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愚公”的倔强 ——记通山县大畈镇长滩村老党员朱美生


为拾荒田,毅然进山修大道

1月18日,记者来到通山县大畈镇长滩村,从村委会出发,顺着蜿蜒的山路,驱车不到8分钟,便来到了该村四组。

只见村民们的房舍掩映在起伏的群山丘陵之中,由于缺少平地,大部分田地开垦在山上。在去往山田的方向,新修挖了一条蜿蜒的山路。这条路顺着山势而起伏,路面约2米宽,路的外侧由10至30厘米直径的垒石砌成,整体十分规整、平坦。

沿着道路向前,沿路的几块山田已翻整出不少。更远处的深山中,还有几块荒置的田地,上面长着茂盛的杂草。有2位村民正挥舞着锄头,忙碌在各自的田地里。路的尽头,朱美生老人弓身坐在一把小板凳上,埋头用手中的凿子,凿开坚硬的岩土……

“多亏了朱美生修出了这条路,现在大家去山中务农方便多了,渐渐就有村民重新将荒废的田地翻整利用起来。”长滩村村委会主任陈绪裕说,因田地处于山林之间,无大道通行,每逢种植、丰收时节,村民只能肩挑担扛运送农资,加之山路崎岖,一天挑运不了几次,务农困难重重。长此以往,百余亩山地无人愿种,荒废十余年。

曾在村里担任16年生产大队队长的朱美生,看着因无路而被抛荒的土地,感到十分痛心。在过去的年代,大家都遵循着手里有粮、心中不慌的观念。为此,在有生之年修挖一条山路,成了他的一个心结 。

2019年10月底,眼看自己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也越来越差,朱美生老人决定修建这条路。他拿起一锄一镐,挑起双担,拄着拐棍迈入山间。

开山凿石,修建山道便村民

没有水泥等材料,朱美生挥锄挖山为泥,举镐凿石作基,以最原始的方法辟山开路。自身劳力较弱,他起早贪黑、顶风冒雨,以最坚韧的信念奋力拼搏,无论遇到任何困难,他都不言放弃。

去年3月的一个清晨,朱美生和往常一样早起,屋外天色阴沉、飘着细雨,他毫不犹豫地穿上蓑衣、戴上斗笠直奔山里。临近中午,雨逐渐变大,女婿陈敬湖心存担忧欲接其归来,谁知,刚出家门便见远处朱美生一瘸一拐地走在雨中,蓑衣上还沾着许多泥土。原来,因淋过雨水的山路特别湿滑,朱美生回家途中不慎滑倒,腿部受伤,加之山间无人可求助,只能坐在雨中休息,等伤痛缓解后,自行回家。


“本以为这次他会听我们的劝说,可他还是坚持修路。”陈敬湖说,父亲年纪较大,家人多次劝说其放弃,但始终拗不过他。朱美生休息数日后,“重整旗鼓”步入山间。

山石一块块凿碎堆砌、山土一锄锄挖运填基,年迈的朱美生凭借着不懈的坚持与辛勤的汗水,修建了一条长约1000米、宽约2米的山间路。






“这条山间路修成后,村民可以骑着摩托车和三轮车到达山里,既便于开垦,又便于运输作物。”市人社局驻长滩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孔丛阳表示,10多亩土地对于平原地区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可对人均耕地不到0.5亩的山区农村而言意义重大,所生产的粮食,能解决 100多人吃饭问题。

“别人打仗牺牲都要上,我修条路不值一提。”朱美生说。

勤劳不懈,直到干不动为止

“朱美生勤劳朴实,热爱劳动。特别是他年轻的那会儿,生产队里的脏活累活,他总是抢着干。”长滩村4组村民,76岁的伍宜机回忆说。长滩村面朝富水背靠山,由于耕地少,交通不便,村民生活十分困难,连基本的口粮问题都难以得到保证。为能改变穷村面貌,让大家过上好日子。1982年,当时担任大队长的朱美生将目光瞄准了村子周边的荒山。

长滩村的山,目之所及多是裸露在外的青灰色巨石,要将之改造开垦为良田,在挖机等机械设备没有普及的年代,只能依靠人工,工作量之大可见一斑。

朱美生却说,“村民靠耕地种粮食为生,长滩村没地那我们把荒山变成地”。他说干就干,带领村民们用手抬、用肩扛、用车推,终于把荒山平整为土地,为村里增加了数百亩的土地。

而今,朱美生虽然年近九旬,却依然坚持勤劳务农。他仍然种有田地,养有一群鸡鸭,只为不给晚辈增添负担。据他的侄子朱必强介绍,为了省下钱购买修路用的锄头、铁锹等工具,省吃俭用的朱美生老人就尽量减少自己的个人开支,一天只吃两顿饭。

儿女们都劝老人不要再做农事,在家休息享福,都被老人拒绝。“去年以来,村里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朱美生老人自己带头响应,还积极动员左邻右舍搞好屋内门前卫生。”村党支部书记郭和清说,在朱美生的影响下,村民都自觉搞好环境卫生,生怕谁拖了后腿。

朱美生却说,好习惯是一天天养起来的,我们都知道环境卫生靠大家,现在的长滩村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常在,真是一点都不比城里差。

叮叮叮……临行之际,朱美生老人又继续干起手头的修路工作,一点点凿开路面的石基质。当土石聚成一堆,他就用锄头将之扒入簸箕,一手扶挑担,一手拄拐棍,颤颤巍巍前行,倾倒并平整为蜿蜒向前的路基。他乐呵呵的说:“早日完成剩下工程,让深山处最后一亩荒田,也能因道路的畅通而得到利用,长滩村会一日美过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