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鼓匠张善育:垄上大明星

记者费力、海冰、通讯员袁希来:“打——的咚——的咚……”4月27日,浑厚的鼓点,高亢的歌声,在咸宁市通山县通羊镇衢潭村响起。

       今年60岁的张善育,挎上山鼓、放开嗓子,顿显精神抖擞。张善育敲起山鼓吆喝着,“一请东边歌郎,二请西边歌郎,三请南边歌郎,四请北边歌郎……诸位把我看得起,一齐起号呃……”众人齐声应和,“哦吙吙吙……”“喜盈盈,一根鼓槌手中抡,口唱山歌提精神,锄如雨点忙不赢,穷山挖出聚宝盆。”通山山鼓,是在生产劳动时伴唱的一种民间文艺形式。再过十来天,就是当地插秧农忙时节,作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代表性传承人,张善育忙着培训起村里的歌郎。

一天打到黑

不唱回头歌

       以往每到春耕时节,村民自由组合协作插秧,轮番请张善育来田间打山鼓。经常,早饭过后,张善育就润润嗓子、带着行头出门了。到了田边,张善育敲响山鼓,先来一首《请歌郎》。早已卷起裤脚,聚集在田间的村民,既是歌郎也是劳作者,一听到鼓声响起就来帮腔。一人唱众人和,场面好不然闹。

       张善育告诉记者,一天中劳作的时间不同,唱的歌也各异。红日升起时,唱《东边》《早晨来》,随后是《日晒中》,中午收工吃饭则唱《午饭后》。落日西下,则会唱收工歌。

       张善育17岁跟随父亲学艺,并向村里老鼓匠求学,在他们的调教下,掌握了多种唱腔,可谓歌词满腹。唱英雄、唱历史、唱传说、唱爱情……张善育说,他脑子里装的山鼓山歌,至少有千把首。《海棠花》《小樱桃》《梁山伯与祝英台》等长篇叙事山歌就有多部,这些短则唱一天,长则两三天。因此,他外出打山鼓、唱山歌,一天打到黑,不唱回头歌。

一鼓催三工

鼓匠受尊重

       “请起歌郎上战场,东头城头好跑马,西头城头好抛枪……”通山山鼓中有此类唱词。

       通山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谢志兵介绍,作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通山山鼓源远流长,通山是古楚、吴两国交界处,古时有士兵屯边,士兵闲时垦荒,常击鼓唱歌,以消除疲劳,催工鼓劲,后传至民间,逐渐形成习俗。到了明清时,叙事长歌《小樱桃》等唱词流行。

       当地有“一鼓催三工”说法,田间有“栽田鼓”,山头有“挖山鼓”,地里有“薅草鼓”。鼓匠根据劳动场面即兴编唱歌词,众人口里跟着鼓点唱和,还不能慢了手中的活计。若有人劳动掉队,鼓匠便走到其跟前边打鼓边唱,激发其干劲。

       鼓匠是领唱、是中心,因此山鼓打得好的人,在村里很受尊敬。张善育的爷爷、父亲和他,三代人都擅长打山鼓、唱山歌,你唱我打,互相配合,在田间劳作催工助兴的场景,为村民津津乐道。在村民的眼里,张善育是村里的大明星。

传承道路艰巨

努力培养歌郎

       张善育鼓艺尤为精湛,其唱腔丰富,音域宽广,保持着传统的行腔习惯,能熟练掌握“长号”“短号”“鸡啄米”“双马过桥”等高难技巧,节奏性强、质朴热烈。

       通山山鼓有固定格式,有成套的唱本,也有即兴编唱内容。通山山鼓被列为省级非遗项目以来,张善育主动做起传承工作来。他像当年师傅教自己一样,每到夏日乘凉、冬日取暖时,就把村里有兴趣学习的中年男女邀在一起,面对面口耳相传。如今,村里能帮腔唱和的歌郎,有30余人。张善育还带了三个徒弟,但迫于生计,徒弟们目前都在外地打工,只是偶能返乡才敲一敲,唱一唱。

       通山县文体新局局长陈世德介绍,目前,各个乡镇几乎都还有热衷于通山山鼓的“张善育”,大路乡的焦韩恩、畈泥村的刘和生、建设村的阮有财……但这些人年事已高,传承人断层现象普遍存在。为此,通山县政府和文化部门在传承、推广通山山鼓这一民间艺术方面,不断在进行探索。

       2007年,通山编排以山鼓、山歌、民风民俗为主题的大型歌舞音乐剧《白云深处》,通山山鼓被搬上舞台,后又多次应邀至广东、深圳等地巡演,还曾赴新加坡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