼,即三界谷、太平山。依托三界谷优越的生态资源、优美的自然风景、深厚的文化底蕴,将其打造成以民宿旅居体验为主,集溯溪漂流运动、山地休闲度假、户外研学拓展和生态养生于一体的溯溪康养旅游区;依托太平山上2万亩国有林场、道教佑圣宫、雪顶乌龙茶基地等资源,将其打造成以文化养生为主,集品茶悟道、康体养生、观光度假于一体的现代高山康养度假基地。

2.坚持避暑体验并举,做响旅游品牌。历年来避暑是九宫山主打品牌,但已趋向饱和,九宫山要突围,其重点在旅游体验。依托九宫山三季如春一季冬,日照率高、含氧量高、负离子浓度高的生态环境,以徒步民宿、登山、探险、滑雪为主,做大做强康养度假、冰雪运动、天文科普产业,将其打造成为风情体验康养胜地。提档升级九宫山滑雪场设施,将其建设成为华中最大的高山滑雪场和国家级冰雪训练基地;开辟雾凇、冰凌旅游景点线路,吸引更多游客冬季上山观景;聚焦星光主题,加快推进九宫山星光公园“一站两馆”建设,尽快安装世界第一、全球最大口径的天文观星望远镜,将其打造成为国内知名天文科普中心;以中港、东港、内港、船埠、李家铺、高湖朱家湾等原始村落为依托,动员社会力量兴建民宿,游梦里乡、品农家饭、赏生态景,不断做深做精旅游品牌、做强做大旅游产业。

3.坚持历史人文互彰,做深文旅融合。挖掘九宫山历史人文资源,高扬“文化九宫”旗帜,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修复吴楚雄关、真君石殿、云关古道、红军革命遗址、两崖行窝、共产主义劳动大学通山分校旧址等,深入挖掘“释道儒”文化、闯王文化、红色文化;立足瑞庆宫、无量寿禅寺,推出以“喝道茶、练太极、吃素餐、悟儒礼”为主题的养生文化;全力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打响通山木雕、根雕、刺绣、包坨、麻饼、油面等本地传统产品品牌;引入商业机制,组建文化队伍,创办“九宫大舞台”,定期定点演出,打造以山歌、山鼓等为主题的传统民俗文化。兴建国家领导人登山旧址和历代文人官员诗赋联对、书法碑廊,连年举办九宫山文学征稿大赛,组织全国著名作家写九宫山,编辑出版九宫山系列图书、动植物科普图书,拍摄播映九宫山系列宣传片,为九宫山旅游品牌突围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4.坚持养护修复一体,做实资源管护。绿色就是民生,蓝天就是幸福,青山就是金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九宫山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要树牢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底线思维,坚定不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论”,严格履行“两区”条例赋予的职责,严守“两区”条例划定的红线,始终把严格控制违建违采和生态环境修复摆在突出位置,始终把森林防火当作重中之重的工作。引入地理信息系统和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构建九宫山自然保护区多维智能空间管理系统,实现移动端和网络端信息同步管理。推进资源管护网格化、法治化、信息化建设,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好九宫山的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呵护好九宫山的生态资源。

5.坚持体制机制改革,做好“里应外合”。抢抓党和国家生态功能区改革之机,推动九宫山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妥善化解历史遗留问题,破解九宫山管理中的现实问题,理顺管理体制,明确职能职责,科学设置机构。妥善化解鄂赣边界、云中湖核心区“外来户”、部分闲置宾馆、核心区和缓冲区原居民等历史遗留问题。整合组建综合执法机构,统一行使执法和督查职能,避免政出多头、监管真空。加快智慧景区建设,提高信息化、智能化、便捷化服务水平,提升景区旅游体验品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养和引进旅游管理、旅游规划、旅游宣传、翻译导游等急需人才。持续优化旅游投资发展环境,继续深化与鄂旅投公司合作,进一步厘清政企间的责权利,不断优化政企合作机制,实现九宫山资源优势与鄂旅投资本优势的完美结盟。

6.坚持宣传模式创新,做大市场份额。加大九宫山旅游营销力度,利用九宫山独特的生态、资源、气候优势,以湖北、江西、湖南为主要客源地,加强与北方及东西部旅游宣传推介机构的合作,开辟优质旅游线路,组织动员各类媒体、旅行社走进九宫山,推动南北对接、东突西进,做大旅游市场蛋糕。打造一个二维码入口、统辖多个服务窗口的网络营销模式,通过服务窗口,将购票、购物、食宿、导游、天气、路况、求救、报警、医疗、投诉、换乘点、线路图以及宾馆酒店方位、电话等内容纳入,提供全方位、一键式网络旅游服务;通过宣传窗口,将景点介绍、旅游指南、美景视频等内容纳入,搭建游客互动平台。加强旅游营销策划,与国内知名旅游网站宾客网、携程网等对接。面向全国征集九宫山宣传用语,擦亮“山外青山九宫山”“江南朝九宫、江北问武当”形象品牌。

(实习编辑 高鹏 编辑 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