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通山闯王镇:三步棋走“绿”新天地

云上通山报道:特约记者  徐大发硅石矿产企业被依法强制关停80多家,群众收入、税收收入锐减,一些原厂工人因职业病矽肺病问题不断上访,一些矿山被挖得满目疮痍,被破坏的植被亟待复垦复绿。全镇12个行政村有8个被划到九宫山自然保护区,只能以保护为主,不能动一草一木……一个原本工业经济全县排名靠前的重点乡镇一下子一落千丈。这是2016年秋摆在刚接任镇党委书记阮家鹏面前的局面。

重振经济,摆脱困境,路在何方?转型!走一条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发展之路。

5年过去。

4月14日,记者一行到闯王镇采访,看到该镇用“三步棋”走活了困局。

先手棋:夯实基础设施

闯王镇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鄂南幕阜山脉中段国家风景名胜区九宫山北麓,因辖境含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闯王陵而得名。全镇国土面积253平方公里,下辖12个村、1个社区,72个村民小组,镇域总人口6787户,22253人。

闯王镇由原先宝石、高湖两个乡镇合并而成,全镇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要发展,先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这是第一步先手棋。

围绕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加快完善镇域配套项目建设,完成了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建设;规划了镇区农贸市场和人饮提升工程;实现了镇文化中心建设搬迁;启动了咸九高速闯王段项目建设,完成闯王至闯王文化园旅游公路拓宽升级,实现集潭、高湖、界牌等村农村公路拓宽及路面硬化;修复了包括塘堰、河堤等在内的一批农田水利设施,打造坳坪山下吴、汪家畈畈内湾等美丽村庄示范点12个……提起全镇基础设施建设,阮家鹏书记如数家珍,掰着手指头把他的“棋子”一一展现在记者眼前。

要想富,先修路。闯王镇有9个村靠山区里边,交通相对滞后。为了镇域发展,该镇借助各项政策借力一口气重新布局了几条公路。一是新修了镇区外环路2公里,既扩大镇区发展空间,又缓解了老镇区的交通压力。二是改造升级了自宝石经坳坪上九宫山的旅游中线路。游客可从此路直达九宫山,游石龙峡和九宫山索道缆车走此道更加便捷。三是拉通了高湖至闯王的闯高线公路。四是立项新修朦胧岭公路,由县城新桥——朦胧岭林场——闯王龟墩村,拉直缩短了17公里行程,时间可少用20余分钟。五是咸九高速(咸宁——九江)从闯王镇穿境而过,且建有九宫山互通。

完成镇区污水处理厂主体建设工程和主管网铺设,实现镇垃圾中转站投产运营,建成农村公厕12个。大力开展镇域水体清理,清理河段20千米。建成了龟墩、汪家畈、坳坪村三个旅游公厕;实现宝石、坳坪、大源、高湖等村农村“四好”公路建设;启动“雪亮工程”,在全镇各村湾路口、重点地段安装高清摄像头187个;修复了包括刘家大堰在内的一批农田水利设施,切实提升了闯王集镇综合硬实力。

做活棋:发展绿色经济

闯王镇12个村有8个划到自然保护区,发展经济只能走绿色发展之路。闯王镇党委政府始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注重呵护生态,发展绿色经济,努力打造生态宜居宜业新闯王。

清洁能源经济强势崛起。闯王镇近临九宫山脚下,境内高山林密,山泉河瀑众多,有利于发展水电产业。该镇立足丰富的水力资源,积极吸引外资,进一步发展小水电项目,推进“宝石梯级电站”水力发电项目建设。全镇已建成水电站13座,总装机1.48万千瓦,年发电量2500万度。同时,还充分利用光伏发电,在全镇建成渔光互补、光农互补等形式光伏发电1260KW,推动全镇能源产业蓬勃发展。

种养殖业经济底藴深厚。依托闯王砂梨、闯王葡萄绿色商标,发展种植桑葚、杨梅、猕猴桃、果冻橙等林特果业;依托绿满行动,大力改造发展楠竹、杉木、油茶、香榧等经济林木;依托食用花卉种植,发展蔬菜、药材、食用菌等特色产业。目前,全镇拥有包括国家级示范合作社“样样果业”在内的农民合作社及家庭农场56家,拥有食用花卉等农业回归工程3个,完成有机水稻在内的农业招商引资项目8个。

“闯王砂梨”声名远播,鲜梨产品畅销湖南、安徽等六个省市。2018年,成功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闯王有5个村产梨,大面积种植的村有3个,改良后可亩产2万多元。

位于闯王镇汪家畈村的样样果业专业合作社基地砂梨就很有规模。合作社成立之初,砂梨种植面积达7000余亩,但砂梨质量上不去,加之自产自销的传统模式太落后,整体经济效益不高。

“近几年来,合作社在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改变传统砂梨产销模式,先后开发和引进丰水梨、黄金梨等10个新品种。” 合作社负责人郑亚娟说,为提升产品附加值,基地还建立了储存库和罐头生产线,并开启线上线下结合的营销模式。

在坳坪村风坳山上,杨梅树布满整个山头,郁郁葱葱。“这里原来是一片硅矿山,挖得到处是洞,对周边水、空气都有影响,群众很有意见。”村民程景良说。

“2016年后,我们坚决关闭矿山并进行全面复绿。”坳坪村村委员吴统海介绍,村集体投入150万元,在250多亩荒山种上了杨梅。今年,杨梅部分挂果。三年后,年收入可达10万元。

目前,该镇的高湖村、集潭村等近13000亩矿山、荒山,已全部变成油茶、茶叶、药材、杨梅等特色林木和果树基地。全镇特色种植业农民合作社及家庭农场达56家。

在许许多多方格的清澈见底的水池中,一群中华鲟、三文鱼、鲈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大的“巨无霸”鱼有上百斤,小的也有几十斤。这是在位于闯王镇高湖村、大源村交界处的花门楼“高湖·垄尚行”生态农业园看到的情景。整个项目用地面积约1500亩,计划总投资30000万元。共分为三期进行,建设成一个集饮用水开发、文化体验、生态观光、休闲养生、民宿度假为一体的集中体验地,可满足“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旅游环节的需求。

第一期主要围绕特种冷水鱼养殖、山泉水生产销售为主,总投资预计8000万元,以特种冷水鱼养殖为发展方向,形成集冷水鱼及常规鱼产品标准化养殖、深加工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特色冷水鱼养殖基地。目前,已成功建成冷水鱼养殖池10万余立方,养殖三文鱼、中华鲟、鲈鱼近30万尾,年产高品质鱼子酱2500余公斤。同时,推进九宫源山泉水生产销售,引进并建成饮用矿泉水生产线3条,其名下的九宫源矿泉水已实现武汉、咸宁区域销售全覆盖,前期收益明显。

绿色工业经济齐头并进。按照科技优先、环境优先、生态优先“三个并重”的原则,大力推进产业转型。依法关停了数十家不符合生产条件的小加工作坊和10余家污染严重的石英砂厂,成功引进苏州高泰电子、和奇硅业、九宫源天然饮用水、“宝石梯级电站”水力发电、昊日五金、安麟源建筑材料生产等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好、拉动作用强的绿色工业项目。

粉碎、 酸洗、烘烤、色选……在该镇和奇硅业有限公司厂区内,石英矿石经一系列工艺处理后,化身洁白精细的石英砂“流入”包装袋中。

和奇硅业有限公司总投资2.2亿元,利用镇内原先弃置的矿山厂房,改造建设石英加工生产线,生产酸洗石英、石英板材砂、高纯石英砂等,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年产值过亿元。“砂石料从外地采购,员工聘用当地熟练工。”公司负责人董又月说。

2016年,根据国家绿色发展战略要求,闯王镇将域内各类矿山全部关闭,全面依法关停污染型企业。同时,该镇打破思维定式,利用厂房、矿渣等废弃资源,积极招引绿色工业企业,全力推进产业实现转型。

2017年,和奇硅业有限公司正式入驻,投入4000余万元引入色选机等现代化先进设备,从追求量向追求质转型。同时,公司还投入300余万元引进全新污水处理系统,确保工业污水投放达标,实现绿色生产。

“引进这类绿色环保企业,不仅能将原先的闲置厂房、设备再利用,还能变废为宝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可谓一举多得。” 闯王镇镇长曾欣宜说。

安麟源建筑材料厂位于汪家畈村,也是该镇2018年引进的一家绿色环保企业。该厂总投资1.5亿元,主要利用矿山废弃渣料、建筑垃圾等制成彩色铺装砖,年可处置建筑垃圾、矿山废渣约100万吨,年产值达7000余万元。

生态旅游经济独具优势。发挥闯王生态资源独有优势,把旅游资源变成经济资源,以市场化运作模式,加快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围绕闯王文化园廉政警示教育基地、森林公园等一批景点园区,借力九宫山品牌效应,对全镇进行全域旅游品牌规划。

加快石龙灌景区、仙人谷度假村等一批景区建设步伐,深入挖掘该镇青山绿水、休闲特色农业、凉茶古道遗迹、宝石风情文化等旅游资源潜力,动员农户大力发展农家乐,引进汪家畈庄家山农业生态园、龟墩月亮牙康养生态旅游区等旅游项目。依托坳坪村秀美乡村、高湖朱家湾风情村湾等一批示范村庄建设,积极实施村庄整治、河堤砌护、道路硬化、生态园林等工程项目,形成以游青山绿水、赏田园风光、休闲体验、度假养生、吃农家饭、享农家乐为亮点的闯王特色旅游之路。

大崖头瀑布位于闯王镇仙崖村,为九宫山铜鼓包的出水口,瀑布落差480米,居华中之最,能让游人感受 “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诗意。

在闯王镇仙崖村,该镇利用大自然巧夺天工的步步高梯田风光,打造了 “梯田花语”景观。花开时节,游客络绎不绝。

在高湖村建立了从四川引进的2100亩黄花菜基地。宝石古民居获得第三批全国传统古村落,朱家湾已获得第四批全国传统古村落。仙人谷度假村由深圳文科开发建设,已投入八百万元,计划投资三个亿以上。石龙灌景区座落在九宫山景区石龙沟的下方,已由武汉老板投入开发。

收官棋:创新基层治理

创建网格管理。“网格+党建”,筑牢执政“桥头堡”。以村(社区)为纽带,全面推行社区“大党委”制度,按照“区域统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原则,不断整合区域内各种党建资源和社会资源,构建了“镇——村(社区)——党小组——党员”四级联动、条块融合的区域网格化党建工作体系,不断提升基层工作能力和执政水平,描绘党建“同心圆”。

例如成立了宝石社区大党委,进一步规范了社区大党委组织架构、机制、阵地建设,将社区划分为7个网格,并推行包保联系制度。建立1名镇领导、1名镇干部、N 个镇直单位包保联系的“1+1+N”模式,要求全体党员干部、镇直机关单位实行党员干部社区“双报到”,实现人员整合,广泛组织开展创先争优、“党员承诺”、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在此基础上,将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向全镇各村湾延伸,推进村湾共建共治共享。

“网格+脱贫”,锤炼攻坚“硬实力”。闯王镇紧紧围绕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目标,将全镇12个村的29个帮扶单位、287名帮扶干部按照区域原则,划分为四级网格,一级网格为乡镇网格,镇党委书记、镇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第二责任人;二级网格即是行政村,每个行政村各设一个网格,镇包村干部、行政村的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贫困村第一书记(包村工作组组长)为该网格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三级网格是驻村干部和村“两委”干部;四级网格是帮扶联系人网格,实行层级负责制,按照“上下联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管理方式,各级网格在上一级网格长指导下开展工作,负责协调推进本级的网格精准扶贫工作并落实扶贫网格化管理,逐层签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网格责任书,层层压实责任,扎实推动脱贫攻坚政策落实及问题整改。

同时,加强全镇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驻村干部的日常管理和考核,严格实行双向考勤、双向管理。

“网格+治理”,挑起服务“万钧担”。为进一步整合基层服务管理资源,闯王镇一方面依托镇综治中心网格化建设,设置便民服务工作窗口,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法律援助等方面,极推动“多网合一”“一网多能”,努力实现无障碍联通、精细化管理、零距离服务,积极开展老龄人口认证、送医送学等上门服务,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对网格化建设的认同感。另一方面,要求网格员在做好网格巡查、信息报送和流转等网格日常工作的同时,通过村居干部以及和村民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全面掌握网格基本情况,做到情况清、底子明,尤其是针对偏远村湾居民和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出行不便现状,建立网格化服务台账,为村民提供电费代缴、网上订票以及日常用品代购等服务。

整治人居环境。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治理。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在全镇上下掀起卫生清洁热潮,安排村湾保洁员53个,悬挂环境整治宣传横幅160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2万余份,动员12000余人次共清理卫生死角200余处;开展镇域水体清理,今年先后组织镇村干部开展清河行动2次,发动党员群众600余人次,清理河段20千米。全镇上下联动,挂图作战,示范引领、责任划分、督导评比、建章立制……实现了镇村面貌大改善。

积极推进河库长制工作。设立河库长11个,制定常态化巡河制度,建立一河一册档案。

大力实行矿山整治。把矿山复绿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工程作为重要内容,重点解决前些年因矿石开采过度遗留的环境破坏问题,大力推广荒山改造和植树造林活动,实现“应绿尽绿”目标。

积极对接矿区石漠化治理、低丘岗整治等政策,完成富家山、彭家洞、内风坳等矿区复绿面积3000余亩;对接土地增减挂钩、精准灭荒,在高湖、集潭、龟墩等村完成荒山精准灭荒8500余亩;利用秋冬农业开发契机,在小源、仙崖等村复垦荒田荒地,新增地膜玉米500亩、油菜秋冬播种面积1300余亩。

加强普法宣传教育。通过举办各类普法讲座,提升了居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热情。

广泛推广农村红白理事会,将婚丧喜事移风易俗写进村规民约。完成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建成文化礼堂48家,组建文体队伍60多支,开展各类文体活动20余次,组织开展“继承传家宝?传承好家风”“最美儿媳”“洁美家庭”“巧妇亮家”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6次,推动镇村综合治理、乡风文明等相关工作在人们心中扎根。

闯王镇产业建设的蜕变,从挖山掘矿到绿色产业经济建设,成功的发展思路和创新精神使青山绿水逐渐转变为金山银山。那一片片茶园、果园绿了山头、富了农家,那一条条杨柳依岸的河道清澈了河水,美化了山村,让人流连忘返,更让人欣喜地展望到闯王镇更美好的明天。

(编辑:谭茜  编审: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