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其明:男,汉族,1930年5月生,1945年9月入党,安徽无为人,上海电影制片厂艺术委员会原副主任。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交响乐作曲家,著名电影音乐作曲家,坚持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劳动人民,先后为《铁道游击队》、《焦裕禄》、《雷雨》等200多部(集)影视剧作曲,创作《红旗颂》、《使命》等10余部大中型交响乐作品,300多首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等歌曲广为传唱。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等称号和“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向他颁授勋章。
“七一勋章”获得者:“人民音乐家”吕其明
记者:今年6月29日,您踏着自己创作的《红旗颂》的音乐走进人民大会堂,接受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您颁授的“七一勋章”,请与我们分享一下您当时的感受。
吕其明:我双手捧过习近平总书记给我颁发的“七一勋章”,心里万分激动,这种感情难以言表。这是我一生当中最大的荣誉、最大的幸福,连做梦都没有想到。我由衷地感谢党,感谢总书记!我对自己说,我太幸运了!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的内心充满着对党的感激与报恩之情。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这些话让我十分动容!党虽然100岁了,她的初心、她的使命、她的中国梦,决定她的纯洁性、先进性,决定她永远朝气蓬勃、永远年轻。我虽然是有着76岁党龄的老党员,但在党的面前,还是个孩子,依然接受党的教育和培养。我10岁时和全家一起跟随父亲参加革命。父亲牺牲在战争年代,我继承了父辈的遗志,在党的关怀和培养下,成为一名文艺工作者,一路走来,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尽到了我的一份责任。党和人民给了我崇高的荣誉,我非常感激,深受鼓舞。今后,我还要加倍努力,报答党对我的这份恩情。
记者: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的殷切希望。从《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谁不说俺家乡好》等经典歌曲,到《红旗颂》、《使命》等大中型交响乐作品,一直以来,您的创作坚持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人民,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成为激励中国人民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请问您是如何将自己的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的?
吕其明:1945年9月1日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入党的那一刻起,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文艺观就形成了,从那时开始直到现在,我都以共产党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70多年来,我在音乐高地上一路走来,始终不渝地履行着我的入党誓言和承诺。为祖国为人民而写作,对我来说,绝不是一句过时的口号,而是终生的崇高天职和神圣使命。
我的作品绝大部分都是主旋律的作品,都是标题性的、普及型的、接地气的、雅俗共赏的作品,没有高超的技巧,只有纯朴的情感,我的作品是我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发展。《红旗颂》是我一生为党讴歌的代表作。这是1965年“上海之春”音乐会的一篇“命题作文”,以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为背景,融入了我对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的强烈感情。《红旗颂》你听起来它不是具体某个地方的音乐,它是中国的,具有中国气派,这里面融入了很多民歌的元素。我深深体会到,植根民族土壤的作品才更有艺术的生命力。
半个世纪以来,《红旗颂》不断被演奏,但是我从来没有向哪个单位、哪个团体去要稿费。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我觉得要讲无私奉献。《红旗颂》套谱出版,我自掏腰包寄送几十套给全国各地的专业交响乐团。我觉得有更多人能来演奏《红旗颂》,更多人喜欢听《红旗颂》,这是对我最高的褒奖。
1990年我离休到现在,从没有放下手中的笔。为了报答部队养育恩情,我跑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义务为海陆空部队写了近30首军旅歌曲。82岁时为庆祝党的十八大,我和陈新光同志合作创作了交响组曲《使命》。2020年疫情出现,为歌颂伟大的白衣天使,我以之前写的《白求恩大夫》电影音乐为素材,创作了单乐章随想曲《白求恩在晋察冀》。2021年春节,为深切缅怀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捐躯的革命烈士,我又写了弦乐合奏《祭》,这也是我作为一个老共产党员对党百年华诞的一点心意。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必然含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1965年,35岁的您用一周时间写出了《红旗颂》,深情讴歌了中国人民奋勇前进、势不可挡的精神力量。几十年来,您从未放弃对《红旗颂》更臻完美的追求,在首演54年后的2019年才最终定稿,将其献给新中国成立70周年,让我们感受到经典的永恒魅力。您觉得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应该以怎样的精神创作经典?
吕其明:时代在发展,文艺工作者的创作观念、思维方式都应该不断改变,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同时,与时俱进,承担新时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多次重要讲话,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我觉得,首先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为人民创作优秀作品是我们的立身之本。艺术创作,从来不是单纯的个人表达,不是用来孤芳自赏的,而是要赢得人民大众的喜爱。作为创作者,我们应该去表达人民的思想和情感、去关心祖国的命运和未来。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接地气的,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贡献给党、贡献给祖国和人民。
二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习近平总书记说,“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70多年来,几乎每一部作品的创作,我都要到生活中间去吸收精神的养料,学习民间的传统音乐文化。只有走到生活中间,才会获得最真实的感受,才能用激情、深情写出老百姓的心声。
三是崇德尚艺,精益求精地去创作。我们要心存真善美,不被名利诱惑,不断追求真本领、高品行,做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要有一颗谦虚好学、不懈拼搏的心,现在推崇的工匠精神,讲究的就是孜孜不倦,专注专心。《红旗颂》是我在35岁那年创作的,但实际上我用了毕生精力去完善。明年,我的“红色三部曲”将出版,以此向党的二十大献礼。人生的晚霞依然是美丽的、精彩的、有意义的。我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一如既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的精神状态,继续为党、为人民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
记者:谢谢吕老!让我们再一次聆听不朽的经典《红旗颂》。
来源:求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