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宁——通山白泥谭氏宗祠: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发展

云上咸宁报道(记者 赵益民 陈霞英 李明)在通山县大畈镇白泥村,有一座建造精致、气势宏伟、风格独特的家族祠堂建筑,它就是远近闻名的“鄂南第一祠”——谭氏宗祠。这可不是一座普通的家族祠堂:乾隆手书的御匾赫然堂前;600多年来,祖祖辈辈盛传“谭胜鲁拜相、父子同地做官、谭振兆八岁吊孝、谭学闵发奋读书”等老幼皆知的风土掌故皆出于此。

谭氏宗祠始建于明洪武八年,到清乾隆二十三年才完全竣工,占地面积达2100多平方米,始建时间距今有六百多年,竣工时间距今也有三百多年。虽然距离通山县城50里地,早在建党初期这里就诞生了第一个党小组、第一个党支部;1929年通山县苏维埃临时政府也迁到这里,1930年,这里诞生了通山县第一届苏维埃政府;革命先辈领导人彭德怀、何长工、李灿等先后亲临这里指导打土豪闹革命。

1929年12月到1931年11月,白泥谭氏宗祠是通山县委、县苏维埃政府的驻地。实际上也成了通山县大革命的心脏,成了通山苏维埃政府的红色革命之都;领导着全县各地开展了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浴血斗争。

国民党反动派和地主土豪势力,视这里为“眼中钉、肉中刺”;1934年5月蒋介石命令湖北省国民党政府主席张群,划大畈和白泥一带为“剿共特别区”,调重兵多次进行围剿追杀,妄图扑灭革命的熊熊烈火。

1933年,这里发生了反围剿的“猪头山战役”;这里传颂着女英烈谭元珍“乔装侦察、智擒敌军,深入虎穴、策反起义;献上长子又献次子参军;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事迹。

白色恐怖时期,“牛藤棚八烈士”长眠此地,这里还涌现出谭省三、谭民治、谭英鸿、谭质夫等英模烈士。萧克将军的胞弟萧克允在这里指挥反围剿壮烈牺牲。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前赴后继不停步,江山待有人才出。

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侵染浓厚红色基因的白泥谭氏宗祠,先后走出了“钢铁硬汉老支书”、当选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的谭能华;走出了湖北省十大杰出女性、全国三八红旗手、党的第14次、15次全国党代表的陈振翠;还走出了谭细龙、谭志胜、谭志武、郑海燕夫妇等专家学者型的后起之秀…

在脱贫致富振兴乡村经济的新征程中,白泥谭氏宗祠的后辈们,铭刻红色历史、牢记家传祖训、义无反顾的投身“发展大棚蔬菜、水产开发、猪牛养殖”;将白泥枇杷建成了颇具规模的“枇杷小镇”、红心柚子基地;兴旺并扩大了“包坨、印粑、大畈麻饼”等传统绿色土特产产业,为白泥谭氏宗祠的门楣,增加了一张又一张的金字名片。

(见习编辑 雷申 编辑 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