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鱼可能有益大脑

“鱼与熊掌不可俱得”……中国人说起美食来是将鱼与熊掌等量齐观的。


齐国的孟尝君有食客三千。孟尝君招待他们食宿,并不收取伙食费、住宿费,而且也不要求他们有任何的回报。这些食客吃得如何?住得怎样?史无记载,我们不得而知。不过有一句成语叫做“冯谖弹铗”却透露了一点信息:这冯谖便是三千食客中的一位,铗即剑,古代侠义之士多有佩剑,用于防身或作见义勇为之用。铗非琵琶,何以弹奏?估计应是以剑敲击硬物、打出节拍唱歌,唱的什么歌呢?

“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原来此君嫌这里的伙食不好,没有鱼吃,便想回家去了。歌声传到孟尝君的耳朵里去了,孟尝君从善如流,改善了伙食,有鱼吃了,冯谖也留下来了,而且辅佐孟尝君成了一番事业。这故事说明了中国人历来是喜欢吃鱼的。

如今我国经济发展、民众生活改善,而生活改善最显著的特点便是在吃的方面丰富了起来,据报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人鱼类平均消耗量已经提高了两三倍,鱼是吃得更多了。不过,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居民鱼虾类的摄入量平均每人每天为23.7克,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所推荐的40~75克还相去甚远。我国73.7%的居民皆未达到水产品合理摄入量的最低水平。

为什么要强调吃鱼?

做这个调查的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方的机构不会是在为漁业公司代言,具体进行调查的是这个中心所属“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看来这事还不是简单的鱼肉吃口鲜美的问题,而是与人的健康有关。

鱼类食品中除了含有大量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以外,其所含的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此类不饱和脂肪酸不但不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或许还有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此类不饱和脂肪酸中所含的DHA(二十二碳六烯酸) 与EPA(二十碳五烯酸),陆地动物几乎都不含有,即为鱼类所独有。 此二物在人体内可演变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所谓“好胆固醇”, 此外还大有益于婴儿脑部的发育。这可是一个重要的信息,谁不愿意自家的孩子聪明伶俐,看来孕妇与乳母应该多多的吃鱼。不过,据报载:法国波尔多大学对一群65岁以上的老人研究的结果发现经常吃鱼的人,不但脑血管病要比不怎么吃鱼的人少,而且患老年痴呆的风险也更低。脑血管病少应该是与动脉粥样硬化不那么严重有关,而老年痴呆的风险低,却让我们联想起它对婴儿脑部发育的好处,看来这鱼类的脂肪不仅对婴儿的脑部发育有好处,对预防老年痴呆也有好处,如果对小、对老都有好处,那么推测它对人的大脑无论老少都有好处,应该也是合理的了。

吃什么鱼更好呢?

据水产专家介绍:从营养角度来看海鱼与河鱼并无过大差别,带鱼、黄鱼、三文鱼,草鱼、鲤鱼、罗非鱼等等都好,一般说来,深海鱼与肉食性的淡水鱼如鲈鱼、鳜鱼、鲶鱼体内所含的DHA可能更多些,鳗鱼体内的脂肪多,所含的DHA也会多些。

细心的读者也许会注意到:这里说的都是鱼,而上文说到的我国73.7%的居民摄入量未达标的是水产品,那么虾、蟹、螺、贝之类的营养又是如何?据水产专家介绍:这些水产品的营养价值并不比鱼类差,虾蟹之类谷酸含量甚高,故极为鲜美;贝类食品中酪氨酸、色氨酸甚至高于鱼类,一些贝类食品中还含有丰富的牛磺酸,有益于大脑、眼等部位的健康。故营养学家多将它们与鱼类相提并论,统称为水产品,希望国民能多多食用。由于水产品营养丰富,我国水产养殖事业发达,产量颇丰,以致性价比也高,所以始有不妨多吃点水产品之议。

水产品产自江河湖海,且其保鲜度要求较高,运输不便,故我国内陆地区、山地高原的居民向来少有食用水产品的习惯,还有一些民族由于宗教信仰的关系不食鱼类食品,故作全国范围内的人均食用量的统计可能意义不大。不过也要看到由于此类食品加工烹调不便,即使是在水产品供应丰富的地区,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状况下,人们往往去繁就简,而相对较少食用。解决之法是应发展水产食品加工业,如能食用方便,价廉物美,民众自然争相食用,就毋须另加提倡了。

来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