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宁——咬定青山不放松 泉都飘香绿意浓

山清水秀,满目青翠,空气清新,四季飘香。建市20年,咸宁市咬定绿色发展不放松,坚持“穿新鞋、走绿道”,蹚出了一条独特的绿色发展之路。

接力绘就发展底色

绿色是咸宁的底色。建市之初,咸宁市委、市政府即提出,在山上再造一个咸宁。2013年,我市公开提出绿色发展目标。进入“十三五”,咸宁市明确提出加快绿色崛起、建设中国中部“绿心”和国际生态城市,按照“绿色决定生死、市场决定取舍、民生决定目的”的要求,坚决打赢大气、水体、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

市人大颁布了《咸宁市地热资源保护条例》《咸宁市古民居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从制度上给予保证。市政府出台《咸宁市城市规划区山体水体保护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指导发展行为。

突出“绿色GDP”,舞动绿色“指挥棒”。严格实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加大问责力度,“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严肃查处各类生态环境违纪违法行为,以问责倒逼长江生态保护责任落地落实。建立负面清单,对所有新上项目实行联动审批,节能环保和安全生产不过关“一票否决”。

还山水林田湖本色

咸宁素有“六山一水两分田,一分土地为家园”之说。

非煤矿山破坏环境,该市重拳出击,关停109家矿山,并回填复绿。如今,在“绿满鄂南”、精准灭荒等行动指引下,咸宁的森林覆盖率达50.14%,城市绿地率达到37%,大大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

斧头湖、西凉湖、黄盖湖、蜜泉湖……咸宁湖泊纵横,山水相拥。上世纪90年代起,湖库开始围网养殖。在层层鱼网的围剿中,水质恶化,湖泊日渐失去生机。2017年,咸宁市各级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拆除围网,为18.7万亩湖泊松绑。湖面重现潋滟风光,百鸟翔集。爱好摄影的吴涛发现,斧头湖面,久违的白天鹅等珍稀鸟类又回来了。

淦河从咸宁市区穿城而过,将城区一分为二。数十万人临河而居,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一度严重污染河水。拒绝污染企业、拒绝环保不达标企业,咸宁果断关停、搬迁沿河5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

陆水河跨越通城、崇阳和赤壁三县市,污染治理是一大难题。咸宁市正在着手启动河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

幕阜山崛起绿色产业

幕阜山顶,座座发电风车飞转;山脚,连片的光伏发电板吸收太阳热能发电。追风逐电,咸宁清洁能源产业正向千亿级进发。

且看一组数据。已投产的风力发电装机:通山九宫山1.36万千瓦,通城天岳关7.4万千瓦,崇阳金塘5万千瓦。在建的:通山大幕山6.38万千瓦,崇阳罗家山8.4万千瓦。准备建设的:崇阳雪峰山8万千瓦,崇阳白崖山10万千瓦。

“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我市坚持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并举,多项规划与《咸宁市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5-2020年)》实现无缝对接、相互支撑、互为补充。

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智能机电、互联网等绿色新产业的若干意见》,确定大力发展智能机电、互联网+、绿色食品饮料及印刷包装、应急装备、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新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新产业。

加快培育绿色新产业。多部门联动,对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实行差别电价和行政措施,鼓励传统产能过剩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如今,咸宁市智能机电产业联盟建成运营,天助网、本地宝、莲宇科技、华术光电等10余家互联网企业进驻科技园。2017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25.06亿元,占GDP比重10.1%。绿色产业的速度与质量不断提升。

低碳生活蔚成风景

“蓝天白云,空气清新,这样的日子真是幸福。”前不久,从北京来咸宁访友的王女士,为咸宁的环境点赞。

在咸宁,低碳绿色生活,已成为人们的习惯。

通山富水湖畔大畈镇长滩村的陈迪望,以前是围网养鱼大户。为保护长江,2017年,他同1600多养殖大户一起拆除网箱上岸。他投资数十万元,租赁200多亩土地,种柑橘、枇杷等水果,政府也无偿资助8000株枇杷苗,如今山林染绿。

咸宁在省内率先建成低碳公交城市,也是全国低碳公交城市的标杆。枫丹交通有限公司是一家承担咸宁市城区公共交通运营的民营企业。企业经历油改气和气改电两次革命,新能源公交车增至442台,咸宁中心城区营运公交车主要污染物一氧化碳排放减少97%,碳氢化合物排放减少72%,二氧化硫减少90%。

全市营运黄标车全部淘汰。市区三家出租车企业对所有出租车进行“油改气”,市区656辆出租车全部为清洁能源出租车。各县市区共新增及更换纯电动新能源公交248辆。全市5000多居民购买电动汽车。绿色出行,已成一道流动的靓丽风景线。

从空中俯看咸宁城区,楼宇上的太阳能热水器十分抢眼。

我市开展“太阳能进万家活动”,为城区范围内的公租房、还建房、学校、医院、福利机构等民生项目免费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梓山湖大健康产业示范区等144个项目采用了太阳能光热技术,咸宁传媒大厦等12个项目采用了地源热泵技术,2个项目采用了太阳能光热和地源热泵结合利用技术,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达到255万平方米。(记者 张爱虎)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 金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