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县境北部的大幕山及其东北部的咸(宁)鄂(城)阳(新)通(山)边区位于富水河北岸,通称河北地区或大幕山区。当时,大幕山深处森林茂密,翠竹如海。龙港失陷时,这里仍是鄂东南苏区比较巩固的地带。
河北地区的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党曾在这里建立中共咸(宁)鄂(城)通(山)特支,作为联系鄂东、鄂南苏区的纽带。红五军第五纵队挺进鄂东南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就是以这里的黄沙铺为根据地。1930年以后,中共咸宁、鄂城、通山、阳新等县的县委、县苏维埃政府与群团组织的领导机关大都设在这里。1931年8月,鄂东南特委第一次执委扩大会议,就在这里的黄沙铺召开,1932年以后,道级领导机关与鄂东南工农兵银行、红军总医院、兵工厂修械所、转运局、政治学校、列宁小学都先后迁到这里。这里成为鄂东南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工作中心,工作有突出的成绩。
(一)在各县苏维埃政府领导下努力发展工农业生产。大幕山人除了勤于农业,多打粮食外,还充分利用山区自然资料,造羊山纸,开硫磺矿,制茶、打麻,通过各地运转站、合作社将山货运往外地,换来山区急需物资。
(二)大力开展拥红扩红运动,动员青壮年参军参战,安置好红军家属、烈士家属与残废军人的生活。各地除种好红军公田外,还组织代耕队为烈军属与残废军人家属耕种。土地革命时期,大幕山区数以千计的青壮年参加红军,红军伤病员在大幕山人民精心护理下重返前线的有数百人之多。
(三)大幕山区虽然崇山峻岭,但与粤汉铁路仅数十里之隔,特别是咸宁、鄂城等地苏区更是赤白对立的前哨,敌人的围攻与“清剿”时有发生。为此,大幕山区各级苏维埃政府十分重视地方武装的建设,各地都建有赤卫队、少先队。苏区群众除老弱病残者外,人人都准备了1件作战的武器。
(四)将各地来的“避白”群众组织起来发挥其战斗作用。从1932年夏开始,大冶、鄂城、咸宁、阳新等地的部分苏区被敌人占领后,苏区人民不甘受奴役欺凌,纷纷进入中心苏区,当地苏维埃政府把他们组织起来,成为捍卫苏区的重要力量。
中共湘鄂赣省委、鄂东南道委在这里组织河北指挥部,统一指挥各县武装。河北指挥部隶属于湘鄂赣军区北路指挥部领导,指挥柳润泗、政委罗冠国(后宋运昌)。指挥部先设在伍家祠,后迁至太平塘,这个军事指挥机构自1933年1月组建至1934年2月撤销,历时13个月,负责指挥富水河北岸的大冶、鄂城县与阳新、通山县北乡的工农游击队与地方武装。它与阳新中心县委(含后来改建的河北工作团、大阳鄂中心县委)是平行机构,都接受鄂东南道委领导。
1933年春夏之交,红三师主力赴江西作战。大阳鄂等地苏区遭到国民党军队的进攻,阳新中心县委的工作难以开展,道委决定组成河北工作团,调少共鄂东南道委书记宋运昌任工委书记兼团长,在大幕山以东的大冶、鄂城、阳新等县苏区开展工作。共筹食粮200担,草鞋、麻鞋1500双,动员新兵100人,组织担架300抬,来支援红军打胜仗。由于河北指挥部与河北工作团的积极努力,加上红三师与红十六军在咸宁杨林桥、大冶石灰窑力挫顽敌,夺取河北地区第四次“围剿”的胜利。河北各县的地方武装在战斗中成长。7月,北路指挥部决定将河北各地游击队、赤卫军近千人,合编为河北警卫师,师长柯兴,政委马先胜。8月,红十七军成立,河北警卫师编为第二师。(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县史志研究中心供稿)
(编辑:葛素文 编审: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