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湖北通山:富水湖畔 长滩展新颜

富水湖畔,湖光山色;长滩村里村外,林果飘香,鸟飞鱼跃,环湖步道从村口直到村尾,环山公路纵横交错,串联起每家每户……

长滩村四组田野风光

长滩村二组滨湖风光

近年来,湖北省通山县大畈镇党委政府先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工作抓起,以富水湖生态环境整治和全域旅游开发为契机,集中力量实施硬化、亮化、美化等民生工程,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积极推进滨湖景观带和环山产业循环路建设,在村道路两侧、山坡林木下种植橘橙,山上实施泉水养鱼,使主打产业成为幕阜山旅游公路上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长滩村群众服务中心

长滩村滨湖休闲步道

走进长滩村龙岩新村聚居点,沿着游步道,可以在新村里散步,到山上果林里赏景…… “没想到我这把年纪了,还可以住进宽敞明亮的新楼房。”大畈镇长滩村龙岩新村的村民邓乾霞,边在自家门口忙活,边笑着说。

驻村工作队与群众交流谈心

长滩村龙岩新村小别墅

邓乾霞是村里的贫困户,多年来,一家五口人居住在破旧的老房子里,仅靠她耕作家中的一亩三分田维持基本生活。2016年国家异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项目政策给邓乾霞一家带来了希望,政府资助她家盖起了新房子。“现在的新村,不比城里差!”邓乾霞老人说。

在村里,和邓乾霞一样,同一年喜迁新居的还有20户。为了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大畈镇还联合长滩村驻点单位咸宁市人社局,积极组织农民素质培训,开展送科技、送政策、送服务活动,在全村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引导村民学法、用法、遵法、守法。

目前,长滩村有党建文化长廊等项目10余个,新建文化广场3个,滨湖广场1个。 定期举办健身操、广场舞等文化活动,宣国策、讲党史、说民事、树新风,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全村村民精神面貌饱满、生活态度积极乐观、邻里和睦相处,乡风敦厚质朴,有效筑牢了乡村振兴根基。

微风徐徐、柑橘芳香弥漫整个村庄,长滩村境内的富水湖畔,以及新村后山上,漫山遍野都是橘橙树。橘橙产业,是长滩村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长滩村环山公路带以及幕阜山公路沿线橘橙种植连线成片的规模初步形成,已成为区域范围具有影响力的橘橙采摘区,全村橘橙年产量达30万斤、年产值突破50万元。下一步,长滩村将以橘橙采摘示范园创建为抓手,拓宽柑橘产业领域,坚持发展旅游、餐饮等农村第三产业,不断提升长滩橘橙知名度和影响力。

每到四月,山上桃花盛开,引来无数游客争相踏青。 陈绪富是这片桃林的主人,2015年,他承包这片荒地,种下了春蜜桃、红心桃、锦绣黄桃等十余个品种,经过几年的摸索,今年产量将达到十余万斤,按当下市场行情收入可望达到40万元以上。

长滩村桃园基地

长滩村泉水养鱼基地

果香鱼更肥,波光粼粼的鱼池在长滩村半山腰“横空出世”,泉水通过管道喷向池内,村民陈建高忙着调节水量大小。陈建高是长滩村1组的退捕渔民,2017年,配合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拆除网箱后,陈建高租下一组1亩山地,在山间养起了鱼。“只要鱼养好了,销路基本不愁。”陈建高说,未来他还将扩大规模,带上村民共同致富。

陈建高的泉水养鱼基地,将打造集休闲垂钓、渔业养殖、加工为一体的渔业产业基地。他将建设10个精养鱼池,年产鱼达近10万斤,产值将超过70万元。该项目为禁捕退捕渔民上岸转产闯出了一条新路,并成功申报咸宁市贫困村产业扶贫巩固提升奖励项目。

昔日的贫困村长滩村大力发展水果种植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及乡村旅游,围绕“山水富民、绿色发展、果香兴村、渔业强村”发展定位,紧盯“强农、富民、美村”这一目标,建设生态新村,面貌焕然一新,2018年底脱贫出列。2020年,长滩村人均纯收入8200多元,比2015年增长170%。 

长滩村群众活动中心

长滩村党建文化长廊

富水湖畔、金果人家,一个集观光、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精品乡村旅游点正在形成。来长滩看桃花、品橘橙、吃河鲜,观日照金山,赏湖畔风光……让人流连忘返。(作者:邓文义 程思 郑梦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