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天桐叶吹作雪,不误满城爱诗人。气温骤降,凛冬忽至。但不妨碍诗人们以及读者齐聚卓尔书店,共赴第七届武汉诗歌节之约,在隆冬雪意里共享一场诗歌嘉年华。
本届诗歌节的首场活动——中国诗人面对面,由中国诗歌学会会长杨克主持,与著名诗人欧阳江河和评论家唐晓渡对谈。三位诗人、评论家在谈笑风生间妙语连连,致敬武汉和黄鹤楼成为他们漫谈的出发点和主角。
欧阳江河说,中国最有名的两个楼一个是岳阳楼,一个是武汉的黄鹤楼。岳阳楼是散文的楼,而黄鹤楼是诗歌的楼。伟大诗人李白有诗仙之誉,比谁都牛,但到了黄鹤楼却不敢写诗,直到57岁才写出“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首次受邀来参加武汉诗歌节的他说,来到武汉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大城市、大气魄,这与自己对诗歌的期许是暗中吻合的,我想把诗往更大架构和可能性、复杂性和混杂性方面发展。欧阳江河写了一首长诗《庚子记》,这个时候诗歌作为一种光芒就出现了,诗歌的安慰力量、思想力量出现了,成为一个抚慰、一种升华,引发人们对思想和生命本身的沉思。
杨克回应说,从黄鹤楼的命运可以看到诗歌的作用。诗歌有什么用呢?有时候诗歌好像没什么用。就像黄鹤楼,面对这么多兵灾、战乱、火灾、洪水,毁灭了很多次。上世纪50年代毛主席写《黄鹤楼》诗词的时候,当时黄鹤楼已经没有了,80年代又重建,但她始终都是一种文化和诗歌精神的象征。诗歌就是文化,文化就是春风化雨,是潜移默化,是一代代浸润我们心灵的东西。
唐晓渡表示,武汉是一个英雄的城市,是一个创造了奇迹的城市。我们都经历过那个时候,每个人都是武汉人,我们可以体会到生命底部拥有的巨大能量。作为缩影放大了看,武汉的凤凰涅槃也象征了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再生能力。其实中国诗歌尤其是当代诗歌也是创造了奇观的,千百年来暗中聚集的能量其实一直在当代诗歌复兴当中反复表现出来。中国诗歌一直是世界“奇观”,从孔子开始诗教成为国家传统。当代中国诗坛每年有七八百部长诗,这是在世界当代诗歌史上是“很疯狂的”,诗人们在不同的精神维度上和语言方式上进行着深度探索,涌动着强大的生命力。
此次是欧阳江河第一次参加武汉诗歌节。读者提问中谈到诗歌节对他的吸引力,他慨然回答:“一定要来!我要成为武汉人,身临其境的成为武汉人。”他要向武汉和闪耀着心灵光辉的人们致敬。
来源:长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