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宫文学】返青的隐水





返青的隐水

郑安国




隐水是我的故乡,这里的土地、生灵、草木,一切都这么熟悉。她与故乡的山水定是根脉相连的同胞姐妹。在这样的地方成长,心中萌生的自然是亲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曾经飘荡弥漫于这片土地上的精神气息,也有自己向后世传递的通道。

初春的日子,在隐水的山水乡野间徜徉行止,分明会有一种与大自然亲密而深切的融入感。在生活日渐富足的今天,对超越的生活品质的追求,譬如“慢生活”的理念,愈发成为村民的共识。几天的采访中,这个词汇不但被文化旅游产业的领导者和隐水洞景区经营者挂在嘴边,也在与普通居民百姓随意聊天时,多次听他们提起。是的,脚步慢下来,心境静下来,才能够更好地发现和体会自然之美、乡情之美。这并非隐水人的首创,但隐水人更有理由做到这一点,而且的确也做得不错。

隐水境内有不少明清时代的村落,步履所至的几个村湾,老宅、古屋、街巷、宗祠、池塘、水口、石桥等等,都基本得到完整保存或修缮。建筑多为青砖、瓦屋、马头墙,参差错落,映照着远处青黛峰峦,近旁潺湲溪流,一派秀丽古朴的江南田园风光。这里开发的隐水洞、龙隐山等项目,将农家生活、乡野情趣与时尚潮流巧妙地结合起来,创意独特,别有情致。高高低低的山势中掩映着别具一格的村舍,自有妙处;门前屋外的花花草草、瓶瓶罐罐和慵懒的猫猫狗狗,各具意趣。前面是菜园,中间是花园,后面是果园,隐水村村民的生活被绿色包围。同时,这里的黑色路面、城乡公交、垃圾处理、自用水、农村淘宝等公共设施又与城市别无二致。在这样朴拙、却又充满现代感的环境中逗留,会真切地感受到生活是有根系的,心中会有一种笃实的家园感。

清晨醒来,从窗口望出去,晨光熹微,笼罩着高低起伏的一片绿野。这家乡村旅店,是由村民的自己住的房子改建而成,叫“隐水农庄”。店名看似随意,周围的景致委实独有匠心:山,是背倚一脉青翠连绵的山峦,涧,是下临一道波光粼粼的溪流。推门走下多级石阶,踩着宽窄不一石板砌成的小径,一直走进田野深处。草尖上的露珠被脚步震落,金黄色的野花恣肆地开放,三五成群的母鸡在田埂边觅食,水塘旁有水鸟梳理羽毛……

沉浸在质朴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乡村风情中,会不会不经意忽略了隐水的另一种光彩?这是时代赋予它的。如今的隐水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富水湖边上,惊艳夺目。沾染了大自然灵秀之气的隐水,山环水绕,苍松簇拥,充盈视野的是满满的绿、满满的生机。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隐水变得热闹,风情万种。南腔北调的国内外游客来到这里,探洞、玩水,体验乡村振兴带来的乡野之趣。隐水俨然是个小集镇,胜过桃园。除了退休老人纷纷从城里回到隐水,就连外籍退体老人也来隐水小住。他们说:农村的绿色养眼,农村的宁静养心,农村的空气养生。在这样焕然一新的环境中,人的心气自然就不一样了。有道是“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从迎面走来的村民们从容明朗的笑容中,从他们与人交谈时谦恭坦荡的表情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三月,隐水村满坡的果树开始孕蕾了,闲不住的村民又泛起新一波绿色憧憬。勤劳敦厚的隐水人自从唤回青山绿水,靠山吃山,果树种植就成了绿色家园的支柱产业,生态旅游趋旺。清一色的砖瓦房棋布沟谷,炊烟袅袅飘逐,远处的杜鹃树正萌动着色彩的喷发。每到端午节前后,满山枇杷压枝,便是隐水最诱人的季节,那真是“人间仙境”呢。

天蓝得透明,平坦的水泥路直通村里的各个自然湾,我脑海中却浮现出隐水二十多年前的模样。“外面像个村,进村不是村,老屋没人管,都去外头住。”这是我的出生地,印象中的隐水农舍破旧,荒草萋萋,一条机耕路蜿蜒曲折,到处充满了苍凉干涩,周边人都说“有女莫嫁隐水郎”。稀疏的植被涵养不住水分,每逢下雨造成水土严重流失;加之每隔两年要发一次很大的山火,山上始终是低矮的荒草林,裸露出来的是实打实的困窘。

“隐水村有18个村民小组,13个自然湾,456户,1955人口,其中贫困户167户554人。隐水村全是山坡地,农作物产量极低;人均水田面积不到两分,青壮年都外出务工了,村里留下的是‘三六九’部队。”村长书袁达献道出隐水村过去贫困的根源。生态环境差,干旱缺水,自是广种薄收,种一亩收一斗,种一坡收一锅,成了方圆十里闻名的贫困村。那些年隐水人光出不进,常住人口锐减。

一晃近三十年了,隐水便在我的记忆中淡去了。人已中年,故乡情愫丝丝漫卷,这时的隐水村却已是通山县主要的旅游目的地。

近年来兴起的乡村旅游,在恢复原生态的田园景观、重新寻回农耕文明记忆的同时,更将原先在外务工、求学的人源源不断地吸引回来。乡村,重新变得生机勃勃。

乡村旅游是一根扁担,一头挑起市场和游客,一头挑起产业和村民。

乡村旅游加速发展,扮靓了全村的自然湾,改善了这里的民生。昔日卖不出去的农副产品成了抢手货,长年沉寂的隐水洞成了旅游目的地,依山傍水的农家院成了农家乐,宛如璀璨繁星散落在隐水的土地上。

红火起来的日子让很多村民明白:“山水禀赋”加“自力更生”是可以战胜贫困的。

绿了山川,富了百姓。如今的隐水村被绿色晕染了,原来的坡耕地全部退耕,栽植果树。原生灌木丛植物封育后重现生机,每到五月,杜鹃纷纷绽蕾,满坡嫣红。林果产业是隐水村另一个重要的致富之源,果林面积扩大到近4000亩,初步实现人均2亩果树的目标。村支书袁达献算了一笔账,依托隐水村特有的山水、人文、历史资源,通过打造避暑、休闲采摘、赏花垂钓、瞻仰革命遗址的旅游产业格局,“五彩”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全面推广,近几年隐水村人均收入一直稳定在每年1.9万元以上。

在隐水,乡村旅游与脱贫攻坚美丽邂逅,活力无限——农民变创客、农房变客房、产业变风景、农产品现货变期货……“溢出效应”让越来越多的贫困户抓到了“风口”上的红利。

仰仗于政策,依托于资源,成就于产业。乡村旅游这一“美丽增长点”,就是撬动“两山”转化的“金杠杆”,更是驱动脱贫步履的重要引擎。

乡村旅游的红火,引得很多人回村务工或发展民宿。乡村旅游不仅解决了贫困户就近就业问题,更直接带动周边农户脱贫致富。

“我在隐水洞入口烤红薯、买土特产,一月能挣三千多块钱,比以前种半年地赚得还多。”方有盛十分欣喜地对笔者说。他可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户,在精准扶贫的作用力下,不仅脱了贫,生活还过得有滋有味。

每天傍晚,郑家湾的徐秀范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几年前,她在广东鞋厂上班,想家想孩子;把生活成本除去,工资结余也就2000多元。如今,村里发展旅游,她在附近的农家乐上班,每月收入3000多元,还把家庭照看得妥妥的。

一村披锦绣,万户气象新。几年间,隐水的旅游发展直接带动近千人吃上“旅游饭”,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000多万元,全村已实现人均纯收入近2万元。

原来住在油榨塘的李茂林,花30万元在隐水洞高速出口建起了农家乐。笔者看到,客厅里摆着沙发,茶几上放着吊兰,卧室里安装了空调、电视、网线,墙上挂着油画,整个房间干净又温馨;卫生间里配了一台海尔洗衣机、一台小鸭牌的浴霸;厨房里配备了燃气灶、冰箱。正在晒玉米的女主人对笔者说,城里来的家庭游客的日常生活需求在这里都能满足,一张床位的价格为每晚八十元,还可以吃到地道的农家菜。

像李茂林这样的农户在隐水村共有20多户,每户门口都挂着带有编号的农家乐木质标牌。出乎意料的好人气不只让农家乐经营业户们乐在心里、喜上眉梢,更让其他村民也连带着“沾了光”:蔬菜、瓜果、干山货、土特产都成了抢手货。据介绍,在游客最多的季节,紧靠隐水洞口的一家店铺曾创下一天销售5000多元山货的记录。

隐水村变了,变得灵动、秀美。林荫笼罩下,野草野花长势茂盛,徜徉在山谷,偶有山兔奔逐,山鸡振翅翔飞。硬化路面像玉带一样把隐水串联起来,村头的南山头绵延起伏,把绿色家园的触角延伸到远方,一幢幢红砖碧瓦的农舍错落有致,小汽车横卧在房前屋后,诉说着富庶的生活。

春日阳光温和,边走边谈间不觉已来到村南的山腰。回望山下,视野豁然开朗,田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村支书袁达献说:“村容村貌变好了,大家的精气神儿都上来了。日子变好了,村风民风也变得清朗了。每年到隐水村旅游的不下60万人次。”听到这句,胸口仿佛被撞了一下,发自内心地为隐水点赞。

可以笃定,隐水人已从过去的迷阵中走了出来,与贫困彻底告别。我也被拉进了“咱们的隐水”微信群,群里凝聚了乡情,暖意融融。

2017年1月10日,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公布,通山县“隐水枇杷”被正式认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同年,“隐水枇杷”又获评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和“全国一村一品”优质农产品。这些喜讯,无疑是对隐水枇杷品质的肯定,也对保护地方品牌,提升产品竞争力,促进地方品牌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隐水村,地处四周环山的小盆地之中,气候湿润温和,适宜于枇杷的生长,从江浙引进枇把种植栽培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隐水枇杷果大,味美。其果主要供生食,同时也可以制罐头食品;树供观赏,花为良蜜源,叶可入药,其性平、味苦,清肺下气,和胃降逆,主治肺热咳嗽,呕吐呃逆等症。全村几百户人家,几乎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田头地边都栽有枇杷,总计有2000多株,大的枇杷树有两尺围,树盖有20多平方米。每逢挂果季节,房前屋后,漫山遍野的枇杷像小灯笼一样挂满枝头,不但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同时也给村庄平添了一道亮丽风景。被阳光宠溺过,被农家人呵护过的枇杷,吃到嘴里的每一口都是最天然的甜蜜。村前屋后随处可见枇杷树影婆娑,一粒金黄的小小枇杷往往能勾起通山人万千乡愁。

人间五月天,隐水枇杷鲜。每年的五月,隐水村就会变得热闹非凡,从各地赶来游隐水洞、摘隐水枇杷、品农家菜的游客络绎不绝。隐水枇杷产业年产值达到1000多万元,统一包装的鲜果产品卖到了武汉、南昌等省会城市,小小枇杷变成致富果。

随着疫情阴霾渐渐散去,李七松的枇杷园里欢声笑语,人头攒动。

“十九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我感觉家乡迎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李七松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通过学习时政知识,让他的创业的底气越来越足,也更加坚定了产业富民的梦想。在村民大会上,李七松提出,要紧紧抓住隐水洞景区庞大的客流量优势,兴建水果采摘+观光游览的田园综合体,想法得到广泛认同。

2016年开始,李七松立志将隐水枇杷做成振兴乡村的主打招牌。一方面,李七松倡导将村里的枇杷古树群保护起来,另一方面,他把村里70多户枇杷种植户吸收进合作社,扩大枇杷种植面积。

“种植枇杷不仅可以绿化荒山,还可以成为带民致富的主导产业。”李七松说。为此,他不仅自己承包荒山,在石头缝里种植枇杷,还主动钻研枇杷病虫害防治技术,将学习到的技术义务传授给村民;同时,他积极对接扶贫办等部门脱贫项目,引进最新品种的枇杷苗,免费分给村民种植。在他的牵头下,2年多来,隐水村新发展枇杷种植1000亩,枇杷露、枇杷膏等衍生产品正在紧锣密鼓地研制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乡村振兴研究基地落户隐水村,开启了校社合作新模式。

连绵起伏的山包被绿意包围、碗口粗的杉木和楠竹迎风伫立、错落有致的枇杷树翠碧挺直……在隐水村一个叫梅山垅的坡地上,村民郑传立种植的40亩枇杷黄绿相间,枝头上挂满了黄澄澄的枇杷,入园采摘的游客往来不绝。

“这里原来山上大部分都是芭茅杂草,土质贫瘠,山火频发。”附近的村民们说,这绿意盎然、热闹繁忙的景象来之不易,凝结了郑传立毕生的心血。几年间,郑传立凭借一己之力,消灭近40亩荒山,全部栽上了枇杷树,荒芜的山头重新有了生机。今年是灭荒植绿的第五年,也是他家枇杷丰收的第二年。说起自家的果园,郑传立的妻子不无自豪,她说除了枇杷之外,家里还种杨梅、桃子等其他果树,“统共加起来也有50来亩经果林,一年四季中三季瓜果飘香,全家人都靠着这片果园吃饭呢。”她向我介绍道。

看到第一批种植大户开始脱贫致富,村民袁观学也坐不住了,也陆续开建了20余亩采摘园。“有这么好的扶贫政策,我家日子也会有很大起色的。” 袁观学笑呵呵地说。谈及今后,他一脸自信。

有了合作社的统一管理,果农们就有了定心丸,以往没有成立合作社,价格的主动权都掌握在采购商的手里,他们自行定价,果农只能按采购商的价格销售,“现在由合作社来统一销售以后,按照果质大中小进行分级,价格也跟等级的不同而定价,从而消除了种植户担心价格低卖不出去的顾虑。”身为大畈枇杷协会副会长的李七松介绍说。

“种”钱得绿换“金山”。“这块我想着把它们再提升改造下,提高果品质量,那片,我想再扩大一部分种植面积……我把钱种在山上,让荒山变成金山,就能生出更多的钱来,让父老乡亲们都富起来。”李七松正在枇杷园里和工人们话发展谈未来。

谋发展,还得兴产业,更要树品牌。村支书袁达献告诉我,近年以来,隐水村在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基础上,以“乡村更加靓丽、生态更加良好、村民更加幸福”为目标,围绕“农旅名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借力优势自然资源,努力打造乡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为实现乡村振兴再添底气。

一阵阵清脆的鸟鸣声,打破了隐水村清晨的宁静。民宿里居住的客人们吃完早餐,携着提篓,举着相机,开始一天的休闲生活,他们正兴致盎然地体验着别样“慢生活”。

今年枇杷丰收时节,我走遍了隐水村的山头水角,当时阳光正好,一阵暖风吹来,山岭坡地上的枇杷树,枝叶交错,光影移动,树声沙沙。放眼朝气蓬勃的隐水村,青山绿水孕育勃勃生机,隐水村的村民们在通往幸福的大道上,享受着新农家、新生活的快乐、丰富和美好。

不同的土地,涵养着不同的村落文脉。如烟的岁月中,文化礼堂便是各村村民保留在乡土那一端的“根”,如一条绵长的丝线般牵扯着村民们为家乡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弘扬新时代乡风文明。

初夏,笔者利用回乡探亲的机会,走进隐水村郑家湾文化礼堂,一股浓浓的乡土文化韵味扑面而来,其文化墙的板块设计和文化服务功能的设置,凸显出设计者围绕“为民、便民、利民”的独具匠心和用心。

“爹娘生咱身,拉扯咱成人,汗水壮咱筋骨,恩情比海深……”文化礼堂里,80岁的郑安来正在鼓乐声中,有板有眼地练唱着采茶戏里的选段。“以前日子不好过,时间一长,戏台拆除了,好多的戏词也都忘了。新建的文化礼堂适用、大气,我也想再上台过把瘾……”郑安来是郑家戏班里的台柱子,唱丑角。现今他再次上台,乡亲们看到滑稽的扮相,忍俊不禁,拍手称快。

平日里,文化礼堂大厅内整齐摆放的18张八仙桌和72条长板凳,正前方的是戏台,有的村民围着八仙桌下象棋,有的坐在长板凳上拉着家常。

自从文化礼堂建成后,村里的乡亲一有时间就喜欢往这里跑,看书、写字、议事……热闹得很。正在下棋的一村民高兴地说,下雨天或晚上没事,我们会相约来下棋聊天;村里谁家办个喜事,也可就近集中摆几桌,再也不愁没地方了。

大厅四周是文化墙,设置有族史家情、历史变迁、家族名人、民风民俗等块板,通过观看文化墙,让村民进一步了解村庄的历史人文、风土人情和村容村貌等发展变化,增强村民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郑家湾文化礼堂只是隐水村文化礼堂建设的一个缩影。“我们把文化礼堂建设着眼点放在展现人文之美、丰富群众生活上,积极推进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品质。”隐水村文书郑传奇告诉笔者说。在文化礼堂里,可以听到有村庄特色的乡贤故事,看到积极健康的家规家训、族谱族训等,找到村庄里的最美人物、道德模范、优秀学子、成功人士等事迹。文化礼堂正在成为理清村史脉络、挖掘人文底蕴,记忆乡音、品位乡愁的神往之地,让农民群众“心有所寄”。

一直参与郑家湾文化礼堂规划、建设的郑和平说:“我这一辈子,偏偏喜欢一些有文化元素的东西。”今年67岁的教师郑和平退休后回到村里,继续发挥余热,利用农闲挖掘和整理当地的民风民俗等文化素材,热心于村湾里的环境卫生、乡风建设工作,并秉笔著文对外推广宣传。他始终把宗谱上祖宗立下的“康宁家训”作为自己为人处世的准则,隐水人朴实诚恳、勤劳致富的精神传承在他身上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种传承是钻到了骨子里,变成了秉性。

笔者走访他家时,郑和平坐在堂屋的沙发上,回忆着当年的一切,最后他的结束语是:“在这个时代里安享退休生活,在自己的故乡里侵染着浓浓的乡情,身心安逸,日子幸福!”

文明新风吹起来,乡村旅游火起来。盛夏时节,漫步隐水村,景致怡人,儿童嬉戏,村民健身,一幅乡村美景图徐徐展开。

在老屋全的文化广场上,村里的秧歌队正在紧锣密鼓地排练舞蹈。村妇联主任阮金兰告诉笔者:“最近几年,村子里文化广场建起来了,乡亲们除了跳广场舞,还选拔成立秧歌队,年龄最大的队员都快70岁啦。”去年,隐水村就组织开展了群众文化活动20余场,现在村民的文化活动丰富了,他们参与热情十分高涨,曾经习惯观看演出的农民,如今成了参与演出的“主角”。

隐水村不仅建成了农民文化乐园,更想方设法鼓励农民多读书看报,学文化,学知识,学本领。以前逢农闲或年节,“农民爱打麻将消磨时光”,现在村民就在文化乐园里“看书、上网、健身”,真正把农民从“牌桌”引到“书桌”上来,让农民终身受益。这是个和谐相处、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村落。这个村子的变化当然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在这里驻村两年负责帮扶的干部,说起近几年的往事如数家珍:譬如当年如何将高山上的村民搬迁到村里,譬如村委会干部们开会到深夜,研究如何改变村容村貌,修路挖渠搞旅游,兴办养殖合作产业……一桩桩、一件件,脱贫致富就是这样一路干起来的。

评选乡贤孝子、举办农技讲座、挖掘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近年来,隐水村按照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要求,大力实施产业兴村、环境兴村、文明兴村、和谐兴村和富农兴村工作思路,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方兴未艾,正如火如荼。从村委会出来,弯曲的公路旁,我看到一幢幢造型优美、风格现代的建筑正在拔地而起,那是村上兴建起的“全域旅游培训基地”“乡村振兴大讲堂”。那一刻,我看到的是这里积蓄的蓬勃力量!

从身有所憩,到心有所寄,再到梦有所圆,隐水村在乡村文化建设之路上,一路风景亮丽。

随着乡村振兴春风的吹拂,省纪委监委机关驻村工作队进驻隐水村,在4个月时间里,对村容村貌进行了改造升级,也许用不了多久,又是一幅崭新图景!

作者简介:郑安国,笔名郑歌。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编辑、记者。《九头鸟》《通山文艺》《文化通山》杂志执行主编。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日报》《湖北日报》《中国教育报》《南方都市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等发表作品近10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