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车”锐变大跑车
作者:朱丽平
洪港镇车田村,背靠北台山,面临洪港河,106国道、大广高速穿行而过。全村现有2447人,村民多姓王。据《王氏宗谱》记载:明朝初年,王化寓铸铜车灌溉农田成为洪港一大奇观,“车田”因而得名,并富庶得出了名。车田王氏大族,素有讲究文武两行,重视耕读的乡风,于是出现了朝上出廉吏,乡间常儒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盛兴局面。实地参观姚家畈八字门楼的王氏老屋,我看到了车田往昔的富贵显赫;通读北台寺介绍武举人王德尚的碑文,“明季流寇之乱、双迁蹂躏尤甚、农民逃散、田亩荒芜……”,我明白了车田走向衰败的原由。
就这样衰退下去吗?所幸,车田人面对艰难就象秋叶不埋怨凄风凋残,后辈人继承了先祖王用清勤奋精明的优良品格,一直对家乡故地不离不弃,负重前行。真正让车田冲破樊笼、奋起直追的节点是近几年。
如沐阵阵春风。在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县水利局的帮助下,车田村渐渐蜕变。拓宽村组道路和加快其他基础设施建设是脱贫的先决条件。通组公路、北台寺公路由原先3米拓宽至4.5米,车田交通狭窄问题得以改善。2019年10月份,由县水利局投资219万元改造的饮水工程完成并投入使用,解决了长期困扰车田群众生活用水的难题。建公共厕所、疏通排污沟,绿化环境,修通灌溉水渠,塘堰整修扩容等等工程接二连三。新修的姚家畈文化广场和村委会旁红色文化广场,成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增强村民健康体质的活动场所。大小工程的陆续实施,彻底改变了车田的“脏、乱、差”。这一组组信息背后,最终凸显的是方便村民出行,畅通运输,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红色文化广场内,草色清新,秋花含笑,淡香宜人的桂树四围林立,紫锦木的叶子已被霜染成了相思的颜色,村民说劳作之余来这里休闲,赏心悦目,惬意闲适!
从2014年到2020年,全村157家困难户共495人全部出列贫困队伍,车田只用2年时间就实现了全村“道路硬化、庭院净化、街道亮化、村庄美化”的美好愿景。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意思是唯创新和发展才是增益之道,是与时俱进,是开启富裕之门钥。而今的车田人认了这条硬道理。随着求变思路的拓展,洪港镇政府针对本镇石英矿藏量大,木材丰富、木质好的特点,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几年来陆续有6家企业入驻车田,其中2家有雄厚实力的已进入规上企业名单库。
驻村干部姜副镇长引领我们来到湖北省通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我们看到:通往厂区的道路上,一辆辆满载硅石的大容量卡车在排队过地磅,尽管厂区过道一片泥泞,而仅一步之遥的办公楼内却窗明几净,地面纤尘不染。大堂陈设考究,多项奖杯与奖状让人眼前一亮。办公室职员们正在紧张忙碌地敲击电脑健盘,出库单、接货单、报价单、制订合同文本、结算往来账目等业务忙而不乱,电话铃此起彼伏。
访谈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进行。该公司有关负责人热情地介绍这家企业经2014年招商引资,拥有2项品牌注册商标,13件国家发明专利,2019年已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连续五年被评为“通山县优秀民营企业”。我记下了一串很有份量的数据,“我们的项目分5期建设,计划总投资为2.8亿元,未来五年将实现新增产值超10亿元,创税过亿元,可以解决近两千人就业和近千户精准脱贫”。
面对这个有着美好前景的公司,我们除了赞扬与祝福,也有由衷的敬佩与感动。不久的将来,该公司研发的产品,不仅能满足湖北、安徽、重庆等上市公司的市场需求,还能推动周边省、市玻璃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带动当地物流、服务业、五金加工、机械制造等多项产业发展。姜副镇长欣慰地说,“车田村这样的企业有两家,五年后光这一家就可实现年产值1.5亿元!”
村东头的“灯塔家具厂”,由京城返乡创业的华绪武一手创办。厂房已基本完成,一台台崭新的木材加工设备整齐摆放,木料堆得快要撑到顶棚,有多组半成品实木家俱正等着组装。华绪武说:“我的产品大多销往京城精品批发市场,这个项目每年可以达到2000万元的年产值,带动30余人就业。”
文化底蕴历来是车田一张靓丽的名片。如果把第一、第二产业看作“尚武”的话,那么挖掘和保护北台山蔚然深秀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便是“崇文”,是车田的第三产业旅游开发。最近通山县被批准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而重视“文旅+农旅”相融合在车田村早已迈出了步伐。
北台寺和北台山,到底是先有山名还是先有寺名,我没有求证,历来有佛有道之地,必有神灵之气,这也是千年北台寺远近闻名的原因。北台寺是康熙丙子年王德尚为了“上继先贤乐育之志,下启后学进修之勤”,在乱寇肆虐、民不聊生的困境下,率众捐资建成。随后又修建了以吴中复官名为号的龙图书院,两处建筑是“爱国、弘教、育人”之地。只可惜,该书院已煙灭在历史的烟尘中。眼前的北台寺建筑布局完整,殿宇辉煌,寺内佛香袅袅,佛陀庄严肃穆,气宇轩昂。寺外古树参天,甘泉破石而出,小鱼小虾历历在目。在这里,幽远的钟磬声,寒凉的深林,空寂的潭水,定可以使安禅之人治伏尘俗的邪念妄想。
北台山山势陡峭,山峦起伏,最高峰海拔500余米。寒雾缭绕的山路从这方山岔进入,再从另一侧山腰盘出,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如网交织,一时也数不清这方便游人观光与采摘的山路到底有多少重。临北台山上的云凤山庄民宿区俯瞰,远山生出层层白云,眼底沟壑幽深,绿草坡觅食的牛羊,细小得似乎能纳入掌心。秋霜后的树叶渐次稀疏,树叶红的红,黄的黄,皆在山风中嘎喇喇地响,这阵势如同五彩云霞排山倒海。紧邻的另一片山地,漫山遍野的油茶花已经落满枝头,那气场就象万点波光在碧波间闪烁。恐高的同车人刚才还虚汗满头,面如土色,这会又扒在崖边的护栏上,面对北台山的旖旎秋光不忍离去。
奋斗中的车田人在村支书王能龙的带动下,秉持“绿色、特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为光复龙图书院,筹建吴中复文化产业园,修缮王武惁新屋和保护车田千年古樟树等文化旅游项目努力奔走,为把车田打造成“传统教育基地”、“名家创作基地”和“康养基地”在寻找机遇。
“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求变过程中的苦与乐,酸与甜,只有车田人和誓同车田共荣辱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实现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后,车田这部车定会飞跑起来。
作者简介:朱丽平,女,1971年6月出生,现供职于通山县文化和旅游局。在写作的过程中痛并快乐着,坚信用心用情铸就的文字才可以走得更远。我会一直在这条充满艰辛的路上求索,实现自我。
(编辑:刘正杰 编审: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