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践行“两山”理念 推动乡村振兴!慈口乡:富水青山入画来

云上通山报道:青山环抱、绿水萦绕。慈口乡毗邻富水湖畔,置身其中,山雾缭绕,宛若仙境,让人魂牵梦绕。

      近年来,慈口乡践行“两山”理念,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依托“旅游产业推动现代农业、现代农业反哺旅游产业”的闭环双循环发展模式,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生态旅游小镇。



农旅融合,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捋清思路,做好顶层设计。慈口乡按照区域特性,以生态农业为核心,结合慈口特有的山水旅游文化资源和杭瑞高速途经慈口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与山水旅游文化相结合的旅游业,以慈口柑橘为中心的商品服务业,将慈口乡从传统的农业乡建设为产、城、景一体化融合发展的生态文旅小乡,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升级。

合理规划,做好结构布局。全乡形成“北产、中游、南农”三个产业分区。其中,北部产城融合发展区依托柑橘基地等重点项目,辐射周边种养殖业与旅游业;中部环湖旅游观光区依托富水湖生态资源,将幕阜山旅游公路和南岸公路沿线景点、村庄串联,形成富水湖为“明月”,景点、村庄为点点繁星的闭环旅游体系;南部生态农林发展区以农林产业为基础,结合村庄实际,打造休闲养生基地,形成农旅互促的发展新格局。

      做响品牌,做好产业融升。慈口乡充分发挥本地农业优势,推动三产融合发展,促进产业提档升级。传统经营向现代营销转变。以“互联网+农特产品”的形式,扶持特色农产品销售实体和电商的发展,带动村民发展致富。慈口蜜桔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年销量100余万斤,销售额达200余万元。第一产业向农文旅融合发展转变。慈口依托富水湖、观音洞、红岩山等旅游资源,开发特色农旅融合项目,打造“干农家活、吃农家饭”特色乡村休闲游。等靠要资金向高效统筹资金转变。引外资调结构,推动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并活用社会资本为民谋利、为项目谋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内外兼修,筑牢乡村振兴生态屏障

修复“疤痕”,再现绿树青山。慈口乡直面环境问题,大力实施综合治理,关停非法矿山6个、大理石厂4个,并责令复绿到位。创新森林防火防灾机制体制,以乡、片、村、组四级联动网格化管理,持续推进“绿满慈口”、荒山荒岛绿化行动,积极有效保护9.95万亩公益生态林。慈口乡各党支部以支部主题党日为契机,带头开展植树造林、环境卫生整治活动,营造了“支部领动、党员联动、群众主动”的环境治理态势。


肃清“万里”,重现清清富水。针对富水湖生态环境修复问题,近年来慈口乡开展了二十余次专项清理活动。通过政策宣讲劝导、强制执法等方式共取缔了网箱17560口,总面积865760平方米,围汊89处,16625.3米;拆除了钓鱼船(屋)、漂浮钓鱼台共计40余处;完成了捕捞渔船解体、网具销毁、渔民上岸工作,552只捕捞渔船、332只养殖渔船和1094只涉渔“三无”船已全部拆解上岸,948只生产生活自用船已全部进行登记编号,进行规范管理。今年4月1日检测,富水水质达饮用水Ⅰ类。

      细描“妆容”,打造秀美村庄。慈口乡引进浙江中洁公司处理乡村生活垃圾,采购分发流动垃圾桶2000余个,配备保洁员90余名,做到一日一清;新建大型污水处理厂,平均日处理污水量150吨;全力推进“厕所革命”,1410户改厕任务全面完成,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全乡累计建成标准化公厕14座,平均每村普遍建设标准化公厕1座;实现乡域全面“三通”,完善道路硬化,降低扬尘污染,以南岸公路修建为抓手,对富水湖沿岸公路绿化美化,营造美丽宜居环境。


人才为本,积蓄乡村振兴源头活水

引凤回巢,注入新生力量。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慈口乡在“人才振兴”上也下足了功夫。密切关注本土的大学毕业生,发掘培育有意向返乡本土人才,同时借“慈口乡贤恳谈会”、“慈口乡商会联合会”等契机,与在外的能人和乡贤保持密切联系,吸引他们回乡创业,建设家乡。精准建立后备干部库,严格资格审查,注重从脱贫攻坚、疫情防控、项目建设等一线中选出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的优秀年轻干部进行培养。截至目前,储备乡村两级后备干部30余名。

分类培育,助力破茧成蝶。针对引进人才的专业及发展意向,慈口乡为其提供的“管家式”服务,协助解决资金、用地等建设问题,其中,顺通生态农业采摘园已建成1072亩水果种植基地,尊禧鹿业公司成为华中地区唯一一个集生态鹿业养殖、鹿产品精加工以及特色主题旅游基地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园区。针对乡村人才资源短缺、贫困户基数高等问题,慈口重点开展农村带头人、新型农民、种养殖等技能培育,已培训2464人次。慈口还培养了“80后”、“90后”返乡青年致富带头人41人,共培育优秀乡村振兴项目13个。

联盟共创,搭建共商平台。吸引人才到乡村发展,既要靠政策、靠投入,又要靠环境、靠平台。一方面搭建创业就业平台,对返乡创业者提供“一揽子”政策和资金扶持,让创业者大有可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另一方面聚焦破解行政村单打独斗、聚合发展效果不明显等难题精准施策,按照乡域产业结构布局,突出地域品牌,强化平台引领,推动区域化协作发展,形成1+1>2协同发展格局,加快乡村转型发展能效。


文化赋能,铸就乡村振兴强健魂魄

保护村落,夯实文明之基。文化不仅可反映出一个乡村的底蕴,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劲精神力量。在村庄建设方面,慈口乡始终坚持保护、开发两手抓,一方面加强村庄风貌引导,遵循乡村发展规律,保护传统村落原有风貌;另一方面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要求,重新对西垅、石印和下泉村等进行整体规划,全面打造新时代美丽乡村。在传统乡土文化方面,该乡坚持以保护恢复为主,建设保护展览区,加大对水车、鸡公车等近乎绝迹的乡村文物的保护的同时,不断向外传播当地特色文化。

      挖掘内涵,弘扬文明之魂。慈口是革命老区,是鄂东南工农武装割据的主要根据地,慈口乡依托红色文化底蕴,全力打造“红军遗址军山”、“老人民公社”等红色文化平台。慈口既有徐侍郎刚直不阿御赐石印,又有钟山古刹千年香火传承,各类神话故事扑朔迷离,《珍珠塔》、《三宝记》等也在其中应运而生。该乡立足各类传统文化之中,结合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统筹利用农民新村文明实践阵地,大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让文明新风吹遍慈口大地。

推介文旅,激活文明之魄。慈口立足文化集聚优势,结合通山发展全域旅游契机,将文化与旅游充分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文旅慈口”。慈口以“山通水富——美丽大竹”为主题,举办了首届美丽乡村乡村旅游推介会,捕鱼、磨豆腐、做空心面等颇具当地特色文化活动吸引众多3000余人。慈口还在加大文化和生态资源的挖掘与整合,着力打造更多的精品文旅路线。



党建引领,凝聚乡村振兴组织合力

组织聚力,建强战斗堡垒。大海航行靠舵手,乡村振兴靠组织。慈口乡认真培育农村工作能手,选拔一批敢闯、敢拼,有思想、能奉献得青年到干部队伍中;加强对农村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全面提升党员素质和能力,2020年规范完成116名农村党员的排查整顿工作;狠抓基层组织阵地建设,11个村、1个社区村级阵地建设全面达标;打造党建示范点,逐步把全乡14个基层党组织打造成坚强的战斗堡垒,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组织支撑。

旗帜飘扬,争做先锋模范。慈口乡党员干部始终坚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面对防疫、抗汛、精准扶贫“三大攻坚战”,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勇往直前,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防疫期间,120为民兵、200名志愿者不分日夜严守32个卡点;抗汛时期,乡村党员干部不找理由、不谈条件,主动奔赴一线抗汛救灾,实现“未伤一人、未溃一堤、未倒一坝”。精准扶贫过程中,党员干部对全乡1896户6062名贫困户对口包保,送温暖、找出路、谋发展,2019年底实现脱贫全覆盖且无一人返贫。

党员垂范,创新治理机制。慈口乡立足村庄实际,建立相关部门、村两委、群众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推动村级自主议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打造基层治理的新模式。慈口还将党建作为强化基层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实行网格化管理、联防联控、属地管理等工作制度,实现基层党建全覆盖、社会动态全掌握、公共服务无遗漏、社会管理无缝隙,让基层治理中的党建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下一步,慈口乡将按照“一湖一镇一区四园”的空间布局,以更大精力、更多资源、更好环境,推动乡村旅游向更深层次发展,将山水慈口打造成咸宁版“千岛湖”。

(通讯员 文虎 朱必康)

(编辑:阮慧林   编审: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