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宁——杨芳酱品如何做大做强?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江世栋 特约记者 徐大发 通讯员 黄贝华 徐恒

  春雨绵绵,春山可望。4月26日,记者来到草木葱茏的通山县杨芳林乡,“酱品小镇”的路牌赫然入目,空气中也弥散着酱香味。

  作为杨芳林乡规模比较大的豆制品企业,吉利通豆制品厂和开元酱品厂先后开工生产,记者来到这两家企业,一探杨芳酱品的生产销售情况。

  杨芳酱油受食客欢迎

  山谷里产出的牛肝豆、龙岩洞流出的弱碱水、独特的气候三者交织,才能成功酿造出正宗杨芳酱油。

  在吉利通豆制品厂600平方米的厂房,杨芳酱油豆豉酿制技艺第五代传承人、今年39岁的吉进武,带领记者参观了杨芳酱油豆豉的酿制流程。

  “这就是牛肝豆。” 吉进武抓起一把黄褐色的豆子对记者说,牛肝豆是酿制杨芳酱油豆豉的主要原材料,再取用杨芳林乡龙岩山溪泉水,依据祖辈流传下来的酿造方法,要先后经过精选原料、浸泡、烈火蒸豆、摊晒、温室发酵、冷水洗黄、加入草药秘方、密封再发酵、滤汁、熬煎、消毒、装罐等十多道传统手工工序,精心制作而成。

  “牛肝豆经过两次发酵后,滤汁熬煎后就是杨芳酱油。” 吉进武说,与其他酱油相比,杨芳酱油最大的不同是固态呈膏状的固体酱油,倒置不流,闻之香郁。很多用户对每次使用2克或5克搞不准,他计划在包装袋里配一个定量小木勺。

  杨芳酱油、豆豉酿制技艺源于民间,起于魏晋,盛于清,清乾隆年间还曾作为宫廷贡品。1890年前后,鼎盛时期加工作坊多达47家。今天师傅们所使用的酿制方法,是清朝谭兴发于1885年吸取《齐民要术》里面的大豆加工方法发明和创造的。

  1987年9月,经省农科院农业测试中心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杨芳酱油含人体需氨基酸17种,含氨基酸总和达10.76%。1998年,杨芳酱品厂生产的“杨芳酱油”荣获第四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暨交易会“中国市场名牌产品”称号。2013年9月,成立杨芳林乡农副产品协会,杨芳酱品获得“杨芳酱油”“杨芳豆豉”两个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并被列为省、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还注册了“杨芳林”集体商标。

  一盘红烧肉,用杨芳酱品烹烩,口感独特,让人回味。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杨芳酱品始终为广大食客津津乐道。

  杨芳酱品的发展困境

  除了生产杨芳酱油和豆豉,吉进武还生产豆腐油、隔夜俏酱干。在他的临街店铺,豆制品摆满货柜。

  吉利通豆制品厂年产值近100万元,产品销售除了通山本地土特产店和餐馆外,在互联网上也注册了淘宝店进行销售,但每月只销售4000元左右。

  开元酱品厂年产值可达400万元,但产品销售仅限于本地大型商超和餐馆,最远销到了武汉,淘宝店还在注册中。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杨芳酱品始终发展不快、不大、不强的主要原因是:

  特而不大。据统计,全乡仅有杨芳酱品规模生产主体6家,年产杨芳豆豉6万斤、杨芳酱油4万斤、杨芳隔夜俏17万斤、豆腐油5.5万斤,年产值仅500万元。生产主要以小型加工厂或作坊形式存在。

  杂而不精。由于生产主体分散,又是传统手工工艺,生产成本高,利润空间小。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产品种类改良不够,无法满足市场不同口味消费者的需求。

  产而无量。由于产品市场开拓不够,产量无法提升,导致主要原料牛肝豆的种植面积也在萎缩,限制了产业做强做大。目前,全乡牛肝豆种植面积缩减到仅1000亩左右。

  综合施策促做大做强

  “杨芳酱品从原材料种植到加工、销售、餐饮,是一个巨大的产业链。”杨芳林乡党委书记熊美萍说,杨芳酱品作为地方特色农产品、特色加工业,对发展杨芳林乡绿色经济,解决边远山区经济发展难题、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酱品产业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需要从多方面着手推进。

  重视原料保障,让产业链条更稳。大力扶持牛肝豆种植合作社发展,以合作合营形式固定产销渠道,统一技术指导,让农民有利可图,加工生产企业有米可炊。鼓励酱品加工企业开展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改造,扩大规模,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加大招商引资,让企业块头更大。通过招商引资,抓好加工企业的引进,建设酱品工业园、打造酱品小镇,让杨芳酱品借梯上楼、借船出海,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加强校企合作,让生产工艺更优。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进行加工技术改造,加快杨芳酱品口味、包装、渠道定制等研发速度。

  加强品牌推广,让产品市场更旺。统一使用“杨芳林”集体商标包装设计,鼓励企业在淘宝、京东等知名电商平台开设自营专卖店,把杨芳酱品推向全国各地。

  落实行业标准,让消费群体更广。目前,杨芳林乡正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建立切合杨芳传统酱品工艺实际,又符合国家标准的地方标准,让杨芳酱品不仅以质取胜,同时以“安”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