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奠英烈,让灵魂接受洗礼

随着清明节一天天临近,在国家10部门联合部署开展“传承·2019清明祭英烈”宣传教育活动之后,从东海之滨到西域高原,从南疆边关到北部边陲,各党政社团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纷纷组织开展祭奠英烈活动,赋予源自周代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清明节以新的节日内涵。

关于清明节,《历书》如此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岁时百问》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有人说,清明节是“根的节日”。因为清明节是祭祀的日子,人们要在此时祭祖拜宗,追思先人,思亲念故。 中国人历来讲究慎终追远,因此,清明节之于我们的意义,在于表达对先辈的缅怀与感恩,保持对传统的敬畏与尊重,从而找到当代人的心灵原乡。在此意义上讲,清明不仅是一个节气、一个节日,也是一个节点,用来标注奉献与感恩、逝去与铭记、过往与未来,给人们一个抚慰心灵的机会,一个静心思考的契机,在缅怀的过程中抚今追昔,追思生命的意义。祭奠是一种礼敬、怀念,更是一种情感升华。站在历史和先人的肩膀上,让自我得到精神净化、智慧启迪,以期走得更远,这是清明节的一个内涵。 由清明节祭祖拜宗、思亲念故到缅怀祭奠为国捐躯的先贤英烈,则是全社会对英烈舍身取义的忠勇奉献精神和家国情怀的褒奖与弘扬。

清明时节,当人们在向先贤英烈礼敬祭拜中献上一枝枝鲜花时,实质是表达“不忘”前辈的感恩与忠诚之心。忘记意味着背叛。“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向英烈先贤表达“不忘”之情,就是“不忘”先辈牺牲奉献所开辟的道路,“不忘”他们建立的丰功伟绩。只有“不忘”,才知感恩;只有“不忘”,才懂得珍惜。所以,只有“不忘”,才能继承先辈的遗志,坚定前行的方向。曾经那些别有用心的人,肆意歪曲历史、抹黑英雄就是要想让人们忘记历史、忘却先辈的丰功伟绩,从而让人们迷失方向。

清明时节,当人们向先贤英烈深深地鞠躬致敬时,就是向先贤英烈表达“不怕”的决心与坚定的前行力量。勇者不惧。先贤英烈之所以在腥风血雨的战争年代浴血奋战,敢于斗争,勇于牺牲,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就是因为他们具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今天的人们铭记先烈的丰功伟绩,传承英烈的革命精神,就要像英烈们那样“不怕”艰难困苦,“不怕”风浪险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中凝聚磅礴力量。“不怕”风浪险阻,才能义无反顾不犹豫;"不怕"艰难困苦,才能永往直前不退缩。只有“不怕”,才有不竭的前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