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学研究生赴通山高坑村水产养殖合作社调研帮扶活动

云上通山报道:7月21日下午,湘潭大学商学院赴咸宁市乡村振兴帮扶团在通山县农业农村局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与高坑村水产养殖合作社的徐社长取得联系,并前往合作社开展三下乡活动。合作社的地址就在徐社长的家里,帮扶团刚到时,徐社长的妻子已经开始准备投入下午的农活。

高坑村水产养殖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共经营300亩土地。其中稻田200多亩,综合种养稻虾170多亩,养殖鱼塘30多亩。当被问到为什么要养殖稻虾时,徐社长向帮扶团讲述了自己从为别人打工转向为农业创业的整个过程。

“农业这个东西并不简单的,不是找到一个好的品种就能够落地推广,还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徐社长提到,通山本地山泉水水质较好,养出的小龙虾品质更好,这本是龙虾养殖的优势,但是每到龙虾成熟季节,由于山泉水温度太低导致龙虾不出笼,过季后龙虾出笼时却卖不了好价钱,反而成了劣势。“当稻谷长大之后,把虾苗养进去,龙虾就会吃害虫,这样减少了除虫剂的使用,不仅大大提升了土地的品质,也使得稻谷质量有所提升。”稻虾的养殖技术比较复杂,有了政府的财政支持,徐社长将自己的大半辈子都奉献给了水产养殖合作社。

合作社带动当地贫困户18户。贫困户以土地或者资金进行入股,同时合作社还提供岗位,通过就业帮扶贫困户。关于稻虾的销路,合作社建立了稳固的销售网络,产品主要销往批发市场、宾馆、菜市场等。

帮扶团成员来到了合作社经营的稻田、鱼塘,尝试给鱼群投放饲料,更直观地了解了稻虾的养殖特色。徐社长表示:“时代在前进,我们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也要跟着时代向前发展。”目前,合作社开始摸索综合开发,充分利用土地种植柑橘、枇杷,发展垂钓等游玩项目,利用环境优势发展旅游业。“之前在池塘边种植柑橘、枇杷,有人用无人机拍摄了短视频,非常漂亮。”

创新的态度不分行业、不分老少,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关于合作社的发展前程,徐社长认为:“确实缺少人,缺少资金,缺少精力。作为一名农人,也是一名父亲,家人团聚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愿望,农业关乎千千万万中国家庭,我们必须扛起大旗。”

在帮扶团面前,他们是那么的淳朴敦厚,在家人面前,他们是顶天立柱的大山,他们以社会问题为己任,肩负家国情怀,完美的诠释了新时代勇于探索奋斗的“新农人”。

(编辑:谭梦星    编审: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