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一段尘封的历史记忆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特别呈现
岁月无痕,图解那些年最美的
读书风景线
岁月无痕,好多事随着时间年轮缓慢转动带走了一切,但许多亲身经历之事却铭刻心底,特别是跨越童年和青年的读书生活更是无法忘记。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文明的象征”“书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书是知识的源泉”……作为人生的一道风景线,读书曾经是你、我、他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
1974年,《湖北日报》以《富水红渡》为题报道了官塘公社摆渡工刘道槐的先进事迹;湖北电影制片厂慕名前来拍摄刘道槐开展水上图书阅览活动的新闻纪录片。次年,刘道槐在全省文化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老刘在水上奔波了20多年。在那个用毛泽东思想占领一切农村阵地的年代里,他在三尺渡船上建起了流动图书室。
1975年,厦铺供销社图书发行员邓美景把图书送到乡村读者手中。
1976年,横石公社永丰大队团支部干部把图书摆到田头地边。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读书是对社员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
1984年,官塘。远远地看到这个读者的背影,让人想起了路遥小说《人生》里的高加林。认识他吗?姓甚名谁?现在怎样了?知识是否改变了他的命运?
《知音》——当年的“网红”,曾经人们的最爱!
1984年,大路中学,下课时间,冬日暖阳里认真读书的老师。改革开放后,人们更加痴迷地汲取知识的力量,读书之风如星火燎原之势漫延。
杨芳林乡西庄村74岁的老农黄体仁参加自修大学学习。三年多来,他昼耕夜读,32本教材按教学要求学完,做了全部习题和学习了有关教学参考书,经学校抽查学习成绩优秀。
遇到不懂的地方,黄体仁先生虚心向他人求教。1985年,他收到了来自北京汉语言文学自修大学结业证书。
1986年,农家图书馆“开张营业”。 “馆主”陈木丁是焦厦乡嘴头陈村养鱼专业户,三年来靠一本养鱼的书,科学养鱼致了富。说起来,为了这本书他往返跑了几十里到县城。致富后,陈木丁不忘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花600多元钱买回上千册图书画报,订了30多份报刊杂志,腾出堂屋在村里办起了这个家庭图书室。
参加自学考试的考生,在考场外利用考前时间抓紧复习功课。1990年4月28日至29日,通山有1775人次先后参加了32个专业48门课程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中有16名农民,132名工人,年龄最大的56岁,最小的16岁,还有的是夫妻双双同入考场,不少考生来自偏远山区和库区乡村。据统计,仅1989年里就有56人获得大专毕业证书。
书是一束光,把身处暗夜的眼睛点亮;书是一团火,把寂寥寒冬中的心暖化;书是一片云霞,使人充满美好的向往。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今天,愿大家不要忘记了学习文化的读书传统,不要让读书成为奢侈的事情和摄影家稀缺的镜头。愿读书蔚然成风!
不要说网络,那时候连电视机都是奢侈品,生活平调单纯,每个人都有大把时间。八十年代刚刚开始改革开放,是一个思想解放和畅谈理想主义的年代,读书则成为那些年代的一种本能和标识。它对于今天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的现代人的启发,就是要匍匐于生活,无论贫穷富贵,都要保持一颗虔诚之心,将富贵变为成功远比将贫穷变为富贵更为可贵。
夏 勋 南,1967年开始从事摄影,先后任职于县委宣传部、文化体育局、新闻出版局,曾担任《深圳摄影报》、《中国摄影报》记者、编辑,华光学院摄影系主任、影视传媒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