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杨树
文:张善格
我的故乡在富水河北岸衢潭港之处,我的家就在衢潭港边。衢潭港以前不是现在的河床,而是沙堤港和高坑港汇合后往东直冲石宕,再折向衢潭畈,使衢潭畈一半是河沙洲。据传,晚清朝时期,有人说嘴头方要出“天子”,因为墨瓦山是龙头,方细窝是龙颈,只有挑断“龙颈”就不能出天子了,于是派朝廷堪舆师到嘴头方观天象后,就派兵卒来劈山改河,石宕河床改为了良田,可衢潭畈还是那么宽广的河滩。
那时,衢潭畈到处都是沙滩、杨树林、芒丛林,每到秋季这里是鱼虾的旺季,村人们到晚上就举着火把抓鱼,满畈的星火就像天上的繁星点点,因此,这里在文人墨客的妙笔下就成了通山“八景”之一“衢塘渔照”。同时,他们也留下了不少华丽的诗篇,如:清嘉庆戊午举人拣选知县朱兆巽咏《通羊八景·衢塘渔照》时写道:“衢塘峡口曲溪通,光灿渔灯景倍工。几点绿分杨柳岸,数珠红滴水晶宫。春风锦浪明烧尾,夜月芦花有钓篷。欸乃一声潭影澈,烟波人迹画图中。”这首诗描写的衢潭畈景色是多么诱人、醉人!我相信:你品味后一定会爱上衢潭畈的靓丽风景!
我家就住在牛山脚下,衢潭港就在门前。“文化大革命”开始那年我刚满十二岁,学校老师们都搞活动去了,我每天在畈野中“疯玩”,在树林、草地捉迷藏,在河床了抓鱼摸虾,到树上捣鸟蛋,所以衢潭畈的杨林就是我小时候的天堂乐园。
衢潭港河床多为杨树,那些树枝丫桠高低错落,舒展自如,织成硕大无比的树冠;树上有鸟儿在筑巢,蝉儿在唱歌,营造出了一方绿韵茵蕴的氛围。杨树生长在水边或水中,树冠遮天蔽日,树根须扎入水中,让清水尽情地荡洗;那些干净根须在水飘浮着,如同美妇人衣襟下的丝绦一般飘荡着。如人们静悄悄地进入树林中,就会让你始终拥有一份宁静、愉悦的美妙心境……
我刚谙事起,父亲就跟我多次讲衢潭畈杨树林中的故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日军进攻通山时有一小队驻扎在衢潭,他们在黄土包上修碉堡,日军强行拆掉了畈中衢潭庙,让衢潭人把砖瓦搬到黄土包,每家每户须派人去搬运。我父亲年仅十岁又是孤儿 ,可也要承担搬运任务。人家成年人挑着砖穿行在杨林中时,我父亲只能抱着一口砖跟在后面走。那年冬季,日军又强迫村人为他们烧炭,于是,村人在日军的逼迫下砍掉了畈野河滩上的大部份杨树林。悲叹唉!当年衢潭村善良的百姓和优美的杨树林都遭到了无情的浩劫!
我的性格是喜欢宁静,喜欢独自在大杨林草地上仰望蓝蓝的天空或遥望四周的山脉和山峰,喜欢在旷野感觉着微风吹拂荒草或聆听鸟鸣。我清楚记得:我多次一人跑到杨树林中,在粗大杨树上找两根枝丫连起来,用藤丝做成一个能睡的“摇篮”,我就睡到上面去了。这时,我躺在摇篮上优雅地看着净净的蓝天上的一朵朵白云荡过,看着浓浓翠绿色的杨树杪上有许多小鸟在蹦来跳去或叽叽喳喳地闹着;有时看河中会有小鱼在清水中浮着或来来去去游动。此时,我觉得神情惬意极了,也舒服极了,仿佛这是人生中最自由、最幸福的美好时光啊!
到了秋天,我在高大的杨树下学着种菜,开垦了一块床铺位大的潮土地,种上了“上海青”白菜。我天天浇水,有时把杨树林中的牛粪捧到地里,有时细心地把地里的小草一根根拔去。两个月过去,白菜可间棵了,我兴致致地把几棵白菜抱着回家,母亲说:“哪里弄来的”,我说自己种的,母亲笑了,说:“儿子厉害,学会种菜了!”是啊!在那几年粮荒的年月,会种菜菜也能过日子。
一九六九年春,我这个仅上完初小三年级的学生被通知去读初中班。那时我根本不知道小学和初中的区别,反正就是在教室读书。这时,我唯一找父亲要一口木箱,让它装我上学时的课本,白米、薯丝和干盐菜。于是,父亲找队长要了杨树林中那棵枯死的杨树,为我做了一口小小的杨树板木箱。后来,这口木箱伴随我读完了初中、高中,甚至伴随我的儿子读完了初中。而今,这口珍贵的木箱还一直珍藏在我的楼阁里。
一九七四年,在如火如荼的“三治”建设中,衢潭畈改了河道,平整了畈野坑坑洼洼的田地,当然也就砍掉了畈野中的全部杨树。当我从学校归来,畈野中的杨树全部不见了,那时我心中的失落感别人是无法理解的,直至傍晚我一直站在河堤上久久不想回家,且不知不觉落泪了,像是失去了亲人似的,优美的杨树林永别了,神秘的芒丛永别了,温情的沙滩也永别了!那日夜萦思的杨树林永远仅在我的记忆中了。此后,我们在衢潭畈仅能看到的是满畈的稻田和许许多多的人造鱼池了。
近来,我和旅游团队到婺源去逛了一趟,婺源的徽派古民居建筑令人流连往返,婺源的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令人称道,婺源的奇山异水景观实在令人着迷,其实,最令我着迷的是婺源的生态环保的大自然保护如此出色。婺源的山山岭岭的植被如同绿色的海洋!你看,那里山间树木即使枯死也不能动它,像是原始的大自然森林一般存在。
我们坐在江湾小河的游船上,亲眼看到两岸尽是些古老的杨树,那样的一派景观能不让人叫绝吗?而今,我们通山县已入选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域内富水湖已是国家湿地公园,我的家乡正是富水湖区上游,要渐渐恢复原生态的愿望也是可期待的。
这次,我回衢潭故乡,还是特意去衢潭畈东边河港去看看。当我走近那长长的大堤时,看到的是长满了绿色的翠竹和一些樟树,特别令我兴奋的是也有了许多杨树了。虽然,这些杨树还没有我以前脑海中的杨树那么高大、粗壮,可是我相信,这些小杨树离长成粗壮、高大的杨树日子为期不远了!
作者简介
张善格:男,1956年7月21日出生,系湖北省通山县通羊镇衢潭村人。大专文化,中学历史高级教师,县作家协会会员,县地方文化研究会会员,县李自成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共通山县党史办特聘研究员,市志办专家库专家。喜爱研究书画、诗联、文学和历史,热爱旅游,曾在小学、中学、乡镇教育组工作,多年参与地方志编修工作和《李自成文化研究》编辑,少有作品问世。
主 编:阮 冰
编 辑:徐 微
编 审:唐 成
程 思
总监制:阮班新
出品人:阮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