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冬至

12月21日,我们迎来冬至节气。古书载:“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至”是极致的意思,此时冬藏之气已经到了极致。这一天整个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阴气极盛。之后白昼开始一天天变长,阳气回升。

△ 金银湖 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 胡金华 摄

冬至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会进一步下降,进入所谓“数九寒天”。但日照时间却开始逐日增长,正所谓“阴极之至,阳气始生”。

△ 东湖 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 周江平 摄

流传于黄河流域的“九九歌”,生动描述了从冬至到来年春分的气候、物候变化以及农事活动规律:

△ 新洲涨渡湖附近农家挖藕 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韩昶光 摄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才能冬去春来。在寒冷干燥,万物凋零的农闲时期,人们盼望着熬过寒冬,等春回大地时,再播种新一年的希望。

■ 古人认为,蚯蚓感到阳气能伸展,感到阴气会蜷缩。冬至是阴气最重的时候,蚯蚓交缠成结,蜷缩在土里过冬。

■ 麋喜水泽属阴,冬至过后,阴气渐退,麋感受到阳气变化,褪下了角。

■ 阳气初生,山中泉水未完全冻结,可以缓缓流动。

雄性麋鹿通常从冬至左右到次年春季褪角。武汉动物园的动物医生任妙璇介绍:“鹿角会从基角盘处完全脱落,主要原因是此时麋鹿体内的睾丸酮激素分泌减少。”次年3、4月,新的鹿角会开始长出,7、8月份进入交配季节时,鹿角正是雄鹿们角逐的武器,最终胜出者即是鹿王。“鹿王喜欢将稻草等顶在鹿角上,以引起雌鹿的注意,所以它通常很容易被认出来。”

冬至前后是枇杷开花的时候。“枇杷树上朵朵白花绽放,藏身在绿叶丛中不甚显眼,但细雪冷雨中暗香徐来,也是独有美景。”待到次年仲春,枇杷果实开始成熟。

△ 麦冬 记者李永刚 摄

麦冬是武汉很常见的地被植物,在城市道路边、公园里很容易看到它的身影。麦冬耐阴又耐旱,容易养护。一年四季,麦冬日复一日都是同一副模样,但是在仲冬时节,却是它带给你惊喜的时候。

△ 山麦冬 记者李永刚 摄

这种多年生的常绿草本植物,在初夏开出一串淡紫色小花,随后结出少则两三颗、多则五六颗深绿色的、小珍珠一样的果实。冬季随着气温下降,麦冬的果实会“突然”变成一种极深邃而又纯正、明亮的蓝紫色。

△ 吉祥草 记者李永刚 摄

冬至成为节日,可以上溯到周代,当时国家于此日祭祀,以求国泰民安。到了汉代,冬至正式成为一个节日,官府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百官放假休息,次日吉服朝贺。唐代至清代以冬至和元旦并重,百官放假数日并进表朝贺。

△ 解放公园的冬日阳光 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刘巍 摄

民间的冬至节俗比官方礼仪更加丰富。南北朝时,民间有冬至日食赤小豆以避邪的习俗。唐宋时冬至要穿新衣、办酒席、祀祖先、庆贺往来,几乎同过新年一样。明清时期,民间冬至节俗集中在祀祖、敬老、尊师这几个方面,还衍生出吃汤圆、全家聚餐等活动。

可见,说冬至是“亚岁”“大如年”,绝非虚言。究其原因,与冬至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有关,正如杜甫在《小至》中写的“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古人认为这是一个循环的开始,其中蕴藏生生不息的力量,故将此日视为吉日。

△ 古德寺的柿子 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宋丽萍 摄

△ 冬至节气  记者李永刚 摄

冬至团圆之时,北方人餐桌上最不能少的就是饺子。河南南阳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据传是为纪念“医圣”张仲景施药治病的故事。在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到了冬至这天,京师人家多食馄饨。

包饺子

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

▵ 孟刘虹 摄

◃ 皮蛋.com 摄

在江南一些地区,比较盛行冬至这天吃汤圆,汤圆取名“冬至团”,取“团圆”之意,象征家庭和美。

按照节令食俗,冬至是武汉人腌制腊味的开始。《武汉竹枝词》有证:

把肉、鱼洗净撒盐,加上花椒八角、桂皮等各种调料,挂在门口或屋檐下,不出几天就肉香四溢。

腊鱼 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 韩昶光 摄

梁实秋先生在散文《腊肉》中,对这种美味的制作、烹饪过程描述精妙,也与武汉人喜爱的口味相似:“原来腊味之制作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烟熏。微温的烟熏火燎,日久便把肉类熏得焦黑,但是烟熏的特殊味道都熏进去了……腊肉刷洗干净后,整块地蒸。蒸过再切薄片,再炒一次最好,加青蒜炒,青蒜绿叶可以用但不宜太多,宜以白的蒜茎为主。加几条红辣椒也很好。”

△ 东西湖群力大队捕鱼忙 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 匡金潮 摄

△ 腊肉、腊鱼、腊肠 记者詹松 摄

冬至后不久便会进入腊月,《武汉竹枝词》记录了腊月里街头巷尾的过年气氛:

从腊月开始,商贩们开始卖花纸、炮竹、泥烛台、刀、磬等物品。

冬至日为一年之中阴气最为旺盛的一天,而后一阳初生,冬至护阳养生很重要。

△ 府河湿地公园 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李梓固 摄

武汉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黄金元表示,护阳驱寒需做好脖子、肩膀、腰部、膝盖和脚的保暖工作,以“自我感觉不燥热,身体不出汗为宜”。在起居上可早睡晚起。

△ 东湖磨山 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杜宏华 摄

运动方面,不提倡高强度运动,“这样容易大汗淋漓,耗伤阳气”,推荐大家以散步、打太极拳、练八段锦等和缓的运动为主。

△ 涨渡湖池杉林 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刘巍 摄

运动时间的原则是“跟着太阳走”:选择温度最高、有阳光的时候健身。“不推荐早上太早或太阳下山后出门运动。”

在冬季,很多人习惯食用鸡肉、羊肉、牛肉等温补类食材,“但这些食物容易上火。其实莲子、芡实、薏仁、大枣、燕窝、银耳、猪肝等平补类食物,最适合于冬季调补。”

另外食用一些滋阴益肾的食物,例如木耳、黑芝麻、黑豆、海参、甲鱼等,对脾肾功能不足的人有好处。

△ 光叶细刺枸骨 记者李永刚 摄

△ 龟山电视塔  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吴暄 摄

△ 新洲涨渡湖 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王芳 摄

△ 沙湖公园的两只翠鸟 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孙树海 摄

△ 红枫和红胁蓝尾鸲 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孙树海 摄

△ 府河湿地公园  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李梓固 摄

△ 新洲涨渡湖白鹭 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王芳 摄

△ 东湖边的无患子树 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金成钢 摄

△ 龟山公园 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邓波 摄

△ 东湖楚天台 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黄晓辉 摄

△ 东湖红嘴鸥 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韩昶光 摄

△ 府河灰雁 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韩昶光 摄

△ 汉口解放公园 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胡国栋 摄

△ 两江交汇南岸嘴  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黄晓辉 摄

△ 红胁蓝尾鸲 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曾祥忠 摄

△ 新洲涨渡湖池杉林 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李云堤 摄

来源: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