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通山县富水库区大畈长滩村和慈口永丰村,先后130余户共600余人整体移民至大路乡与楠林镇之间的土桥园艺厂,并各取一字,成立长丰村,60年过去,从一穷二白到丰衣足食,从居无定所到安居乐业,蜕变成今天一个美丽而富裕的乡村,特别是扶贫攻坚战取得胜利后,这个村又站在新的起点上,谋篇布局,一心一意促产业发展,吹响了乡村振兴的冲锋号角。
该村隶属于通山县农业农村局,现有5个村民小组,共263户884人,国土面积不足两平方公里,移民初始,这里政府调配了一部分瘦田荒山,原村民便白手起家,自建茅棚,搭锅起灶,吃不饱,穿不暖,连吃水都成了困难,为了生存,经常为争水争地争山等问题与当地村民发生矛盾纠纷,有近一半移民不得不返回原祖地或投亲靠友另寻生活,当年移民人的生活困景令人可想而知。改革开放后,移民队的生活才有所好转,特别是近二十年来,村委一班人一茬又一茬接着干,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村民,走出了三步好棋,让全村全盘逐渐“活”了起来。
第一,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修通硬化村组公路2.6公里,实现了公路户户通,修建村民公共活动场所1200平方米,修建水塘11座,水渠1050米,完成了全村电网改造工程,为全村安装路灯80余盏,并提倡家家户户力行村前屋后绿化工程,使全村面貌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二,全力推行民生保障。自2007年以来,为全村250户每年代缴有线电视费7.2万元,2011年起,村委会每年拿出近18万余元为全村870人购买代缴纳居民医疗保险,这是我县唯一由村委会为村民全额购买医疗保险的乡村,2013年投资19万元接通了自来水,2015年,为了村民夜晚出行安全,代缴路灯电费每年达2万元,厕改革命工程成了全县示范村,成立一支远近闻名的腰鼓队,建立了村民小病不出村的医疗室等等,村民幸福感大幅上升。第三,发展村民和村级经济产业。2004年粤通水泥公司落户长丰村,带动村民就业20余人,居民创收达220万元,引进翊腾塑业、可可食品、宏程科技、汉丰、伦鼎、永光生态等多家公司,部分公司由村集体入股,留有村民就业专属车间,带动村民就业60余人,集体创收每年收入约7万余元,保留400余亩茶园自主经营,带动务工43人,每年产值达150多万元,并投资100多万元修通硬化茶园产业路3.5公里,使茶园观光游客量大幅上升。同时,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动村民成立养殖场1 个,经济种植农场400余亩,鼓励并促成村民发展个体经济,全村现有修理厂、超市、培训、餐饮、加工、材料、家俱厂等达50余家,全村劳动力得到充分的自主创业和门口就业,全村无一名闲置人员。通过三步棋,过去的整体移民村在2018年实现了整体脱贫任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村委会欠帐近60万元,新一届班子仅用两年时间全部还清帐务,在一步步为村民解决了实实在在的电视费、医保、公共照明等福利基础上,2020年实现了村民人均收入达11305元,实现了富民强村目标任务,集体经济由负转正,实现了年年有结余。
面对今后的长足发展,据长丰村党支部书记徐德炼胸有成足地津津乐道,他表示村委一班人将在县农业农村局党委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作用,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下大力气整治村容村貌,促进民风村风政风的和谐进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引进重大产业项目投资,依托茶园资源的特色优势,打造茶园观光、采摘、摄影综合体基地,以提高村民收入为核心,围绕村民福祉连轴转,拓宽村集体收益大渠道,加大惠及村民利益的力度,大力提升自身造血和输血功能,为建设美丽富裕乡村,正加大马力驶入快车道并开始进档提速,他相信,只要我们发扬愚公移山奋斗不止的精神,一定能将移民村打造成乡村振兴发展中的前沿示范村。
来源:云上通山 特约通讯员 张长征 通讯员 沈元英 编辑:葛素文 编审:唐成
(责任编辑 黄静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