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宋文虎 通讯员 陈兰 郭细军 王程海
图为通山南林桥镇石门生态新村。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灿 摄
通山县地处鄂东南边陲、幕阜山脉腹地,与江西修水、武宁交界,国土面积2680平方公里,境内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拥有中国大理石之乡、全国十大楠竹之乡等美誉。
近年来,该县在全面实践生态文明的征程中,立足自身良好的生态优势,紧紧围绕“山通水富、绿色发展”战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立足实际,不断加强生态建设,走上一条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发展新路径。
1 让荒山绿起来
15日,细雨朦胧,在通山县黄沙铺镇兰田村马家山上,只见二十余名造林员头戴斗笠,脚穿雨靴,不断地挥舞着手上的锄头,冒雨植树造林。
“现在全县各个乡镇都在积极推进精准灭荒工作,我们镇可不能落后。”该镇党委宣传委员陈洪安介绍,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的精神,实现辖区内宜林荒山应绿尽绿,该镇成立了工程指挥部和工作专班,打响了精准灭荒攻坚战。
截至目前,该镇精准灭荒7544.6亩,其中荒山造林3347.1亩,坟山墓地绿化650亩,其他绿化3547.5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5%。
自精准灭荒工作启动以来,该县以保护大长江、打造中部绿心核心区的政治站位,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紧紧围绕“山通水富、绿色发展”的战略目标,着力推进精准灭荒工程,将此项工程列入全县重要工作、纳入重点项目进行考核,扎实推进。
经省级核查,该县去年完成精准灭荒造林合格面积7.97万亩,造林合格率100%,超额完成目标,位居全省第一。
“去年,我们精准灭荒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今年,我们将继续努力,再创辉煌。”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总目标,以精准灭荒工程和乡村生态振兴为抓手,加快国土绿化,提升森林质量,强化资源保护,夯实绿色发展底盘,努力实现“山通水富、绿色发展”战略目标。
目前,该县森林覆盖率现已达64.91%,今年计划再完成精准灭荒造林5万亩,进一步提升森林覆盖率,改善县域生态环境。
2 让湖水清起来
16日,在通山县大畈镇希家塘,向富水湖望去,原来的网箱、水上漂消失不见了,湖水变清了,迎面吹过一阵微风,格外清爽。
去年,该县结合全省“清四乱”统一部署,大力组织开展河湖库管理范围内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四乱”专项整治行动,先后投资8000余万元对富水湖遗留网箱、围汊等水上违建物进行了强制拆除,共拆除网箱6万余口,拦坝围汊5处,水上漂(钓鱼屋)45处。
“水污染防治工作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县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通山深入贯彻落实“五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和“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工作要求,在河流污染治理、饮水水源地保护、乡镇生活污水处理等水污染问题上出重拳、动真格,统筹推进河道治理、生态修复,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抓好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营,健全污水收集系统,加大控源截污覆盖,确保城镇生产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达标排放。
据悉,该县11座乡镇污水处理厂正在试运行中,预计今年5月份正式投入使用。
“我们将继续全力打响污水防治攻坚战。”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全面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进一步增强企业和公众生态环保意识,努力营造共同推进水污染防治的良好氛围,为污水防治工作做出新的巨大贡献。
3 让空气爽起来
“过去出趟门,口罩是必带品。”17日,在通山县大路乡塘下村吴先生向记者介绍,过去他们村附近有许多砖厂、水泥厂等一些对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企业,现在砖厂、水泥厂该关的都关了,企业该整改的也整改了,口罩也不用再戴了。
“为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们最基本的职责。”县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通山一直以保障人民群众环境权益为根本出发点,以改善空气环境质量为目标,以降低颗粒物浓度为主要指标,全力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县域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大气环境。
“为了切实提升空气质量,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县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提升空气质量,营造良好生态环境,通山扎实开展燃煤锅炉清洁燃料改造、燃煤小锅炉淘汰、非煤矿山大气污染防治、工业物料及废料堆场、机动车等专项整治行动,同时,全面推进秸秆、垃圾禁烧,全面实施通羊城区限制燃放烟花爆竹。
据悉,去年,该县印发了县政府秸秆禁烧通告10余万份,关闭非煤矿山20家,督促12家建筑工地进行有效整改,对关闭的38台燃煤锅炉加强督察,督促35家加油站和储油库安装油气回收设施。
今年,该县将继续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宣传力度和工作力度,进一步增强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携手全民将通山打造成一个纯天然的氧吧。
目前,该县已成功获得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称号,下一步将继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加快生态经济发展,深入宣传生态理念,确保在2020年实现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