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14时54分,迎来立秋节气。时间真快,暑气尚健,已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自此,大自然将渐渐褪下繁荫浓绿,呈现闲云野鹤的自然色。
立秋,虽然名字有“秋”,但暑热不减,是二十四节气中,仅次于大暑、小暑的第三热节气。农谚说“三伏夹一秋,秋后加一伏”,此时早晚温差逐渐加大,中午却依然炎热,小心“秋老虎”发威,要及时增减衣物,注意防暑降燥。
就农事而言,立秋是个至关重要的时刻,自然界的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的季节即将到来。棉花结铃,大豆结荚,水稻结实,高粱渐红,等待丰收的田野,像色彩斑斓的调色板。田间地头处处可见秋忙的身影,农家小院晒满了,应季成熟的瓜果和作物,“晒秋”盛典即将在各地上演。
立秋·民俗
贴秋膘
“爱吃肉的人,终于有了天经地义的理由。”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称体重,并和立夏时体重对比。夏天的人,缺乏胃口,饭食清淡,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称为“苦夏”。秋风一起,食欲乘势大增,想吃点好的,弥补夏天的亏空。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首选吃肉,谓“以肉贴膘”。
晒秋
“来看看粮食作物的大型浴光现场。”
“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晒秋已经成了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晒秋”的秋不仅仅是秋天,更代表一种丰收的喜悦,老百姓会利用房前屋后的平台、房顶等空地,晒一晒收获的农作物,粮食晒得越多,说明收成越好,而把粮食风干后,冬天才不会发霉变质,是老一辈多年的经验心得,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
啃秋
“留给西瓜的时间不多了。”“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每逢立秋,人们会买西瓜回家,众人围在一起品尝。据清朝张焘在《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那时人们相信立秋时吃西瓜,可使整个秋天不生病,并可免除冬天和来年春天的腹泻。
来源:央视新闻、人民日报 、长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