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新说
文:刘凌
又是一年春光好,壬寅虎年匆匆到。虎,十二生肖中排行第三,堪称百兽之君,在中国和世界发展史上都拥有显赫的位置,人类将其视为神威而不可侵犯的动物。《风俗通义》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博挫锐,噬食鬼魅。”《周易.乾卦文》记:“云从龙,风从虎。”天地结合,龙腾虎跃,虎与龙因此成为雄伟强盛的象征和权势威严的标志,一直以来受到人类的崇拜和凛畏,从而构成了智慧超凡和生机活力的民族文化特性。
自古以来,虎是森林之王,由于它的秉性勇猛、凶狠、威严,被普遍认为是世上所有兽类的统治者,以至对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和影响。据传老虎在古代对百姓的日常生活确实有着很大的危害,甚至经常出现“虎灾”,古时候虽说地广人稀,农耕经济落后,原始生态却保护得非常好,野生动物繁衍也非常快,所以老虎数量也非常多。可是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人力是不可能也无法直接与老虎抗衡的,古代使用冷兵器更难对付老虎,因而经常会发生老虎吃人的事件,人们看见这种动物往往都会心有余悸躲而避之。唐人张籍《猛虎行》诗云:“南山北山村冥冥,猛虎白日绕村行。向晚一身当道食,山中麋鹿尽无声。年年养子在空谷,雌雄上下不相逐。谷中近窟有山村,长向村家取黄犊。五陵年少不敢射,空来林下看行迹。”孔子游泰山,见一妇女伤心痛哭,问其何故,原来她和家人为了躲避不堪重负的赋税迁居深山,不幸的是丈夫和儿子都被山里老虎吃了,孔子闻悉噩耗叹曰:“苛政猛于虎!”晋朝时期,有一位名叫杨香的少年,奋不顾身虎口救父,可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有诗颂曰:“深山逢白额,努力搏腥风 ,父子俱无恙 , 脱身虎口中。”除此之外,还有谁敢敲山震虎、虎口拔牙?看过《水浒传》的人应该不会忘记武松打虎的故事:梁山好汉武松有一天回家探望兄长,途经景阳冈,至酒家沽饮十八碗,醉后欲行赶路。酒家告知冈上有虎伤人,劝其勿行。武松不信,在冈上果遇一条吊睛白额大虫。武松奋起平生之力用双拳将虎打死,为当地老百姓除去一大害,成就了千古英雄,后被世人传为佳话。
虎患无穷,历史漫长,最早可追溯到先秦,但直到清代虎患不仅长期存在,波及的地域也十分广泛。森林茂密的东北和广东、山西一带也没有因为城乡发展而免遭猛虎的侵扰。相反,有些地方因为森林被普遍破坏,人地矛盾日益加剧,生存受到挑战的老虎连出巡五台山的康熙皇帝都敢袭击。年复年,日复日,虎患经久不绝,历代朝廷也专门制定治理虎患的对策。事实充分说明古代人深懂生命之可贵,令人痛心的是现代总有那些无知无畏者不兼听“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的忠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终于发生了一幕幕惨不忍睹的场面。话说五年前的一天,元旦刚过、春节来临,一名男子带着家人到宁波雅戈尔动物园游玩,家人买票入园观赏了,可他为了逃避买票,擅自翻越动物园外面围墙,直接跳进了猛兽散养区,活活被老虎咬死。惨剧发生在“初岁元祚,吉日惟良”的辞旧迎新之际,愈显悲怆。生命堪悯,让人扼腕痛心,一条活生生的生命遽然画上句号,于家人是丧亲,于你我则是秋鸣揪心之痛。笔者姑且不论这起老虎咬人事件的责任在谁,但它具有最强力的警示性一一敬畏规则,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规则意识缺失的背后,往往是灾祸之始。记得多年前我和朋友到动物园参观,与被圈养的老虎隔栏相望,谁都不敢近前一步,它的一声怒吼,仍能使人毛骨悚然生出几分恐惧,因为它身上的霸王之气能够给人带来心灵的震撼,所以不由自主地往后退避。耳闻目睹,世界这么大,动物园中老虎伤人事件实际上时有发生,足以证明老虎这种庞大健壮的百兽之王即便被关在笼中但始终没有被人类驯服,而是仍然固守着自然界的野性,这种与生俱来的威严感,让人不敢造次将它作为宠物相处。
其实,虎的存在也并不是人们传说中那样时时处处都表现得强悍残忍,它勇敢地面对一切艰难险阻,靠的是硬实力,凭的是真本领,“虎死威风在”常给人一种精神上的勉励。辩证地看,任何动物都有优劣两面,褒贬不一,既有正能量,也有负作为,惹急了老鼠病猫也咬人,包括人这个高级动物更是如此,何况百兽之王呢?众所周知,在中国渊远流长的虎文化中,由于虎的形象威风凛凛,很早就成为古老中华民族的图腾之一,并被用于象征军人的勇敢和坚强、威严与力量,如虎将、虎臣、虎贲等。特别是在发生战争时调兵遣将的兵符上面就用黄金刻上一只老虎,称为虎符。在《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中,曹操因赤壁之战兵败北退,诸葛亮则趁南郡空虚,命勇将赵云夺城成功,俘获守将陈矫,取得虎符。然后以此虎符诈调荆州守军出救南郡,趁势又由张飞袭取荆州。接着用同样的方法调出襄阳守军,乘机由关羽袭击襄阳。诸葛亮仅凭一个小小的虎符,便将曹兵调开,兵不血刃就夺取了三处城池。由此可见,当时虎符作用之大。后来蜀国的关羽、張飞、赵云、马超、黄忠也因战功赫赫都被封为“五虎上将"。因而,在古代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中,虎的形象无所不在,早已深入人心,它既是神兽,也是义兽,成为古代文学艺术描绘的对象,更是成为中华文明不可缺的组成部分。所以,老虎除了是一个自然物种外,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人们也习惯用“龙腾虎跃、生龙活虎、藏龙卧虎、如虎添翼、虎老雄心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等词语,赞扬尘世间的人和事,表达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民族性格和民族意志,这充分体现虎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和虎文化对人类的影响。
在中国民间还广泛流传一个“老虎学艺”的童话故事给人颇多启示。虎虽然走到哪里都虎视眈眈、凶猛生威,让人谈虎色变,特别是在深山老林中目空一切、奔走如风,仰天长啸时让百兽畏而远之。但它很早以前什么本领都没有,而且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不会上树。为了学习各种本领,只好拜猫为师,猫欣然答应了,并很快就教会了它纵、跳、扑、蹿等诸般技艺。可猫在传授过程中也发现了虎凶狠残暴的本性,毅然留了一手。果不出所料,当虎觉得自己将猫的本领已完全学会之后,便一反常态,原形毕露,突然猛扑过来,想一口把猫吃掉。不料猫早有防备,纵身一跳敏捷地爬上树梢免遭暗害。虎蹲在树下瞪目抓爪,不停地央求猫传授上树方法。猫果断拒绝不再上当,虎也就终身失去了上树的本领。宋朝大诗人陆游在《剑南诗稿嘲畜猫》中注道:“俗言猫为虎舅,教虎百为惟不教上树。”这个故事辛辣地讽刺和抨击了那些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小人。
纵观古今,人类长期畏虎如敌,唯恐养虎遗患,对老虎实行大规模狩猎和奋力捕杀,老虎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昔日威震天下的形象已荡然无存,眼看要慢慢变成病猫了,正面临灭绝的危险。即便是进入了生态文明、社会和谐的今天,仍有人惦记着虎皮膏药的价值。现实警醒我们,可悲的是野生虎越来越少了,可恶的是“官老虎”“行业虎”“拦路虎”越来越多了,人们对“谈虎色变”也注入了新的内涵。当今,国人睿智,很形象地把一些手握大权胡作非为的官员比喻为老虎,因而也就有了现代版的“打老虎”一说。虎有虎道,百姓期望多涌现武松式人物,奋起千钧棒,猛打“官老虎",确保一方平安清静,只有全民皆兵,那些“大老虎”“小苍蝇”再也不敢拉大旗作虎皮、为虎作伥、狐假虎威了。(图片源于网络)
刘凌,湖北通山人,原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现通山县老年书画家协会会长,通山县诗词楹联学会会长。
主 编:阮 冰
编 辑:葛素文
编 审:唐 成
程 思
总监制:阮班新
出品人:阮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