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水湖畔风光有多好?来通山这三个村就知道……

云上通山报道:地处幕阜山脉腹地的通山县,旅游资源丰富,既有九宫山的巍峨壮美,又有富水湖的清新秀丽,还有隐水洞的鬼斧神工。

近年来,通山先后获得“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名县”等国字号招牌。以此为新的起点,乡村旅游发展风生水起,一批乡村旅游“名村”应运而生,呈现出满天繁星的新格局。

10月12日,记者前往通山隐水、山口、板桥三个富水库区村庄,现场感受乡村旅游魅力。

隐水村——好资源流金淌银

“好刺激,现在心还呯呯跳。”当天,通山县龙隐山旅游度假区,通城游客胡先生缓缓走出“悬崖秋千”娱乐项目区。

龙隐山旅游度假区位于大畈镇隐水村,2020年8月正式营业,游玩项目既有“悬崖秋千”“天空之境”等网红打卡地,也有“石林秘境””云端草甸”等自然观光景点,趣味十足,游客络绎不绝,流连忘返。

今年上半年,该景区平均每月接待游客5万人次,十一黄金周更是接待游客2.3万人次,带动隐水村农户就业近60人。

“每月2400元,工作很愉快。”袁观华检查好游客身上安全防护措施后,启动“悬崖秋千”开关后说。

袁观华是隐水村11组村民,原在家务农,忙忙碌碌一年也挣不到多少钱。如今,他在景区工作感觉十分开心。

“景区开发给村民带来了真金白银。”隐水村党支部书记袁达献说。

隐水村坐落于富水湖边,旅游资源丰富,拥有风景秀美的龙隐山、景观奇特的隐水洞,村庄发展却比较落后,2010年前人均收入不到1000元,可谓是抱着“金娃娃”也找不到致富门路。

2008年,随着隐水洞景区的建成营业,无数游客慕名而来,给隐水村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方成念是11组村民,过去一直在福建打工,收入却很一般。2010年,他看好家乡旅游发展前景,毅然回乡创办了村内第一家农家乐——隐水农庄,经营餐饮和住宿。

“旅游旺季三天杀一头猪,生意真是好。”火爆的生意让方成念的荷包越来越鼓。去年,方成念配套龙隐山建设的龙隐山庄正式营业,生意同样红火。

方成念的成功,招引回了一批隐水年轻人回乡。一时间,村里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现在全村开办农家乐22家,家家收入过20万元,带动就业80多人、高峰时达到500人,村民人均收入增加到近万元,旅游企业更是赚得盆满钵满。

山口村——好景点醉了游客

慈口乡山口村位于富水湖畔,一条五彩道路沿南岸延伸,直抵渔趣乐园。

湖面宽广处烟波浩渺,似洞庭之坦荡;狭窄处又曲径通幽,赛漓江之奇美,有“鄂南小漓江”之称。

渔趣乐园以富水湖为依托,打造集山水游乐、体验项目于一体的渔业游乐园,今年6月1日开始试运营。

徒手抓鱼项目区,数名游客穿着防水服,追赶水中鱼儿,欢笑声不断。

“从网上得知这个新景点,特意约上邻居一起来。”家住通山县城水岸花园的程先生一边说话,一边不时为邻居们拍照、录视频。

渔趣乐园内设有“鱼跃富水”“童梦戏水”“富水鱼王”等21个游玩项目,深受游客喜爱。自开业以来,已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

“渔趣乐园只是一期子项目之一。”湖北中林富水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仇兆勇说,一期项目总投资5亿元,涉及山口、老屋、石印、西垅4个村,包含三个半岛,计划建设特色商业街、主体研学基地、垂钓基地等。

村党支部书记朱必理说,渔趣乐园给山口带来的不仅是游客,更是新希望。

山口村属于库区村,过去主要发展柑橘,村民纷纷建起了新房。然而,从2001年开始,柑橘产量品质逐步下降,致富路被隔断。好在富水湖得到中林集团的青睐,县里与集团签订协议,50亿元的旅游项目,让山口村看到了未来。

朱忠勇是3组村民,原在咸宁打工,每月3000元左右。如今他在渔趣乐园就业,扣除五险一金后每月薪资4000元,他很满意。目前,渔趣乐园已带动20人就业,山口村就有7人。

“采摘、农家乐、配套游乐设施都在一一发展。”朱必理说,目前村民已开办2家农家乐,1处采摘观光园,更有多家企业、返乡村民商议建设游乐园、民宿等项目。

据悉,富水湖旅游开发项目全部建成运营后,可直接带动1000名左右村民就业,到那时,山口村的发展将产生质的飞跃!

板桥村——好产业带富群众

“好香,每年最少要来买一次。”大畈镇板桥村阳春园麻饼厂内,温泉游客曹女士拿起麻饼告诉记者,第一次到隐水洞游玩吃到大畈麻饼后,那种香脆口感让她不能忘怀。

阳春园麻饼厂主要从事麻饼等特色食品加工,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然而,2015年以前,它还是个年销售额不足百万元的小作坊。

“原本季节性生产,乡村旅游红火后,可全年生产。”麻饼厂相关负责人章建说,乡村旅游热让企业发展升腾起希望。

2015年,章建、章晓建兄弟抓住日益兴起的乡村旅游热机遇,在省纪委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投入3500万元扩产建设集食品加工、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新厂房。

新厂房投产当年,游客接待量近30万人次,年销售量突破6000万元,是前一年的3倍,还带动300多村民就业。

“对于板桥而言,乡村旅游是强大的‘助推器’。”板桥村党支部书记江灿锋说,乡村旅游改变了曾经的窘境。

板桥村属富水移民后靠库区村,旅游资源馈乏,曾是全省有名的贫困村,当地流传着“嫁女莫嫁板桥郎”“板桥女儿愁嫁妆”等顺口溜。

“过去,黄澄澄的枇杷基本上只能烂在树上。”湖北感通果业有限公司(枇杷酒庄)负责人阮峰说,2014年以前,枇杷销路不畅,村民几乎失去信心。

乡村旅游特别是大畈枇杷小镇的建设让板桥村重获生机。原在外发展的阮峰毅然回乡,发展枇杷加工产业,延长枇杷产业链条。

如今,板桥村枇杷种植面积近2000亩,户均增收1万余元,枇杷酒庄带动500余户农户增收。

乡村旅游给板桥产业发展带来的好处远不止于此。板桥依托乡村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已形成“一茶、一果、一酒、一饼、一鱼、一站、二园、二区”产业格局。

目前,板桥村有颇具规模的产业15个,年产值100万以上2个、千万以上2个,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48.5万元,由全省贫困村一跃成为全县村级产业样板村、明星村。( 咸宁日报记者 刘国华 夏正锋 宋文虎  特约记者 孔帆升 徐大发 通讯员 梅伟东

(编辑:葛素文   编审: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