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6年蜗居山间小屋 带队为“毁容”荒山“整容”

“现在正是喷药的最好时机,能够有效抑制杂草生长,让树木正常生长,还能防止突发山火时火势蔓延过快!”6月24日,雨过天晴,在通山县黄沙铺镇下陈村的一片林子里,王能新边喷洒农药边说。

王能新是一名退役军人,今年已经56岁,1980年10月应征入伍。在部队三年期间,他凭借着优异的表现,两次获得“优秀士兵”荣誉称号。1984年,退役后的王能新在广东地区从事装修行业,和家人一起过着幸福的小日子。“虽然当时日子还过得去,但每次回家看到村里发展那么落后、乡亲们生活那么艰苦,心中很不是滋味。”

下陈村是黄沙铺镇内一个偏远的小村庄,交通闭塞,经济条件较为落后,除了林业,村内几乎无任何产业,发展林业成了加快村庄发展的唯一出路。但当时村民没有意识到林业的重要性,护林防火监管力度不够,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山火。

“看着大家辛苦种植的树木被火烧尽,感觉十分痛心。”王能新说,每当得知家乡发生山火,他都特别想回家造林护林,为家乡发展出一份力,但考虑到种种不确定性,他始终没有下定决心。

“作为一名军人,你就该为家乡献出一份力!”妻子的一番话让王能新坚定了回乡造林决心。2007年,王能新带着妻子回到家乡,承包了2000多亩荒山,开启了造林之路。

“只能拿刀将茅草一根根割掉。”王能新说,大火烧过的荒山长满了茅草,为了能尽快种上新的树苗,将荒山变成绿林,他和妻子拿上镰刀,一片一片地将茅草割掉。

开荒苦,造林更累。适宜植树的时间较短,而山林面积较大,如何在合适的时间内完成种植任务成了一大难题。

“来回要多花近3个小时,太浪费时间了,所以吃住基本都在山上。”王能新说。为了节省时间,白天他们带干粮在山头吃饭。晚上带床铺在山间小屋休息,只为尽快让绿树布满整个山头。就这样,他默默地在山间小屋坚守了6年……

如今,在王能新的带领下,12户村民加入了造林队伍,村里的山更绿了,村民的荷包更鼓了,村民的笑容更多了。

(来源:咸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