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家书作品展示⑥】石汉平写给通山父老乡亲们的一封家书

编者按

今冬明春是疫情防控关键节点,春节临近,人员流动频繁、聚集活动增多,疫情传播风险进一步加剧,疫情防控难度进一步增加。今年春节,国务院倡导大家在工作地休假过节;今年春节,家乡政府吁请大家在工作地过年! 乡愁悠悠,而远离家乡;亲情浓郁, 而远离亲人。此际, 捧读一封家书,弥加亲切与珍贵。


今天编发石汉平写给通山父老乡亲们的一封家书。

父老乡亲们

家乡的广播电视台负责人来信说,台里策划了“一封家书”的活动,邀请我参与。虽然临近春节事情太多,一时也没有太好的想法,但想到能以如此方式与家乡交流,我还是硬着头皮答应“试试看”。

何谓“家书”?词典上有两种释义:(1)家中所保存的书籍,(2)家人来往的书信。广播电视台策划的活动显然是后者,邀请我这个漂泊在外的游子给家人、家乡写封家信。

我小学四年级开始离开家乡,到裕丰大队的泉堂小学读书。故乡石兰桥村本来属于永丰大队,后来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上级把永丰大队与裕丰大队合并了,改称为双丰大队。于是,故乡胡之窝小学的四五年级也被取消了,只保留了一至三年级,就这样,我开始了几十年的流浪人生。从石兰桥村,到泉塘村,到梅田公社,到黄沙区,到通山县城,到武汉市,到长沙市,到上海市,到广州市,到Baltimore市,到Newark市,到chapel hill市,到北京市。从几岁开始,一直漂泊至今。家乡广播电视台之所以邀请我参与“一封家书”的活动,可能是觉得我的经历符合“游子”的称谓。

家书是外出谋生者与家人维系亲情的一种经典方式。尽管写家书对现代年轻人来说可能是一件陌生的事情,然而,在电报、电话、微信等通讯方式普及之前,家书曾经是家人之间主要的,有时可能甚至是唯一的沟通与联系方式。197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绝大多数应该都有过写家书的经历,对家书可能都有深刻记忆或切身体会。尽管我出生于1960年代,也有过写家书的经历,但是,家书也已经是一个遥远的记忆了。我不记得自己的第一封信是什么时候写的,但是我可以肯定的是,我的第一封信一定是家书,是写给父母亲的。推测我可能是从高中二年级下学期开始写家书的。小学一至三年级,住在家里,不用写信,也不会写信;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二年级上学期,每周末回家一次,没有必要写信。高中二年级下学期到县城读书,一直住在学校,可能开始了写信,半年也许只有一至两封信。即使是在大学时代,专门给父母亲写信问候的也极少,多数是写信要钱,所以那个时候的书信还谈不上是传统意义上的家书,不知道我可怜的父母亲当时接到我的书信时是喜还是忧?

真正称得上家书的书信应该是我大学毕业后的书信。大学毕业时,我参军了,那个时候,我第一年每个月的工资是69元,远远高于在地方工作的同学,与地委书记一样高,比县委书记还要高。当时,我丰衣足食,写信不再是向父母亲要钱,而是纯粹的问候,是家书。可是,写家书的日子好景不长,1993年博士毕业后,第一军医大学给我们的宿舍装了电话,至今记得我的宿舍分机号码是(616)47202。1998年自己又买了一部手机,后来老家也装了电话。自从有了电话,就几乎没有写信了。传统意义上的家书也就戛然而止。现在问候家人,问候父母亲都是用电话或者微信,这样的问候算不算家书?

无论家书的表达形式是什么?书信、电话,亦或微信,所有家书存在的一个先决条件是“家”。家书,家书,有“家”才有“书”,先有“家”,后有“书”。然而,何为有“家”?我以为:

第一,父母亲人在。俗话说,父母在,家就在。由此可见,把父母亲照顾好,使他们健康长寿,是“家”在最重要的保证。如何把父母亲照顾好?几千年来的文化就是“孝”。如何才称得上“孝”?传统推崇的做法就是“顺”,所以才有“孝顺”。中国传统总把“孝”与“顺”联系在一起,这个是典型的君臣关系在父母与子女关系上的体现。但是,作为一位医生,从健康的角度,我想对普天下的父母亲说“顺不一定就是孝”,我也想对普天下的儿女说“孝不一定全部要顺”。每一个人的出生年代、受教育水平、社会阅历不同,对健康、疾病的认识不同。从普遍意义上说,子女一代要比父母亲一代见识更广,受教育更多,健康意识更强。由于多种原因,老人患病后普遍不愿意就医。此时,子女怎么办?是顺从老人的意愿,放弃治疗,还是违逆老人的意愿,积极治疗?自己在临床上见到了太多的“不想让老人痛苦”“听从老人自己的意愿”的“孝”。殊不知,这种“孝”残酷地断送了多少老人的生命?“不想让老人痛苦”是我在临床上经常听到的最血淋淋的“孝”词。为了父母亲的健康长寿,为了“家”的存在,父母亲要适当听从子女的劝告,子女也不一定全部要顺从父母的意愿。

第二,故乡记忆在。以大拆大建为表现形式的发展改造正在快速摧毁我们对家乡的记忆。很多游子都在感慨“故乡正在故去”。我赞成大建,但是大建是不是必须基于大拆?几年前,我分别去武汉、长沙、上海母校看望老师、同学,发现母校除了极个别老楼还在外,其他的一切记忆都没有了。我高兴而去,伤心而归。离开时默默地告诉自己,母校没有必要再回了,现在的学校已经不是当年的母校了。

当前,农村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希望故乡的改造借鉴失败的教训,学习成功的经验。最好是修旧如旧,或者留旧建新。为我们的后代,保留一点故乡的记忆,为我们的子女,留下一点家乡的念想。如果故乡的记忆都没有了,家书从何而来?家书去往何处?

实在不知道写什么,也不知道,家乡广播电视台希望我如何写?我想套用当下非常时髦的“要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多才多艺?”这句话对故乡说,“要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背井离乡?”这就是我的家书。辛丑春节即将来临,谨以此封“家书”祝福故乡的父老乡亲平安、健康,使游子们每年都有写家书的机会。

石汉平

2021年2月3日


点击文字进行《一封家书》投稿


(编辑:刘正杰  编审: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