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清明节被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已经过去9年。对于我们来说,清明节并非只是日历表上简单的放假安排,而是承载了厚重文化意味的传统节日。“天涯共此时,同寄一缕哀。”每年在这个时候结伴扫墓、祭拜先人、寄托哀思已成为约定俗成的传统,让即使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心生思念、心怀故人。这个传承千年的时间节点和文化符号,究竟包含着哪些重要内涵?在当今“网络祭扫”等新型标签下,人们又应该如何传承清明节的文化精神?
“长春门里清明日,上苑兰风花鸟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从以上种种古人描写清明时节风景以及习俗的诗文中不难发现,在中国历史上,清明节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这个延续两千多年的节日,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变迁?
实际上,中国的很多传统节日大抵都与祭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在,对于“清明节脱胎于寒食节”的说法在学界基本已经形成了共识。我们展读典籍发现,清明在唐朝之前还没有成为节日,从唐代开始,清明节逐渐成为一个将寒食节与上巳节融合的民俗节日。比如,“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便是寒食、清明与上巳三者融合的有力左证。唐代之前的寒食节,民间也称为“禁烟节”“冷节”,因为在清明节气前的一二天,因此每到寒食节,民间禁烟火、吃冷食,并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宋代以后,寒食节与清明节长期处在同一令节期间,虽然寒食、展墓等内容基本相沿不变。后面,从展墓、墓祭到正式扫墓,寒食节不断丰富了祭扫先人的节俗,为后来的清明节做了铺垫。到宋代以至明清,清明节取代寒食节。
另外,“清明”一词也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名称。其实,它早在先秦典籍中就已经出现,到公元前200年的秦汉时代确立了二十四节气,其中便有清明节气。这个农历节气,时值阳春三月初(公历为4月5日前后),严寒尽头绽春蕾,万象更新的春天到来,到处春光明媚、桃红柳绿、草木萌芽、生机勃勃,呈现出一片清明景象。所以,人们就把这个节气叫做清明节。
时至今日,对不少年轻人来说,清明节似乎已经简单地等同于“烧纸钱、放鞭炮”的仪式,让昔日充满文化气息的节日多了些烟火味。不只如此,网上祭奠、直播扫墓等迎合市场需求的墓祭方式,也频频引起争议。值得思考的是,为何曾经意义丰富、丝蕴悠长的清明时节,异化成了烟雾缭绕、喧嚣嘈杂的“斗秀场”?如何推陈出新,还清明节日以本来面貌?
实际上,清明节的本意在于“慎终追远、敦亲睦族、行孝尽哀”,还原和挖掘清明节背后的文化底蕴和社会心理,催生新的社会风尚,才是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应然之举。移风易俗,不仅意味着要用鲜花果品替代纸钱鞭炮,也要增加一些文化韵味。近年来,有人选择用植树献花、读写家书的方式来传递哀思,在抽放的新芽下凝思生命,在文字的温度中感知过往,何尝不是一种缅怀逝者生平、传承清明文化的新风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只有用更加开放的心态看待不断涌现的祭扫形式,用更加虔诚的态度表达真挚的追思情感,才能窥探到清明节的全貌。
也就是说,清明节实际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指节气,是季节时序的标记;二是指节日,包含着风俗和庆祝纪念及相应的仪式习俗。与其他传统节日相比,清明节兼具节气与节日两重“身份”,兼有扫墓祭奠的肃穆悲伤与踏青游玩的欢乐两种情感氛围。因此,从起源和形成的角度来看,清明节是“清明”节气、寒食节等融合而成的节日。
“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其实,不管清明节的形式如何衍化,无论社会文明如何变迁,这种内生于文化底蕴中的感情追忆始终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清明之际,驻足坟茔间,用心感受清明背后的文化韵味,勾连起现世与往世的情感对话,或许会让这个清明节过得更有意义。
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