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山报道:(全媒体记者 乐扬 李珊珊 徐剑)面对人生困境,有些人选择了屈服,有些人选择了颓丧,但是燕厦乡的贫困户梅前皇,面对困难,他挺直腰板,没有“等、靠、要,”而是敢拼敢干,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路。
眼前这个正在果园专注劳作的中年男子叫梅前皇,五十多岁的他,与柑橘相伴就有三十年了。他看似普通且憨厚,身上却有着一股永不服输的拼搏精神,这些年来,在各项惠民政策的帮扶下,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他成功脱贫并成为周边贫困户学习的榜样。
1986年,刚从职高毕业的他就回到家乡燕厦乡湖山村的柑桔厂担任技术专员,一直到2003年,梅前皇果断承包下了“东风桔园”,拉开了单打独斗的人生篇章。
此时的梅前皇有着一个幸福的家庭,妻子美丽能干,儿女乖巧可爱,后山有200多亩桔园。可天有不测风云,2008年,妻子突然被检查出宫颈癌晚期,在给妻子治病的三年里,果园因无人管理而荒废,家里还负债46万元,最终妻子还是离开了他。
梅前皇说:家里所有的希望都没了,果园荒废了小孩要读书,又没有任何资金来源,当时确实是绝望了。
消沉了一段时间的梅前皇想着,决不能向逆境屈服,生活还要继续,他振作精神,挺起腰板,重新拿起锄头走进了桔园,整地除荒、移除老树、引苗培育,一切从头开始。
梅前皇说:考虑到小孩还年幼还需要读书,我的生活还要继续,事业还不能荒废,我就是考虑到这些,我就又重新开始了,又把这个果园建立起来了。
万事开头难,梅前皇鼓足了干劲,发挥自己特长,通过政策帮扶和学习,成功将本地桔苗与外地苗进行扦插嫁接,同时,他在桔树下面套种西瓜、中药材,林间放养山鸡,走深耕细作,立体化种植之路。到2016年,农场栽培的桔子、油桃等水果大获丰收,供不应求,两年间他就还清了所有债务,并成立了通山富创综合型示范家庭农场。2019年,更是丰收的一年,他家果园产出的枇杷获得了“枇杷王”的称号,种植的柑桔也被评为咸宁市首届“香城味道”杯食品食材十大特色食材品牌。
在梅前皇的“字典”里从来没有休息这两个字,更没有节假日之说。现在这个时期正是各类水果的“收果”期,梅前皇每天忙碌在各片果林区域,看着果实挂满枝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梅前皇老伴陈美英说:我们家这位对这个桔子很上心的,每天一早起来就要去转一下看一下,比对我还上心一些。
经过近20年的精耕细作,梅前皇慢慢积累了一个“绿色王国”——400余亩果林,涵盖了8大类15个品种的果园生机勃勃,长势良好;300余亩2万余棵桂花、香樟、紫薇等苗木花卉郁郁葱葱,一派繁荣,上门求购水果和苗木的商贩络绎不绝……
燕厦村是一个边远库区村,村里贫困户较多,看着身边人生活贫困致富无门,梅前皇心里有了思量,他决心用自己的技术和经验引领带动大家一起发展种植业,共同脱贫致富。
慈口乡老屋村的梅江辉生活一直很困难,梅前皇知道后决定帮他一把。如今,梅江辉每年在梅前皇果园里务工可以拿到二万元的的收入,一边做事还可以一边学习柑橘种植技术,在梅前皇的指导传授下,梅江辉在他老家也建起了一个柑橘园,日子也是越过越好了。
贫困户梅江辉说:2017年梅老板碰到我,说我在家闲着没事干,我也比较困难,后来就问我要不要到他果园来帮忙,又可以学点技术,每年还可以拿个2万块钱的收入,我家里有十几亩果园,我到梅老板这里把技术学好,想回家把自己家规模扩大,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通山县燕厦乡宣委朱丽莹说:通山县富创家庭农场,是我乡唯一的一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该农场是集观光垂钓水果采摘,休闲住宿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点,通过龙头的示范引领,该基地带动了25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人均年增收达到1.5万元,并且辐射合作社种植大户30余户,助推我们全乡的农旅产业发展,真正实现了荒山变青山,青山变金山。
对未来的日子,梅前皇有着美好的憧憬和长远的规划,他准备将来把这一片果园建成一个集餐饮、民宿、垂钓、采摘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在自己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让绿色的生态红利惠及更多的父老乡亲。
(编辑:刘正杰 编审: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