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在武汉市交管局举办的
武汉精致交通建设专家研讨会上
专家、交管局相关负责人、
市民代表、媒体代表
一起探讨武汉交通
科学化管理、精致化改造
大东门环岛:让车流像贪吃蛇一样“头咬尾”转起来
大东门环岛即将开始精致化改造,怎么解决半边堵半边空的使用效率低下问题?
全国交通信号灯专家王小刚在分析了大东门交通流量视频画面后,提出建议:将环岛信号灯撤到路口去,让环岛车流像贪吃蛇一样“头咬尾”转起来。
通过在会议现场观察大东门的车流量状况,王小刚认为环岛流量非常不均衡,信号灯和车道的设置影响了环岛的通行效率,这个可以通过信号灯前移,提前确定车行方向来改善环岛内的通行效率。他说:“要通过精细化的调试,提前控制车流让各个方向的信号灯精准配合,达到进多少就出多少的效果,就像贪吃蛇游戏一样,实现蛇头咬蛇尾,最大限度利用环岛的空间。”
王小刚提醒,交通是个系统工程,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堵点必须将堵点周边的道路一起纳入治理范围,通过信号灯控制、交通设施配套等“组合拳”,将最合适的车流量放进合理的路段,才能实现道路流量的均衡,提升路网的承载能力。
武汉市交管局相关负责人杨斌说,交通管理最大的变化就是时刻都在变。今天大东门的改造提上议程,其中一种改造方案就是将一个方向封闭,减少信号灯控制,环岛内不再出现一半堵一半空的状况。
今年,武汉将黄浦立交环岛、航空路一层环岛都进行了改造,改造后通行效率提升了,更明显的是便捷性得到明显改善,深受市民好评。在今年的精致路口评选中,这两座环岛路口都被列入“十大精致路口”的候选,目前票选排名靠前。
机动车道越多越好吗?专家说不见得
“越是大城市,越关注机动车道的建设,远距离通达性提升了,诱发机动车购买欲,机动车更多了,道路就更堵了!所以是不是快速路公里数越长越好呢?我不这么认为!”16日,在武汉市交管局举办的武汉精致交通建设专家研讨会上,上海市政院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资深总工程师徐健说,城市精细化管理应着重打造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的交通条件,而不是将规划建设重心放在增加机动车道上。
徐健说,大城市都重在解决机动车的交通需求,追求宽马路,而马路越宽,非机动车和行人可以通行的空间就越少。
近年来武汉一直在对现有交通路口进行精致化改造,其中很大一部分改造是围绕着行人和非机动车的路权进行。徐健提醒,慢行交通除了要让行人和非机动车有路可走,还要让人愿意走,走得舒服,人家有路不走,城市管理者就应该反思,到底是为什么不愿意走,不安全还是不方便?
市民代表李军是一名有20多年驾驶经验的老司机,他认为建设规划部门应该关注到各种不同目的的出行方式,远距离出行以私家车、公共交通工具为主,短途接送孩子上学放学,开车就容易堵,不方便,应该从规划设计上鼓励采用电动自行车、自行车或者步行的方式,要给这样的出行方式提供便捷的通行环境。
武汉市交管局相关负责人杨斌也认为,将城市交通的“最后一公里”打造好,将改变很多人的出行习惯,如果下了公交车、地铁就有很方便的换乘工具,共享单车、行人步道的通行环境宜人,人们在得到舒适的体验后,就会改变机动车作为首选的出行习惯,道路资源合理分配了,出行效率也会得到提升,这才是一个理想的交通出行状态。
来源: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