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竹笋
中国人自古就有采食竹笋的习俗,春节之前的为冬笋,春节以后的谓为春笋。竹子的品种有千百种,常见的有楠竹、雷竹、毛竹、箭竹等等,可供食用的竹笋也不在少数,若单论口感而言,愚以为毛竹笋(通山人称为水竹)的嫩滑、爽脆是其他种类的竹笋所无法比拟的。毛竹笋可炒,可炖,也可以腌制,还可以晒成笋干。当然,无论用哪种方法,刚剥好的竹笋都需要先焯水处理,以去除其青涩味。毛竹笋炒腊肉、毛竹笋炒酸菜是通山本地最常见的烹饪方法,色香味俱全,很容易勾就梦起你的食欲。
每年谷雨节气前后一周左右是采收毛竹笋的最佳时机,此时的毛竹笋破土而出约一尺左右,异常鲜嫩,太短则竹笋尚未完全成形,采收会造成浪费,太长则距离长成竹子仅仅一步之遥,无法食用。
略感奇怪的是,毛竹在南方各个地方随处可见,但我这么多年走南闯北也去过不少地方,好像却只见过通山人采食毛竹笋,毫不夸张地说,通山人对采收毛竹笋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通山虽遍布毛竹,但因为通山多为沙质土且土层太薄,长出的毛竹笋大多瘦小,倒是距离通山四十余公里外的咸宁和武汉江夏一带郊野,一个个小黄土包上长满毛竹,这里的毛竹笋鲜嫩肥实,不知被通山哪个吃货首先发现,一传十十传百,近年来已成为通山人采收毛竹笋的必去之地。
一场春雨过后,天气放晴,咸宁至江夏一带郊野一大早便随处可见通山牌照的车辆停放路边,有小轿车、面的、皮卡甚至小货车。若逢假日,漫山遍野,男女老幼齐上阵,有提篮的,有背包的,更多的是蛇皮袋,人声鼎沸,场面让人叹为观止,这时你千万别被那些年逾古稀的老爷爷和体态臃肿的中年大妈的外表所蒙蔽,因为一进竹林,他们就仿佛个个变成了生龙活虎的小伙子,手脚并用,钻上爬下,披荆斩棘,一点不亚于年轻人,大家相互保持一点距离,闷声不响,精神专注,眼睛在地面各处扫视,若发现一处竹笋旺地,心里一阵窃喜,如同发现宝藏一般,耳旁只听到采竹笋时的“啪、啪”声,如果你足够敏捷再加上一点运气,只要两三个小时,你就能采到二三百斤毛竹笋。
达到自己预期的采收目标后,大家就陆续钻出竹林,开始打包清理各自的劳动成果,这时几乎每个人都是蓬头垢面,满身泥泞,让人忍俊不禁,被荆棘划伤的皮肤和采竹笋时的劳累都被抛之九霄云外,大家相互交流劳动心得,彼此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一辆辆满载丰收果实的车辆随即凯旋而归。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里有一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采竹笋跟钓鱼差不多,每个人真正能吃下去的其实没多少,采收毛竹笋过程的乐趣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简介: 张长征,系县作协副主席、市作协会员、知名撰稿人,其创作小说、散文等作品见诸省内外各大报刊。
当你懂得语言的魅力,也就理解了肢体的苍白无力。我是王丹,不留遗憾,勇敢前行,美好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