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山报道:有人说,“痴”是一种病态的专注。然而,却有人能将“痴”变成生活和快乐的源泉,这个人就是通山“文化痴人”毛彦斗,一名沉迷于闯王李自成文化研究的基层文化工作者。
一
幕阜山脉之中的一主峰太平山,为鄂赣界山,山层峦叠翠,雾霭缘绕,鹦鹉衔花,仙鹿食草,恰似仙域。这里孕育了李自成的故事,流淌着李自成的文化。
圣庙之畔,从1971年被聘用为通山县文化干部至今,毛彦斗用50年时光默默护佑着李自成文化。行走深山,他用脚步丈量出李自成文化的版图,50年写下百万字手稿,将传流数百年的故事,完整记录成书。
自幼在太平山上玩耍,毛彦斗是在李自成的故事里“泡”大的,虽然一直心有所好,真正与李自成文化结缘,却是在他29岁那年。
1963年,毛彦斗在黄沙镇毛杨小学当民办教师,8年后经当地考核,1971年,被聘用为通山县文化干部,从此开始31年的基层文化工作生涯,后于2003年退休。
毛彦斗一心扑在了这个清水衙门。1981年通山县文化局委派毛彦斗参加全省文物普查训练班。一天,在驻地宣传橱窗里见到两张报纸引起了他的注意。一张是《北京晚报》上说李自成去石门当了和尚,一张是《长江日报》载文谈李自成去湖南夹山为僧之说不可信。
毛彦斗当时心血翻滚,他说:作为文化战线的一兵,我能不管吗?他当即取下报纸,并发誓回去以后一定将它搞个水落石出。从这时起,毛彦斗开始了他的“傻子”生涯。
其时,毛彦斗与全国各大图书馆书信联系,居然都有回信。国家图书馆藏康熙四年《通山县志》,因不能复印,但寄来胶卷约253个镜片。收到胶卷后,毛彦斗如获至宝,把自己关在黑屋里一张张洗,洗好抄录装订。每天都有满满的幸福感,汗水与疲劳都遁迹了,上了瘾般泡在史料中。上海图书馆也回了话,有民国时的《通山乡土志略》,他出钱复印收集起来。
有四本民国版《九宫县志》,武汉有人三次上门,出价两千元,见毛彦斗不动心,再一次上门,以一万元高价求收藏。那时一万元是好大的数字了,谁知毛彦斗似乎只爱书不爱钱,干脆直接回绝了对方,“十万也不卖,卖了就成通山罪人了。”
2018年,他无偿将这套志书连同另外105本书籍资料,和“明末清初马镫”等七件文物捐给了县博物馆。给记者出示捐赠证书时,毛老一脸的满足。
二
1983年,著名作家姚雪垠到通山,给通山县干部讲《李自成为什么失败》,毛彦斗至今还保存着此文稿。受姚老创作研究李自成的影响,毛彦斗更加痴迷于李自成研究。
“都说我是个文化干部,为什么不给子孙留下一些永恒的纪念呢?”听完讲座,毛彦斗决定,要把李自成的文化遗产系统整理出来。
李自成文化浩繁深厚,但此前并无人试图系统挖掘。毛彦斗靠双脚走进每一个村庄,向当地村民求教。有些史料,年轻人已经不懂了,有些故事,要靠全村老人才能拼凑完整,毛彦斗不怕被人当做骗子,每天50里的行程,他总在兜里揣上一包烟,通过烟来做每个人的思想工作。
当年冬天,为征集李自成是如何从江西过通山的史料,毛彦斗在太平山结识了位刻碑的肖姓人,肖姓人告诉他一个消息,说紧邻太平山的江西回头山人汤某有本《太平山志》,记录了李自成到过太平山。于是,毛彦斗约上与江西交界的本县三源乡文化站干部,请汤某带路,买了薄礼踏上拜访回头山之路。
汤某虽热情接待三位陌生人,但对他们持有戒备之心,谎称志书在另一人家,要等那人回来,故意拖延时间。约等到下午5 点, 主不留客,要他们下山去,最近的客栈是离此十五华里的横路客栈。三人无奈,只好饿着肚子,高一脚低一脚摸黑下山。毛彦斗的脚崴了,忍着疼痛走,那夜想着无功的一天,他一宿无眠。
天刚蒙蒙亮,三人一合计,买上香纸鞭炮上山进香,以期打动汤某。毛彦斗想借腿疼留下,好与汤某细聊,他又只得一走一拐的爬上山,一路套近乎。汤某终于感动了,上楼取出一个包裹,打开三层红布,令人喜出望外。虽不是《太平山志》,却也是一个意外的收获,原来是一部《太平道谱》。
毛彦斗顾不得一天的劳累,翻阅、查找、抄写、拍照。里面果然记有李自成到过太平山,虽只寥寥几十字,也足以给予毛彦斗信心,于是他又广集湘鄂赣毗邻地区的县志。终于收集到大量史料,证实李自成从北到南,是如何从湖北阳新富池口至江西瑞昌、武宁,到湖北通太平山、东平寺、九宫山、李家铺,一路溃败至牛跡岭小月山的。
为此,毛彦斗又去武汉住了十天,到省图书馆翻阅资料,撰写了《野史说李自成之死》,结合正史记载撰写《闯王陵志》,成为李自成研究最有权威的资料之一。
毛彦斗的书籍资料
三
有人说,毛彦斗就是个“文化痴人”,“痴”到什么地步?
那些年,毛彦斗一双眼睛只盯旧书市场,平常也打听些文化人信息,及时抄录报刊杂志中有用的史料,还向本县的古物玩家、废旧回收站回收涉及李自成的史料。
他说:“热天去废品收购站淘东西,异味扑鼻,每征集一份史料无不费尽周折。走过街头,看到一件衣服,几次都舍不得买,若是看到一本中意的书会立即买下,生怕失之交臂,对特别有用的书不惜千金也要淘来。”
从事文化工作多年,毛彦斗最先是靠两脚行走,后来有了自行车,一直骑到报废,再后来坐公共汽车下乡,再徒步,通山县每个村组的每一个旮旯都走到了。通山的鼎、钟、马镫、香炉、铁磬、铜器、印章异常丰富,他一一拍摄收集整理文字,还对各地石器、石窟、石洞、碑刻、匾额、石雕等的方位、特点,一一详尽记录,几乎涵括了通山县的天文地理。对通山土地上曾发生过的历史事件,毛彦斗也没放过,比如《通山七百年灾情》的小册子,就能很好地供人铭记与参考。
有故纸堆钻不厌其烦,有陋室居住心满意足。毛彦斗始终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早年租住在老城罗汉湾,之后搬到圣庙的偏房住了若干年,风雨飘摇中翻书写字,日子就这么老了。
2011年,政府打造圣庙,他从那间陋室搬到了圣庙斜对门的廉租房。这样子,他很满足,说还可以一出门就看到圣庙,感受到自己工作过的地方盛景。
记者来到毛彦斗的40平米廉租房里见到他时,他脸色好,耳朵灵,思路清。他说这是因为心情平和,“现在蛮简单,每天吃些五谷杂粮。还到白鹤山下的小桥走两个来回,一万步呢。”
一进门,立即让记者感受到他家浓烈的读书氛围。客厅的茶几上,摆放着一摞足有半人高的报纸,角落里也堆放着一捆捆书籍。除了客厅,卧室里放了书架,书架上的书满满的,不少书没地方放了,只好放在了地上。
随行人员告诉记者,“毛彦斗先生的书架上可都是宝贝,很多资料只能在他家找到。”
问到家人,毛彦斗说两个儿子在外地经商落户,孙子也参加工作了,可自己舍不得离开通山。他说人一走,那么多书籍资料就没有个主了。好在女儿嫁在当地,来一趟十来分钟,不时送点水果牛奶与菜蔬来。
“有人说,搞了一辈子本土文化研究,至今穷得只能住廉租房,值不值得?”
“别人赚钱快乐,我搞文化,更有乐趣。” 毛彦斗说,他这一生很幸运、很值得,也很充实。
让他最高兴的是自己也算“著作等身”。自费出版印刷《自成春秋》《通山金石》《毛彦斗杂论文集》等十多本书籍资料,投入的钱至少在十多万。他的名字被收入《中国当代历史学学者辞典》。
去年毛彦斗还学会了简单的上网,打开平板电脑一搜,毛彦斗的页面有60多页,老人觉得真是太神了,自己也算是名人。从他的神态与语调中,那如山般沉重的付出,极为清贫的生活,似乎早已云淡风轻。(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查生辉 王恬 特约记者 孔帆升 通讯员 谭崇飞 实习生 费霖好)
来源:咸宁日报
(编辑:阮慧林 编审: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