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廖志慧 通讯员 张熙
【编者按】全球经济格局新一轮深度调整中,中国经济迎来了“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新常态下,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风起云涌,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催生出各色“新奇特”职业。比如买卖看不见摸不着的“碳”交易员,开发经营集旅游、产业融合、健康养老为一体的农庄“庄主”……今起,本报讲述一批“新奇特”职业者的故事,藉此一窥中国新经济巨轮转型的身影。
我们说的,不是白居易那首著名诗句中所描写的“卖炭翁”,而是一群坐在武汉市中北路知音广场大楼里,点击电脑鼠标、平均只有26岁的年轻人。
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作为经纪人,买卖空气中那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温室气体中的最大元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凶手”。汽车排出的尾气、烟囱中飘出的浓烟中,那些看不见的二氧化碳时刻排向空中。眼下,地球上每天排放二氧化碳6300万吨,日积月累,“捂”高了地球的“体温”。
为了让地球“降温”,各国经过艰苦谈判先后达成《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等国际协议,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迈向“绿色低碳”的中国承诺: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
怎么把碳排放强度降下来?光靠自觉肯定不行。借鉴国际经验,市场,这只“第三只手”登场了:碳排放权交易。
每个企业都有二氧化碳排放限定指标。有效减排的企业,将多余指标出售,而那些超标排放的企业,就得掏钱买指标。效果就此显现:如同天上掉下的“馅饼”,减排的企业想法再减排,以多卖指标;如同紧箍咒,超排的企业须多掏大把银子深感“肉疼”,也想法减排。
身负“两型试验”重任的湖北成立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经过努力,2014年碳交易试点正式启动,一批“卖碳翁”上岗,开始买“碳”卖“碳”。从武汉理工大学毕业的张冯雪,通过考试成为其中一员。
交易平台如同股市,买方卖方分别出价,系统撮合成交,交易时间与目前沪深股市一致。
刚开始,一些企业对这个买卖很不理解、抵制:过去排放的气体达到环保标准即可,至于排多排少没人追究;现在排放量有了配额,超出配额,就要付费,费用还不便宜。
“没想到这么难。”张冯雪天天去企业,磨破了嘴皮,晓之以理、动之以情。4个月的时间里,“卖碳翁”们顶住压力,真心帮助企业寻求节能减排方法、设计最优的碳交易方案,最终打动了企业。
第一年,一家知名水泥企业,为“超额”排放的碳支付了数千万元。肉疼了,这家企业投资上减排设施。第二年,这家企业迅速由买家变成卖家,在获誉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出售节余的碳排放指标,获利900多万元。
10日,张冯雪点开面前的电脑,数据显示:当日,10月10日,HBEA(湖北碳排放配额)收盘价12.18元/吨,成交18002吨。从正式启动交易试点到截至8月31日,该中心市场交易量3.10亿吨,成交金额71.99亿元,居全国第一。
“卖碳翁”们的工作,不但让工厂不住地减排,也从另一角度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通山县在燕厦乡种楠竹10514亩,预计20年可吸碳13.11万吨,成为全国首个可进入国内碳市场交易的CCER(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竹子造林碳汇项目。眼下,这个指标也开始交易,需求方是工业企业,供给方是林业部门,好空气不但能让人们畅快深呼吸,还让种植者荷包更暖和。
这意味着,这片摇曳的竹海与神农架的森林一样,将成为取之不尽的“绿色银行”。
随着碳交易种类的增多,“卖碳翁”也越来越忙。在他们的指导下,不少企业专门设置了专门运营碳资产的部门、岗位。碳资产,可以用来质押贷款,也可以托管,变成真金白银。
目前,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支持碳金融业务授信已达1000亿元,碳质押贷款、碳资产托管等碳金融产品创新数量与资金规模始终保持全国第一,成为绿色发展新动能。2014年至2016年,通过交易,累计减排二氧化碳2600多万吨。
今年,全国碳交易市场将正式启动。湖北的“卖碳翁”们有点小激动:他们的同行将越来越多,多一份努力,少一点排放,就多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