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的通山,街道上、村庄里,处处都是一片片绿意盎然。行走于这张山水画中,居民们嘴里说的是绿色故事,眼里看到的是绿色景象,心里存下的亦是满满的幸福感。
翻开通山县林业局新装订的《通山县第五次森林资源普查调查报告》,该县森林覆盖率已达65.55%,在2009年第四次森林资源普查结果59.96%的基础上,十年增长8.59个百分点,增幅14.3%,全县林木绿化率达72.2%。
十三五期间,通山县国土绿化面积持续蝉联全省第一,森林覆盖率上升2.54个百分点,先后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全省“两山”示范县支持创建单位。
勤作为才会结硕果。近年来,通山县紧紧围绕“山通水富、绿色发展”目标,树牢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加快推进全域绿化,补齐生态短板。
增一片绿
1657个精准灭荒小班挂图作战
3月26日,在通山县洪港镇太箕山省界门户绿化示范基地里,一支精准灭荒小班头戴草帽手拿剪刀、小锄头,穿梭在苗木基地里,一边为苗木修理枝叶一边调整苗木种植密度。而在燕厦乡东风林场精准灭荒示范基地,另一支精准灭荒小班正在行动,他们将山桐子的管理技术送到了田间地头。
“依照地形,见缝播绿,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绿化方式。”基地负责人刘汉江介绍说,基地有5600亩面积,造林主体是湖北旭舟林农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民”的经营管理模式,以栽种山桐子、加工生产食用油为主营业务。
将石头山变成香饽饽,将茅草堆变成致富园,这是通山县1657个精准灭荒小班推进精准灭荒工程、力促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通山县按照强化示范、以点促面、整体推进思路,充分利用精准灭荒政策,制定《精准灭荒实施方案》,以乡镇为单位绘制精准灭荒作战图和时间表,锁定精准灭荒小班挂图作战,动态化管理,绿化一块、验收一块、核减销号一块;通过人工造林、补植封育、清理封育等方式,种下山桐子、油茶、松杉、柏木、刺槐等树种;实行大苗、容器苗上山,提高荒山造林成活率。
创新专业造林模式,成功引进湖北旭舟等3家造林公司、8支造林队、30余户造林专业大户助力精准灭荒;围绕精准灭荒工程、森林质量提升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等项目,建成了通羊、南林等一批森林旅游乡镇;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社(村组织)+农民”的“4+”经营管理模式。推行“613”收益分配模式,实现利益共享。
2018年至今,该县三年累计造林25.6万亩。精准灭荒完成造林面积连续三年排名全省第一,实现森林面积、森林蓄积保持“双增长”。
护一片绿
3060名生态护林员包保到山头
3月2日早上6时多,通山县通羊镇泉港村11组村民许玉栋,开着他的三轮车出了门,车上喇叭不断传出森林防火“十不准”等宣传声。
今年47岁的许玉栋,2017年,成为一名生态护林员。每一天,他都要骑着三轮车,行走在乡间小路上,一边宣传防火知识,一边巡视山林。“生态护林员的工作就是要管小管大。小到一根烟头,大到一片林木,都归我管。”许玉栋对自己的工作引以为傲。护林时他不敢有半点松懈,紧盯着每一个上山入山的人,也看护着山头里每一棵林木。
去年下半年开始,许玉栋按要求统计山头里生病的林木,当天这项工作将到尾声。当天,他要配合防治队将片区里的疫木清理出去。“这些疫木清理完后,林地里就不存在任何疫情风险了。”许玉栋介绍说。
截至2020年底,通山县跟许玉栋一样的生态护林员有3060名。他们坚守在守护青山绿水、守护绿色森林的道路上。
“大幕山、黄金尖、南林桥1728平米管护站房已建设完成。”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保护眼前的这片绿色,通山县全面实行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实行县、乡镇、村组、林场领导包片,3060名生态护林员包山头。
为了保护眼前的这片绿色,通山县组织专业公司、防治队伍开展疫木清理和药物防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强化生态公益林建设,形成责权利相统一的管护机制。
在3060名生态护林员的协助下,仅去年,该县共完成疫木清理12953株。松材线虫病秋季普查病(枯)死松树预计9047株,与上年度相比下降30%;组织开展昆仑5号、“网剑行动”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涉林违法犯罪行为,共受理涉林案件125起。
兴一片绿
近2亿元奖补注入绿色动力
通山是中国古老茶区之一,盛产好茶。在通山县杨芳林乡郭家岭村白茶基地里,一棵棵茶树在春风中摇曳,一片片茶叶在采茶人的手指间跳舞。56岁的村民郭兰菊正与她的姐妹们忙碌其中,她们一边欢声笑语,一边采茶、制茶。
郭家岭村曾是该县的重点贫困村,2017年,政府引进湖北钱锦世纪茶业有限公司开垦荒山建设梯田种茶。目前,茶树种植面积达1200多亩。
“今年年初便接到了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茶叶订单约1.5万斤,清明节前将全面采摘上市。”基地一负责人介绍,14年的精心培育,该基地首批白茶上市。该项目带动周边村民200多人就业。
3月18日,郭家岭村通过线下活动+线上直播的方式开展了世纪白茶开采节, 该活动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白茶开采节让曾经的小山村变成了闹市区。”村委一相关负责人笑着说道,茶园建设带动了该村的绿色产业发展,村庄终于等来了发展新希望。
郭家岭村居民们的绿色希望只是该县发展绿色产业的一个侧影。
去年一年,该县争取国家和省级林业投资资金9060万元,财政投入资金1亿元,按《通山县2020年农村产业发展奖补实施方案》发放奖补;通过发展林业板块基地、组织专业合作社,培育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方式壮大产业规模,培育专业合作组织120家、种养大户322户;围绕提高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推动林业产业由单一种植转向精深加工;引进广州八福康企业承包3000亩荒山种植枇杷等经济树种,引导广东华星集团研发枇杷饮料实现从枇杷鲜果向枇杷饮料的转型升级。
通山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该县将借“十四五”发展东风,学兄弟县市区先进经验,开拓创新,推进该县绿色高质量发展。
文/图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亚平 夏正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