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云——万亩枇杷树树金 四方游客免费尝

湖北广电垄上频道记者杨晗、阴志维、通讯员徐世聪报道 :“别有好山遮一角,树荫浓罩枇杷香”,5月20日,通山县举办首届大畈枇杷旅游节,吸引武汉、咸宁、黄石等地和省外的5000多名游客前来采摘金黄肥润的枇杷。

       武汉市民刘女士和同伴们一起驾车到通山旅游,一到目的地,她们就尝到了汁多肉厚、甜酸适度、爽口提神的新鲜枇杷。“这里的枇杷像荔枝,好甜。”除了跟随乡亲们到果园里采摘新鲜枇杷,刘女士她们还品尝到了经过窖藏发酵后,色如琥珀、口感甘醇、回味无穷的枇杷酒。当天,活动举办方组织8个采摘园,共拿出了5000斤新鲜枇杷供游客免费品尝。

       枇杷冬月开花,夏季结果,古人称它“秋荫、冬花、春实、夏熟,备四时之气”。枇杷全身是宝,枇杷果既可生食,又可制成罐头、果酒、饮料等,风味诱人。枇杷叶也能入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记载,枇杷叶具有滋阴润肺、止咳化痰的独特功效。

       通山县为低山丘陵地貌,境内南幕阜山脉绵亘约150公里,为鄂赣两省界山,平均海拔800米,有10多座千米以上的山峰,最高点太阳山主峰老鸦尖海拔1656.7米。这里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适合枇杷的生长。

       据史料记载,通山县大畈镇从江浙一带引进枇杷种植栽培有近300年的历史,至今在县境内,还有百年以上的古枇杷树70多棵。在这里,村民的房前屋后,田头地边都栽有枇杷树,每到夏初五月的挂果季节,硕果盈枝,满树披金,漫山遍野的枇杷果象小灯笼一样挂满枝头,黄澄澄的枇杷果令人馋涎欲滴。新鲜可口的枇杷果不仅给种植农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同时也给当地增添了一道亮丽风景。

       通山县大畈枇杷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袁观强告诉记者:“大畈枇杷专业合作社有社员232户,遍及通山县5个乡镇23个行政村。 过去我们的枇杷只能卖到一块多钱一斤,组建合作社以后,我们按照标准化生产,打造自己的品牌,现在枇杷的平均价格在五六块钱一斤,旅游观光采摘达到了十五块钱一斤 。”近年来,通山县以打造“中部绿心核心区”为目标,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广标准化的枇杷栽培管理新技术,精心培育特色基地,种植“隐水枇杷”1.3万亩,年产量超过4000吨,产值1000多万元。目前,“隐水枇杷”已在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和“全国一村一品”优质农产品中榜上有名。

       针对枇杷果期和鲜果保存期时间短,容易烂掉的特点,大畈镇通过招商引资,于2016年初,引进了一家枇杷加工企业通山县协力绿色果业科技有限公司,酿造枇杷酒。“从昨天开始,我们就已经开秤收购枇杷果,到今天已经收购枇杷果4万多斤,今年的价格在两块钱一斤左右,总共要收50万斤。”通山县协力绿色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阮峰告诉记者。

       在通山县协力绿色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收购现场,大畈村村民王金宝数着刚刚卖出枇杷得到的300块钱,十分开心。“去年只卖了2000块钱,今年已经卖出了4000块钱,树上还有两三千斤,下午再去摘200斤过来卖。”大畈村村民王金宝告诉记者:“虽然说酒厂的收购价格,比在市场上零卖要便宜一些,不过,这里是拿过来就过秤,比在市场上一斤两斤的卖要省心很多。”大畈镇扶贫办提供的数据显示,当地种植枇杷的农户,每年夏初的半个月时间里,户均增收5000元左右。

       通山县大畈镇镇委书记程刚告诉记者:“大畈镇把发展枇杷产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和“精准扶贫”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引进枇杷加工企业来提高枇杷的附加值,通过举办枇杷旅游节,扩大大畈枇杷的知名度,促进以枇杷产业为主的三产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