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宁报道(特约记者 方雷 通讯员 冷绪明)13岁为生计辍学当学徒,他的拉面,拉到了北京、山西、新疆、陕西、上海、河南、湖北等地,一路向南。“每天的配标,除了阳光和空气,还有一碗有意义的兰州拉面”。质朴的性格,平和的心态,坚定的信仰,谈话中不时略带羞涩的语气和表情,这是在90后甘肃回族拉面小伙马晓军身上所能找到的关键词。
年关岁末,本是冬日暖阳高照却冷风湿漉,丝丝细雨中平添了一份思念。迁徙的大军只有一个目的——回家团圆。然而这一切对于马晓军夫妻来说只不过是一个平常的季节,他们的节日是在几个月之后的开斋节,那时,不管路途多么遥远,大多回族同胞都放下手头的生计回家过节,缅怀先人,进寺诵经,走亲访友,载歌载舞。于是乎,马晓军夫妇顺理成章选择了在通山和汉族同胞们一起尝试着过一个不一样的年。
马晓军夫妇的兰州拉面馆位于通山县凤池山下时代家园实验小学入口处。店铺内,5张小桌,20来个平米,腾出一个桌位用作拉面的案板和生炉煮面。“老板,下一碗拉面。”人群走了一拨又一拨,马晓军还是感受到了春节期间通山人的快节奏。
一碗面 擀了二千多个日子
为了“老板”这个称号,马晓军13岁就到兰州拉面馆拜师学艺。从和面、揉面、擀条、摔面,点点滴滴,丝丝碗碗,入目于心。13岁,力气太小了,他抹桌打杂了一年,14岁真刀真枪和粉做面了。揉面是拉面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成年人的臂膀力量做支撑,而14岁的马晓军的嫩骨需要时间来锻造。一天下来,如果说酸痛可以受,但是饥饿是无法越过的一道坎。按常规,徒弟的加餐面只能自己做拉,不会拉就只能饿。一次夜深人静,他独自一人溜出店外游荡在冷清的大街,倏然来个不辞而别,这个闪念只存几秒钟。回村里去能咋办?出来学艺的车费还是东拉西借的,现实不由他选择。
一碗面 拉了十万八千里
“差不多是这个味了”,当师傅品尝了马晓军的拉面后说。三年,他就是为了等这句话。走出面馆,他仰望着蓝天,伸了一个懒腰,像一只飞翔的兀鹫,梦想展翅。16岁,拉面的人生就此开始,谁说这不是青春萌动呢?听说北京、上海的一碗素拌拉面卖到了15元,马晓军相信,他的手艺很快会带来不一样的人生。之后,新疆、陕西、山西、河南、湖北,一路向南,十多年辗转十多个省份。2016年,他最终选择了通山这座小城。憨厚的山里人接纳了这个千里之外的甘肃小伙,也接纳了一碗兰州拉面。靠着自己的拉面手艺,马晓军砌砖做屋,娶妻生子,不到27岁就是三个儿子的父亲了。
一碗面 念了二百句重复话
与热干面咸淡酸辣自行添加不同,兰州拉面的精华在汤,面筋的劲道只是它的特色而已。一碗标配的兰州拉面,应有“汤镜者清,肉烂者香,面细者精”的独特风味。
但南方口味毕竟不同北方,马晓军妻子马枫英每天重复的一句话就是问:辣?微辣?不辣?每天200碗面,这话每天要问200句左右。
马晓军相信,口味的多样化会给自己的小店经营带来挑战和机遇。一开始他租了一个大门档,在学校入口处,一年租金10万元。年末盘算下来,除去租金和请工所剩无几。马晓军不甘心,他相信,面食为早餐、居民生活区汇聚集中的通羊城一定会让他抓到商机。
他压缩了店面,妻子也从千里之外的甘肃天水来帮忙。针对通山人口味多样化的特点,他又把小舅子拉到通山负责后厨小炒,还开通了网上订餐业务,学校放假后冷清的店面又忙碌起来了。
年三十,马晓军夫妇下完最后一碗拉面,发了一个朋友圈:一年了,别忘了你的贵人。他的回族同胞告诉他,贵人就是给他带来成就感的通山人。大年初一,他暂关店门游泰和园,那里梅花绽放,游人如织,他又发了一个朋友圈:猪年好运来,大财,小财,意外财,财源滚滚;亲情,爱情,朋友情,份份真情。只读小学四年级的他,相信善念、好诗词会带来好心情,好人生。
大年初二开门营业,过年的氛围还在笼罩着通山城,客人不多,暖阳照射到小店的桌面上,马晓军一家索性关门爬上了凤池山玩自拍。夫妻俩又偶遇了同样在通山靠拉面谋生的老乡,于是又发了一条朋友圈:幸福不是吃的好穿的好,而是没有病灾,钱够用就好!
(编辑 彭秀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