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石板铺成的古道,通向山上幽林深处,涧水清流,声如环佩,不绝于耳。几经曲折,峰回路转,林尽之处,悬崖突起,一巨大石调隐于岩下。洞内一石笋,不知何年何月所生,高约6尺,粗有丈围。洞顶石幔倒悬,奇形怪状,游人至此,一股莫名其妙的神密感油然而生。
穿过石洞,三株楠木静立于出口处,高大沧桑主干,纪录下千年岁月,嶙峋粗裂的虬枝,衬托着茂密的绿叶,如三朵祥云,日夜掩映着洞口。
穿过古楠木,眼前一亮,境界豁然开朗,蓝天白云下,四面青山,环抱着一片村居,陶渊明梦中的桃源胜景变成了现实:”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985年元月,时任湖北省委书记的关广富闻听有此一处佳境,欣然前往。进得洞来,脱口而出:”不是桃源,胜似桃源!”此话一出,桃源洞、桃源村皆由此得名扬名。
一千五百年前,陶渊明对现实强烈不满,构划出一个梦境桃源。大书法家张旭便借此发挥,作了一首《桃源诗》: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村外打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南宋诗人抗元志士江西上饶人谢枋得谪居兴国军时,多次畅游九宫山,写下了许多传世诗作。其中首也有一首《桃源诗》,不过,他是有私心的。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然而,谢枋得兵败后,终究没有躲过元人的诱捕,壮志难酬,以至绝食而死。
走进桃源山村,和村里的黄发垂髫打招呼,才了解这些”怡然自乐”的主人都姓潘,因得地名下潘。大清嘉庆元年,潘氏祖人率妻子邑人,自阳新县来到通邑,觅得此处佳境,迁居于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悠闲自得、自给自足的山居生话,不再复出。历经二百二十余载风雨,岁月沧桑,已繁衍至四十余户人家,四五百人口。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村里的民居老屋还保持相当完好。民居大都依山傍水,青砖墨瓦,错落有致,古朴古香。村头屋尾,环村四周,遍布桃李。阳春三月,桃红李白菜花黄,掩映如画,美到极致。
陶渊明的桃花源终究是农耕社会的南柯一梦。随着工业文明的推进,农耕时代的没落,有志青年纷纷走出大山,走出这寄托陶氏梦想的桃花源,求学深造,经商打拼。总之,人各有志,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行行有作为。
山村后面,沿石板小径漫步,又觅得一石洞,与前洞连成一线,呈南北走向,因而两洞合称子午洞。洞内常年雾气弥漫,洞壁水锈风蚀,有如精美壁画。洞口有两古松并立,村人呼为”龙门松”。前清翰林王凤池曾到此一游,写下传世对联一幅:日月门双辟;风云路一条。
洞后前三四里处,又一小村,因地势高出前村叫上潘,村里主人与下潘同源同姓,亦早己迁居外出,不知所踪。
时夕阳在山,放眼环顾,满眼断壁残垣,破瓦枯梁,感世事之变迁,思宇宙之无穷,唯有青山处处,烟树晴岚,霞光凝紫。(图片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陈文忠,笔名文忠,通山湄港人氏。出自四代寒儒之后,秉承祖德,为学虽愚纯,然拙鸟先飞,涉足群书,笔耕不辍。为人忠厚,坚信厚德载物,文以载道,传递正能量。早年浪迹广东,以文交友,不好虚名,萍踪文影,颇受好评。现为李自成文化研究会理事,县作协理事,县地方文化协会理事,原野诗社理事,县诗联成员。往者已矣,来者可追 ,时不我待,岁月如歌。既然寻章摘句田野间,何须躬耕折腰车马前。胸中藏锦绣,妙笔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