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退役军人志愿者的“抗疫”风采


云上通山报道:(特约记者 张长征) 近日来,在通山各条抗疫战线上,活跃着一支支身着迷彩服、头戴军帽的退役军人志愿者小分队,他们不分昼夜地开展进村入户、驻守服务点、慰问防控人员、协助排查检测、后勤保障服务等活动,其良好的服务态度,过硬的服务作风,成了通山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受到了服务单位的一致好评和人民群众的交口称赞。

看退役军人志愿者紧急行动。防疫战斗的打响后,通山县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总队接到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通知,要求退役军人积极行动起来,哪里有需要,哪里有困难,就往哪里上。总队第一时间进行了防控工作任务总动员,得到全县200多名退役军人志愿者的积极响应,纷纷参加报名,先后组织了10支服务小分队,并组建了5个第二梯队,实行统一调动,统一培训,统一标识的管理机制,提出了以强调服务、端立态度、协助防疫为主的要求,号召大家以自己的科学防疫态度带动身边人防疫的同时,根据有关单位的需要情况,依次派出小分队进驻了23个防疫服务站。

看洪港镇。因高速路口人手不够,60岁的参核老兵李朝海、原北京军区老兵李朝洋、原武警南昌支队战士阮仕明顶烈日、冒酷暑,恪守在岗位上,认真地检查每一台车辆的健康码、行程卡达230台次,劝返来自疫区车辆达30余车次。同时,洪港小分队的队员自发地集资1100元,购买饮料、西瓜等防暑送往其他的11个服务站,慰问防控人员。

看杨芳林乡。在街道口、在与崇阳交界的西坑村,在以老兵黄国烔为首的8名退役军人分别驻守在服务站上,黄国烔在西坑村沿家逐户进行防疫宣传,建议大家非必要不出村,不扎堆、不赌博,并教大家如何正确佩戴口罩,保持房屋通风,养成勤洗手、勤消毒的好习惯。

看城区。在天下阳光花园、幸福小区路口、民营小区路口等等疫情防控服务站,每天在上下班时段,人员出入十分频繁,因防控人员人手不够,压力倍增,退役军人志愿小分队依据时间节点赶赴到这里支援,缓解了防控压力,提高了通畅效率。在民营小区服务站,有一位曾在部队执勤任务时受伤的贾佑志,属原北京军区战士,他左腿曾缝过80余针并落下了后遗症,为二等乙级伤残退役军人,此次,他又主动承担了晚班的防控任务,连续十几天以来驻守在岗位上,进出的老百姓都能认识他,亲切地叫他“老兵”,称赞他是好样的,殊不知,他忍受着巨大的肉体痛苦,一站就是3个多小时,但从不把伤痛说出来。

看城区周边。原南方战区战士李孝鑫退役仅两年,先后多次主动参加防疫,这次,当他得知防控的紧急通知后,立即从县城回到家乡寨下村,主动承担守护村庄的防疫任务,在寨下村大门口,他巧妙地用竹杠设计了一个进出关卡,以支点杠杆的老办法开启防控模式,他与防控人员一道认真仔细地检查每一个村民的出入,因这里没有帐篷,只能在树下躲荫,几天以来,皮肤晒黑了,父亲心疼,说替代他几天都被他怼了回去,他说,比起部队的训练日子,这点小事算不了什么。

在李渡村,曾获得全市“最美退役军人”称号的张遗志带领退役军人志愿者小分队,正忙得不可开交,有的在服务站上坚守,有的在摸排返乡人员,有的在村中做防疫宣传,村里处处有他们的身影,到处有退役军人在行动中。

看山口高速路口重点防控点。原新疆军区69316部队战士贾我凤走上从警岗位不久,发扬退役不褪色的老兵精神,他以一年的工资收入,购买6万余元书籍,赠送给洪港镇上贾小学,其事迹曾被媒体报道过。这次,他主动投入到抗疫一线,十几天来,他每天早八点至晚八点一直坚守在岗位上,此值勤点的任务十分繁忙,也是疫情防控外防输入的重要关口,他和战友们一站就是十二个小时,难得有坐下来休息喘气的机会,每天累得骨头像散了架子一样,往往下班一回家连饭没吃,就倒头就睡,第二天,照样精神饱满地走上防控岗位。

看默默奉献的老兵。原武警陕西消防总队退役老兵王有强,他是一名厨师,每天的中餐和晚餐,他要赶做 80份左右的防控人员快餐,为了保证食材的新鲜营养,天没亮就去菜市场精挑细选,用心做出可口饭菜,并坚持不涨价,不收取任何服务费,准时送达到附近的服务站的防控人员手中,保证防控人员能吃好、吃饱,能吃上热饭。同时,每天早上七点半,他穿上退役军人志愿者服装,准时来到幸福小区繁忙地段,和老兵一起协助有关人员值勤两个小时。

看关爱防控退役军人志愿者行动。退役军人志愿者在各自的岗位上,面对严峻的防疫形势,他们服从命令,指向那,就往那里上去,坚守在一线上汗湿衣衫,任劳任怨,从不言害怕与退缩,彰显了退役军人的优良品格和军人本色,同时,他们的辛苦行动也牵动着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总队的心,近日,总队组织有关人员为16个服务站的退役军人志愿者送去了解暑营养饮料,表达了亲切的慰问,鼓励关键时刻要牢记部队的教导,为老百姓站好岗,放好哨,树立好退役军人新形象,展现好退役军人的新风采,并要求全体一线志愿者要做好个人防护,注意劳逸结合,以保重身体为第一要务,严防和避免在防控中出现中暑事故的发生。

(编辑:徐微   编审: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