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得云开见月明——记一位单亲母亲14年的苦难岁月

云上通山报道:通讯员 徐逸森今天是2021年母亲节,在咸宁市闯王镇民政办,一位阿姨满心欢喜的要把一千元钱捐给闯王镇福利院,据说是二女儿结婚了,希望继续做些善事,让更多的人分享这份喜悦。


她叫朱秋英,咸宁市闯王镇汪家畈村村民,如今她已经将近60岁,与14年前的自己相比,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时虽然人更年轻,但是超负荷的工作压力,巨大的情感精力投入,让她疲惫不堪。

你也许想不到,这位母亲一没了丈夫,二没了财产,三还没有了健康,独自拉扯大了三个女儿,而且都把她们送进了理想的大学,现在三个女儿都争气,找到了稳定的工作。

朱秋英结婚的时候,丈夫就不幸患有胃炎,为了给他治病差不多花光了家里的全部积蓄。在2007年,丈夫更是因胃癌医治无效身亡,去世时家里欠下了一万多元的债务,难以想象一位普通的农村阿姨这些年是如何走过来的!

再穷不能穷教育

朱秋英自己只有小学文化,她深深的感受到教育文化程度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她时常鼓励三个女儿说:“你们能够好好学习,将来能够上个好大学我就最开心。”由于没有专业技能,这些年三个女儿读书时,她都在学校附近租房子,然后从事打扫卫生工作。这份工作起早贪黑,收入微薄,转运垃圾时吃亏受累,十分辛苦,且全天都要定时清扫包保片,但是为了多挣些学费,她都把这份简单的工作干好。

现在刚刚出嫁的二女儿,从小成绩优异,小学六年级时获得了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一等奖,至今她的名字——汪婷婷都还篆刻在母校的光荣榜上。中考时更是以优异的成绩被咸宁市通山县职教中心宏志班录取。在高中时,她更加的努力,她深知自己这样的贫苦家庭,只有通过高考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才能在未来让母亲过上好日子。朱秋英说,孩子读高中的时候下了晚自习自己还要做一套模拟题,常常是凌晨才能入睡。

提起自己的女儿们,朱秋英几度哽咽,泪水也止不住的往外流,她吃多少苦都心甘情愿,但是看到孩子们也这样的辛苦,却是很舍不得。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

当提起为什么丈夫走后,自己为什么不改嫁时。朱秋英说新组建的家庭看到我这样拖家带口,满是负担,以后生活中肯定有很多对孩子成长的不利影响,我宁愿一个人自己把她们抚养成人,她们就是我的全部,是我的骄傲!

朱秋英最大的愿望就是女儿们可以走出大山,奔向更好的前程,她受多少苦,遭多少罪都愿意。如今她的愿望实现了。

冰心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朱秋英年轻时屋里屋外,忙前忙后,挑水、洗衣、喂猪,家里的脏活累活都是她干,难以想象一位单亲母亲的辛苦。她曾经因为过度劳累一度只有七十多斤,这些年积劳成疾,如今高血压、心脏病、脂肪肝等慢性疾病还是让她苦不堪言。天天都要吃大把的药物,一年药费二万余元。她的牙齿也因营养不良掉去大半,换的假牙因为舍不得花钱,用的都是最为普通低价的。

前些年抚养女儿,自己一人吃饭时全部是素食,只有女儿回家时才会把好菜好肉端上桌。为了节省开支,从老家到女儿所在高中有40多公里的路程,她都舍不得花钱坐班车,都是自己骑车往返。

走的再远,不忘来时路

朱秋英这些年一直从事捡垃圾、打扫卫生工作,收入微薄,自己如何能够支付的了日常的开支呢?不幸没有打倒朱秋英,反而成了她燃烧自我的柴火,转机就在于闯王镇这方热土和好心人。闯王镇政府2009年把朱秋英列为低保户,每月发给她几百元的救助资金,并对她的孩子就学予以优惠,她就医费用也报销一大半。2014年政府又把她定为贫困户,让她搬进了安置房。身边的亲戚、朋友、老师、善心人等也是纷纷帮助她,借钱、捐钱、捐物,直到几个女儿都读上了大学,她们自己开始打工还款时生活才好过了些。

“辛勤的的蜜蜂永远没有时间悲哀。”朱秋英就这样一直忙碌着。“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是她的人生信条。尽管日常工作内容简单,但她都尽量做好,让人满意。

现在日子好过了,去年年底朱秋英主动提出取消低保户资格,把有限的名额让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这几年逢年过节她都会送一些东西到福利院,那里有孤寡老人,有伤残人士,有许多生活比她还要艰苦的人儿,自己曾经被好心人帮助,现在条件好些了也要帮助别人。

朱秋英曾经对自己的女儿们说过:“你们好好学习,以后有出息了,我们这个家庭就有了希望,就会给国家减少一些负担,你们就可以多为国家做一些贡献。一路走来党和政府还有这么多的好心人都在帮助我们,你们以后一定要感恩社会,感恩祖国!”多么朴实的话语,确又蕴含了多么真挚的感情啊!

现如今朱秋英的理想实现了,孩子们一个个读了大学,找到工作,纷纷成家,朱秋英也笑开了花!

(编辑:谭梦星   编审: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