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宫文学】 大幕杜鹃映山红



大幕杜鹃映山红

作者:焦元德

云淡风轻四月天,草长莺飞百花鲜;鄂南风光无限好,醉美大幕红杜鹃。

乙未年已卯月丙辰日,爱友人之邀,登临黄沙大幕,一处处鲜红的杜鹃花海,令人陶醉大自然的造化;令人怡情人世间的壮美.....。

春未尽、夏未到,此时此刻,深藏在大幕山上的红杜鹃不慌不忙,翩然盛开。站在崇山峻岭上,遥看杜鹃染映霞光,近观杜鹃红艳欲滴。

杜鹃花开之旺季,那景色的确是一场绝美的盛宴,千朵花枝恣意绽放,万瓣花蕊淋漓尽致。假若杜鹃是美女,定会有倾国倾城之貌、沉鱼落雁之容,她风华绝代,仪态万方;她雍容华贵,艳冠群芳。她一绽放,世间万紫千红便顿时失却了颜色,她是花中王后,光彩夺目,国色天香。难怪唐代大儒白居易有诗句“最惜杜鹃花烂漫,春风吹尽不同攀”,还有唐代诗人刘禹锡盛赞“惟有杜鹃真绝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花开之时,放眼望去,繁花似锦,无边无际。杜鹃花生在山野,她明净脱俗;长在山崖,她娇艳端庄;开在仲春,她高贵典雅;艳在林间,她富丽堂皇;她冒着春寒而怒放,她坚守清静而孤傲;吸着雨露,恬静温婉。每一朵花都恰到好处的盛开,娇嫩润泽,秀韵多姿,浓一分则肥,淡一分则瘦,光彩夺目,美不胜收。

杜鹃花开之美,才让人们了解缘何“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也便不难理解,花开万种风情,故有王维“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李白“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李商隐“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杜鹃花一生是浓郁而热烈的,正应那句“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之意;杜鹃花一生也是悲壮短暂的,故也应验“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之情。但杜鹃花期未到,她便安之若素,在阴雨绵绵的春风春雨中,微笑向暖,仿佛世间一切都与之无关,只是静静地守着这群山峻岭;一旦开花,则铺天盖地,倾其一生,仿佛要用尽全身力气,把积蓄了一年四季的力量全部释放,美得轰轰烈烈,艳得惊世骇俗。

记得我们出生在那深山故乡的童少年之时,在那“吃不饱、穿不暖”的饥荒年代,每到放学回家路上、每当放假上山砍柴,都会采摘大把大把的红杜鹃,当作口渴饮料和充饥食物,那种清淡清甜的味道,至今记忆犹新、耐人寻味。杜鹃花滋润了故乡山水,也养育了那时的山野童趣。

随着岁月增长,惭惭地认识了红杜鹃,更懂得了映山红。每当观看电影《闪闪红星》中唱到“若要盼得红军来,岭上开遍映山红”歌词,让人想到红杜鹃就是我们今天所传承的“红色基因”,也是红军的象征。

杜鹃花是世界上最著名花卉之一,它分布全世界,有900多个品种,我国有近600种,因此杜鹃花被一些热心人推举为候选国花之一。杜鹃花不仅只有红色,而是五彩缤纷的杜鹃,它唤起了人们对生活热烈美好的感情,也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这也许是国人热爱杜鹃的真谛。

杜鹃花呈管状,有深红、淡红、玫瑰、紫色、白色等多种色彩。杜鹃花有名品种:玉蝴蝶、紫蝴蝶、琉球红、玉铃等。当春季开放时,满山鲜艳,像彩霞绕林,被人们誉为“花中西施”。杜鹃花生命力超强,既耐干旱又能抵抗潮湿,无论是太阳或树荫下都能适应。最厉害的是它不怕都市污浊空气,因为它长满了绒毛叶片,既能调节水分,又能吸住灰尘,最适合在大都市种植,可以发挥清静空气功能,故一些城市作为市区绿化苗木。

杜鹃花花语“永远属于你”,她代表爱的喜悦,据说喜欢此花的人纯真无邪。杜鹃花箴言“满山杜鹃盛开之时,就是爱神降临之机”。所以杜鹃花语就是“情爱的欣喜,欲望的节制”。

我国杜鹃花最早记载于汉代《神农本草经》,栽培历史已有一千多年。到唐代出现观赏杜鹃花,此时杜鹃花就已移栽庭园。白居易对杜鹃花情有独钟,“争奈结根深石底,无因移得到人家”“忠州洲里今日花,庐山山头去年树,已怜根损斩新栽,还喜花开依旧数”,宋代诗人王十朋曾移植杜鹃“造物私我小园林,此花大胜金腰带。”南宋《咸淳临安志》“杜鹃,钱塘门处菩提寺有此花,甚盛,苏东坡有南漪堂杜鹃诗,今堂基存,此花所在山多有之。”说明杜鹃花在杭州庭院已多见。明代,对杜鹃花有了进一步深入了解,李时珍《本草纲目》《徐霞客游记》等刻本中都有关于杜鹃花品种、习性、分布、应用、育种、盆栽等记载。

世间万物,唯有杜鹃一名双意。在山间,她是植物花仙美女;在林间,她是动物相思情侣,故有“杜鹃啼血”典故。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有诗句云:“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因杜鹃岛口腔上皮和舌部均呈红色,古人以为它是啼叫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鸟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的啼血而染红。正像唐代诗人成彦雄写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在我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神话传说。相传望帝是周朝末年蜀国君主,名叫杜宇。望帝是个人人爱戴好皇帝,他爱百姓、爱生产,常带川人开垦荒地,种植五谷,以致多年后蜀国成为了丰衣足食、锦绣繁荣的天府之国。后来他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魂化为鸟,暮春啼哭,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因其姓杜,名为“杜鹃”。因杜鹃鸟啼叫偕音好像“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故其啼鸣之声,很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情乡愁乡思,所以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把杜鹃与悲苦之事联在一起。

李白《蜀道难》“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李贺《老夫采玉歌》“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温庭筠《碧磵驿晓思》“月落子规歇,满庭山杏花”。文天祥《金陵驿》“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王安石《出城访无党因宿斋馆》“花枝到眼春相映,山色侵衣晚自迷。生涯零落归心懒,多谢殷勤杜宇啼”。苏轼《筑堤》“东风第六桥边柳,不见黄鹂见杜鹃”。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辛弃疾《浣溪沙·壬子春,赴闽宪,别瓢泉》“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陈允平《望江南》“鹦鹉州边鹦鹉恨,杜鹃枝上杜鹃啼”。李贽《焚书咏史》“盈盈细抹随风雪,点点红妆带雨梅。莫道门前马车富,子规今已唤春回”.....。

由此可见,杜鹃花之所以鲜红,杜鹃鸟之所以啼血,尽管带上了令人难忘的神话色彩,但她却寄托了人们对家国的思念、对故乡的思情。在中国几千年来,一代代文人墨客,已经把杜鹃花与杜鹃鸟,当作一种悲花悲鸟的愁思象征。

杜鹃花开满山红,在通山人来说,都只知“映山红”之名。赞美杜鹃花,不仅仅是她天资艳丽,而是她循守花期机遇、遵从怒放意志;褒扬杜鹃花,不单单是她容貌秀丽,而是她以昂扬仰望之态,不张扬、不喧哗,而静静地绽放在山峦中、悄悄地怒放在深谷间,卓尔不群、华而不贵!也许大幕山的红杜鹃,代表了通山人淳朴憨厚的气质;与世无争的情怀吧!

(编辑:阮慧林  编审: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