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宫文学】刘凌:家风杂感


最近,留学生许可馨在互联网上发表辱国辱民的不当言论,引来广大网友的口诛笔伐。一时间,许可馨本人及其家庭立刻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由此联想到类似这种三观不正、缺乏教养者在千千万万个留学生中,在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何止许可馨一人?许可馨事件的出现,充分说明家风与家教是何等重要。因此,注重家风,注重家教,应该是一个永恒的历史课题和长期的政治任务。

前几年,随着“家风”一词火了起来,直觉告诉我,这是当下中国构建美满家庭进而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庄严追求,它决定着每个人、每个家庭、以至整个国家民族的精神气质与灵魂走向,是值得世世代代弘扬的民族文化。可是,如此重要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随着举办几场“树家风”活动和出版几本“论家风”文集后而被冷藏和淡化。别让家风也成为“一阵风”,徒留下“古风不再”的感慨,今天有必要重提家风。

家风又称门风,是家族或家庭的传统作风,具有一定的继承性、代表性和相对的稳定性,是家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家风文化历史悠久,追溯源头,从国家到个人,家风家教如影相随。春秋时期,《礼记·大学》所列“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四项是为修身做到准备,虽人未必都能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但是,在修身齐家方面,却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事情。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克者胜也,克已就是一个人能够克制自己,战胜自己,不为外物所诱,而不可以任性,为所欲为。礼乃国理之不可易者,认为礼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进步的必由之路。《礼记》中有这样几段话:“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以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意即为,人之所以为人,区别于鸟兽,是因为懂得“礼义”。“礼”,对于个人而言,是规定品生修养、行为举止的具体要求;对于社会而言,是规范社会秩序、人际关系的具体约束。东方儒学讲求“吾日三省吾身”“知耻近乎勇”。马克·吐温说,只有人是知道脸红的动物。诸如羞耻、尴尬之情,是“克己复礼”的心理基础。学习礼,不仅是要依礼而行,更重要的是要随时警惕自己不要去做失礼的事——“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以遵循社会行为为准则为人生目标,对形成中国人特有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重要作用。

有位著名作家说:“有时候与一个人接触,很快就感觉到他或她的文明程度、道德自律、举止进退,做人修养,乃至人格人性。这些东西多半与家庭的影响、家学的渊源、家风的承继、家教的成果有密切的关系。”最近从媒体网络上看到许可馨的失“礼”行为,乃至在微信发表愚蠢无知与无耻辱国之词,令人叹息,不由想到其家风的不正及家教的极端缺乏。试想,一个谎话连篇的孩子,你又怎么保证他的父母不爱信口胡诌呢?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第一课堂,一个人成长有没有受到好的家风熏陶,是完全不一样的。有什么样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财富观。所以说,家风的好坏甚至影响和决定人的一生。家风的重要性还在于它是家教的长短得失的体现,是家教的外化,而家教是自然而然、生动活泼、春风化雨地进行的。童年的熏陶往往重于长大之后,从生活中、从家庭中得到的体悟,往往深切过从课本上所读到的东西。童年家中得到的真切、质朴、诚恳、实在的教导,不知不觉之中,形成了一个人的价值认识与价值底线,形成了一个人从生活习惯到选择趋向,从举止容色到是非标准的基本思路。因此,古往今来,中国家庭留下不少言传身教的典范。记得一则公益广告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年轻的妈妈为孩子洗完脚后,又去给自己的母亲洗脚。孩子在门外看到了,匆忙跑进浴室打水。妈妈回到房里,发现孩子不见了,忽听走廊有脚步声,回头一看,发现儿子正吃力地端着满满一盆水,一路走一路洒,蹒跚走来,奶声奶气地说:“妈妈,洗脚!”孩子稚嫩的脸上泛起笑容,母亲心中顿时淌过一股幸福的暖流,此时无声胜有声,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氛围的耳濡目染,此刻表现得淋漓尽致。

家风与家教,无形中培养着一个人的意志和品格,从小父母就告诫我们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无形中形成了我们的道德观念,也是一种观念的传承。从过去传到现在,从上代传到下一代,延续过程中可能内容会有些变动,但其中的核心内容即一个家族的共性的道德观念不会有太多的改变。每一个人的成长,起源都在家庭,不管走多远,家庭的影响往往在你身上若隐若现,伴随一生。“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好的家风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良好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积极的情感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等。正是这种氛围,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

所以,家风是每个家庭都必须具备的。对于孩子而言,家风就是长辈的言传身教。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家风就是日常生活的点点滴……不说远的,我身边就有一个良好家风典型例子。她就是我的岳母。她于一九三四年出生在农村一个普通的家庭,没读过书,十九岁就嫁到岳父家。在那愁吃愁穿的困难年代,又受多子多福封建思想的影响,一共生下子五个女儿。由于岳父过早去世,二十八岁的她用其瘦弱的肩膀坚强承担起养家糊口、教育后代的重任。她不懂那些深奥的道理,也不会说些漂亮动听的话,她的为人处世和行为观念都是极为朴素的。她就像中国旧时千千万万女性一样,坚韧、正直、善良,即使被生活压迫,即使生活在最底层,也要保持着人性的尊严。她一生历尽了酸甜苦辣,尝尽了人间冷暖,顽强地面对苦难,也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把五个女儿抚育成人,个个都成了对社会有用之人。

古语云:“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一个家再小,也是一个组织,人是社会的成员,更是家庭的成员。一个正常的人从出生到老死,一直与社会方方面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家庭是这个社会的重要组成要素,是个人与社会的中间桥梁。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你身在何处,好的传统美德不能丢,好的家风家教不能弃,好的家史家训不能忘。家,是一个永远有爱意与温暖的地方。

作者简介



刘凌,湖北通山人,原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现通山县老年书画家协会会长,通山县诗词楹联学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