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农业生产服务指南



通山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

农业生产服务指南

为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春季农业生产,切实做好特殊年份、特殊时期在田在园作物春管和春耕备耕工作,确保全县粮食和“菜篮子”生产安全稳定,特发布如下服务指南。

一、蔬菜生产

(一)田间生产管理

立春至清明期间,我县容易出现阴雨、低温、寡照天气,田间生产管理难度加大,要发动生产主体和农户在做好疫病防护措施前提下,主要做好“四抢”措施。

1、抢收。对在园大白菜、萝卜、甘蓝、花菜、红菜苔、白菜苔、大蒜、藜蒿、莲藕等蔬菜,组织农工及时采收,做好产地质量安全监测,增加鲜菜货源。

2、抢播。一是选择相对集中连片、有大棚设施的基地抢播快生叶菜,如小白菜、大白菜秧、广东菜心、竹叶菜、苋菜等作物,确保蔬菜生产供给可持续;采用穴盘育苗方式,抢播茄果类、瓜类、豆类幼苗,为露地春季生产准备种苗。二是3月底至4月份,露地抢播茄果类、瓜类、豆类、叶菜类蔬菜,增加花色品种。

3、抢管。设施育苗采用温床或温室集约化育苗,加强苗床管理,注意防治猝倒病、立枯病,确保早春生产用苗;设施栽培的茄果类蔬菜,注意通风换气,加强防寒保温,注意防治灰霉病;露地越冬十字花科蔬菜注意防治软腐病、黑腐病;大春播露地生产注意做好清园、耕整、晒地,准备好种植用地。

(1)温室大棚苗床管理:采用温床或工厂化育苗的茄果类、瓜类幼苗,要加强苗床管理。一要增温保温。增加棚室外层覆盖、棚内加设小弓棚、地面全膜覆盖、加强热风供给,保温防寒,使苗床温度保持白天25~28℃,夜间15~18℃。二要通风排湿。苗床湿度以保持土壤见干见湿为宜,浇水在晴天上午进行,水量以达到幼苗根部为度。喷水后闭棚提温,待土温升高后再通风排湿。通风在中午前后气温较高时进行,以放棚顶风和腰风为主。三要练苗出圃。幼苗出圃前7-10天,通过通风降温和减少土壤湿度进行秧苗锻炼。白天苗床温度降到20℃左右,晚上降到10℃左右。

(2)在园蔬菜田间管理:设施延后栽培的茄果类蔬菜,要精细管理,注意通风换气,加强防寒保温,病虫害防治等。一是通风。于晴天中午揭膜通风,排出湿气,将棚内湿度控制在85%以下。二是保温。大棚内增加两层内膜覆盖,还可在棚内四周再加一层裙膜保温。三是保花保果。在棚内放置雄蜂或使用防落素蘸花进行保花保果,提高座果率、降低畸形果比例。四是防病治虫。及时防治番茄灰霉病、早疫病、晚疫病,茄子褐纹病等;在棚内用烟熏剂等有效药剂对烟粉虱进行围杀,降低害虫基数,并防治地下害虫。

4、抢栽。一是选择有大棚设施的田块,抓住“冷尾暖头”的晴好天气,抢栽茄果类、瓜类、豆类幼苗,尽量采取三层(地膜、小拱棚、大棚)覆盖,力保春季市场供应;二是3月底至4月份,利用大棚设施提供的菜苗,露地抢栽瓜类、茄果类、豆类、水生蔬菜、叶菜类等,增加蔬菜产能。

(二)防灾减灾

初春气候多变,倒春寒、大风、连阴雨、雨雪等灾害性天气易发、多发。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极端天气防范应急预案,落实防灾减灾抗灾措施,保障蔬菜安全生产。

1、加强设施防灾。及时加固蔬菜温室大棚,采用多层覆盖、紧闭棚膜等措施提高棚室保温性能;一旦发生低温雨雪天气,要及时排涝降渍、清沟排水,在天气转好时视苗情追肥,适当增施磷钾肥、生物肥,促进恢复生长。在连阴天,设施大棚、日光温室蔬菜注意除湿保温,在天气转好时及时通风降湿,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加热、补光措施,促进植株生长。

2、加强恢复生产。对因灾受损的设施和菜田,及时抢修并补种快生蔬菜,保障蔬菜市场供应。

3、加强病虫防控。重点抓好灰霉病、霜霉病、白粉病、菌核病等病害防控,及时清洁田园。

4、加强育苗管理。在做好疫情防范前提下,引导集约化育苗企业尽快开工,开足马力提高育苗产能,支援疫情严重地区春茬蔬菜生产。

(三)新冠肺炎防控与安全生产

1、强化防控措施落实。蔬菜生产者要增强防护意识,做好个人防护,在生产、销售蔬菜过程中正确佩戴口罩、勤于洗手,确保身体健康。各地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要加强技术指导,疫情防控期间提倡运用网络平台、微信视频等现代信息手段进行技术服务。

2、强化生产资料保障。在满足隔离要求的基础上,引导菜农尽快恢复蔬菜生产,并做好菜农集中居住地的消毒防疫工作。协调种子和农资企业做好种子种苗、肥料农药、农膜地膜等物资供应,保障蔬菜正常生产。

3、强化信息监测调度。在做好疫情防控和蔬菜生产技术指导的同时,引导各地加强在田蔬菜面积、产量、采收上市量、产地价格等基础信息的调度,准确掌握本地生产能力、市场需求和外调能力,稳定蔬菜生产和市场预期。

二、油菜田间管理

当前,油菜已进入蕾薹期,是春季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在田间管理上促苗情升级转化、构建合理群体、春发稳长,为夏季粮油丰收奠定基础。

(一)及时清沟排渍。水田油菜地下水位偏高,土壤水分含量较大,影响根系扩展,后期易发生早衰、倒伏,同时易滋生病菌繁殖和传播,导致菌核病等病害发生和蔓延。要及时清沟理墒,保持油菜田块“三沟”畅通,维持土壤疏松湿润。春季遇连阴雨能及时排水,防止渍害导致早衰减产。

(二)加强分类指导。落实油菜“强后劲,重防控”技术措施,对上年迟播油菜增施薹肥,促进长势均衡,增强后劲。及时施用薹肥,亩追施尿素5—6公斤和氯化钾1公斤,均匀混合后施用,也可施用相应养分量的复合肥。对旺长的油菜,建议推迟追施或不追施薹肥。

(三)及时控制草害。针对草害较重的田块,在开春早期及时抑制杂草生长。对密度过大的直播油菜要及时间苗定苗,间除窝堆苗、拥挤苗,防止苗荒苗。同时利用晴天及早中耕松土,防除和抑制杂草蔓生,提升耕层土温,促进油菜生长。

(四)抓好综合防控。及时调查油菜根肿病,及早肃清,避免蔓延;当前油菜生育进程提早,气温偏高,可能加大春季菌核病爆发风险,要落实“一促四防”技术措施,在初花期一周内施用适宜药剂进行防治,有条件的应积极推广无人机或大型机械喷雾,实行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和作业效率,降低防治成本,“一菜两用”模式要更加重视菌核病防控;油菜开春后的初花期和角果期做好鸟害预防工作。及时防治蚜虫,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

(五)预防“倒春寒”影响。油菜抽薹后抗寒能力急剧下降,油菜冻害田块,可增施农家肥、饼肥,并用稻草盖行保暖。通过以肥调控,做到防冻抗寒,促进稳健生长。

三、水稻春播春管

当前正处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刻,又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期,根据当前我县农业生产条件和我县水稻生产特点,建议大幅调减早稻种植面积,以减缓劳动力不足和季节紧迫的矛盾和压力,减少人员备种备肥频繁流动和田间作业人员聚集。仅在疫情防控形势较好“双无”村,才可适度种植一定面积的早稻和再生稻。

(一)及早谋划,备足农资。尽快落实种、肥、药等相关物资,尤其要备足优质早稻和再生稻种子、育秧物资、化肥农药等。

(二)优选良种,适时播种。早稻可选用鄂早18、两优287等优质品种,再生稻可选用隆两优534、韵两优丝苗等优质品种,再生稻一定要选用耐高温的品种。早稻、再生稻一般3月中下旬为适宜播期。

(三)加强管理,培育壮秧。充分利用各类育秧基地开展多种形式育秧,播种前用强氯精或其它消毒剂浸种,防治种子带菌,培育壮秧。机插秧秧龄不能太长,以20天左右为宜。

(四)紧盯农时,以直代插。因农时紧张不能适期播种的早稻、再生稻,可以采用短生育期品种进行直播,播期应在4月10日前后为宜。早稻可采用生育期在105天左右高产优质常规品种,再生稻可选用生育期130天左右常规稻或杂交稻品种。直播前一定要将地整平,灌排顺畅,保证出苗率。杂交稻亩播2公斤;常规稻要加大播量,根据种子质量,早稻亩播5-6公斤,再生稻亩播2公斤,力争以多穗保证产量。

(五)科学改种,减轻损失。因农时延误不能播种的早稻、再生稻,可根据实际需要,提前准备高产优质中晚稻种子,通过改种中稻或一季晚稻弥补周年损失。

四、玉米、大豆、马铃薯春播春管

(一)春玉米、春大豆

1、选择良种。根据当地温光条件和种植模式,选择通过国家或省级审(认)定的熟期适宜、高产稳产、抗逆抗病虫、资源高效、适宜机械化作业的优良品种。玉米在选择普通籽粒玉米的基础上,可根据订单生产推广鲜食甜糯玉米和青贮玉米种植,建议选购高质量包衣种子,预防地下害虫和苗期病虫害,提高出苗率。根据市场需求,大豆一般选择高产高蛋白大豆或优质鲜食菜用大豆品种。

2、及时整地。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抓住近期土壤墒情较好的有利时机,及早备耕、及时整地,为适期足墒播种和一播保全苗创造条件。

3、要科学施肥。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在耕地作业时可将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玉米底肥一般每亩施农家肥3-5吨、尿素15-20公斤、过磷酸钙25-30公斤、钾肥10-15公斤。大豆适当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肥,一般亩施45%的复合肥或磷酸二铵15公斤左右,同时注意种肥分开、防止烧苗。

4、适期精播。根据当地气温、土壤墒情、品种生育期、生产用途、播种方式等确定最佳播期,适时适墒精播,做到用种精准、下籽均匀、深浅一致、覆土严密、镇压适度,提高播种质量,争取一播全苗。

5、合理密植。根据品种特性及各地生产实际,确定适宜种植密度,构建合理群体结构,为夺取丰产奠定群体基础。籽粒玉米每亩3000株左右,青贮玉米4000-5500株,甜、糯鲜食玉米3000-3500株,大豆一般亩保苗1.8-2.5万株。早熟品种宜加大密度,中迟熟品种宜降低密度。

6、防控病虫。加强病虫害动态监测和预报预警,及时掌握发生发展态势。玉米重点防控地老虎、玉米螟、草地贪夜蛾、地下害虫及根腐病等,大豆重点防控霜霉病、炭疽病、根腐病、地老虎、蚜虫等。积极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生物防控等技术,提高防控效果,实现节本增效,保障生产安全。

(二)马铃薯

突出“早管”。冬春种马铃薯即将破土出苗,要重点抓好“五早”措施。

一是要早破膜放苗。对于地膜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当幼芽破土长出1-2片叶时,要及时破膜放苗,谨防高温灼烧幼苗,并用细土封严放苗口。

二是要早施苗肥。马铃薯进入齐苗期,及时追施一次速效提苗肥,每亩用腐熟人粪尿200公斤,或每亩施碳酸氢铵25公斤加硫酸钾5-8公斤兑水进行条施,切忌将化肥沾到叶片和直接接触到根部,以防伤苗。

三是要早培土、培高垄。培土有利于形成更多和更大的块茎,防止块茎见光形成青皮薯。在苗期株高10-15厘米左右时,结合中耕除草进行第一次培土,做到锄通垄背、除尽杂草、不伤根苗;在苗高25厘米左右时,进行第二次中耕培土,培土5~7厘米,以利于结薯。

四是早防低温冻害。马铃薯出苗后,要及时关注天气,严防倒春寒低温冻害影响。可采取覆盖秸秆、适度灌水增湿等措施防止或减轻马铃薯低温冻害。

五是早防早晚疫病。充分应用预警防控系统,加强预测预报,及时防控。预防性药剂可选用安泰森、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每亩每次用药量175~225克。对已发病的田块要选用治疗性药剂,在发病初期抢早喷雾防治。为提高防效,治疗性药剂不同年份要轮换交替使用。

五、茶叶生产

(一)做好复工复产前的准备工作。按照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安排部署复工,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复工;要积极筹措口罩、消毒药剂、测温仪等防疫物资和修剪机、采茶机等生产装备,为复工生产做好准备;要做好污染风险排查,厂区与家禽家畜务必实施有效隔离。茶农要按照防疫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出门戴口罩,回家勤洗手。下地别扎堆,尽量少闲聊”。

(二)做好茶厂设备维护与加工准备工作。企业、合作社要提前完成茶厂清洁消毒、设备开机检修调试等工作,力求做到茶厂通风透气、整洁有序,确保加工设施正常开机与良好运行。

(三)科学管理茶园。开春后对现有茶园要浅耕松土,清除茶园枯枝枯叶和周边杂草,降低虫源,确保茶园生态环境。因地因园制宜,搞好幼龄茶树的定型修剪,采摘茶园的轻修剪,老龄茶园的更新修剪。春茶期间,茶园要增加肥水投入,视成龄茶园、幼龄茶园灵活掌握肥水用量。春芽茶要及时追施催芽肥,补充树体营养,强壮树势,增强萌发力和抗性。要加强气候和茶芽萌发监测,根据茶芽萌发状况和采摘人工的组织情况,制定茶园管理对策。如采工暂不能满足需求,可对部分茶园进行轻修剪,以错开采摘高峰。

(四)企业、合作社和茶农要密切关注茶芽生育状况,达到采摘标准及时采摘,要合理安排采摘区块,实施分散作业;适宜机采的茶园,尽量增加机采比例

(五)企业和合作社要加强协调组织,集中采摘设备和人员成立机采服务队,实施社会化服务,提高茶青下树率。做好茶青收购和茶叶加工。

(六)企业、合作社要加强与农户的点对点联系,提倡上门收购或代加工服务,保证茶农的茶青能及时出售或加工,尽量减少茶农外出和聚集。

(七)加工全程应规范操作程序,合理分配产能,有条件的尽量使用自动加工流水线作业,减少茶厂用工数量。

(八)做好茶叶销售。茶叶企业和合作社要积极探索新型销售模式,与销区茶商对接联销,全面使用淘宝、京东等线上交易平台和现代物流手段开展茶叶销售。

六、农机检修保养

1、清洗机体,清除异物。

2、清洁空气滤清器、散热器、防尘网、油水分离器,按说明书规定作业时长检查、清洁空调滤清器、冷凝器及管路等。

3、检查及添加冷却液(水)。

4、按说明书规定作业时长,排除燃油箱积水,更换燃油滤清器滤芯,对燃油系统放气;检查、补充或更换发动机、前差速箱、前桥齿轮箱等部件润滑油,更换发动机机油应同时更换机油滤清器滤芯;更换变速箱液压油及液压油滤清器。

5、按说明书要求,对上拉杆、拉杆支架、提升杆、前桥支架、前桥齿轮箱支架、转向节轴等部件加注黄油。

6、按机型检查轮胎、补充胎压,按规定扭矩紧固螺栓,检查及调整前轮前束。

7、按说明书要求,检查、更换离合器、制动器,调整离合器、制动器踏板高度与自由行程,对制动系统放气,排除离合器壳积水。

8、检查、调整或更换发动机风扇皮带、空调皮带等。

9、检查并补充蓄电池电量。

10、启动拖拉机,检查启动电机、发电机、喇叭、车灯等电器部件是否正常,发动机有无异响,排气烟色是否正常,仪表指示是否正常等,发现故障及时维修。

11、空载或悬挂负载后,升降液压悬挂机构数次,检查液压系统升降是否平稳。测试动力输出装置运转是否正常,发现故障及时维修。

12、缓慢起步,检查拖拉机行走是否平稳,由低到高逐步操作各挡位,检查切换是否顺畅,制动器、变速器是否正常,在发动机低、中、高三种转速状态下,操纵方向盘液压转向是否平稳,发现故障及时维修。

七、水产养殖

(一)存塘(池)水产品

1、加强水位调控。根据气温,适当降低水位,水位控制在1米上下,以利提升水温,促进鱼生长。

2、强化水质培育。早春水温低,肥水困难,应在晴天中午少量多次,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0一35厘米为宜。

3、加强病害防控。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早春每15一20天对水体进行消毒1次,发现鱼病及时咨询就诊,目前主要病害有水霉病,病毒性出血病。

4、科学投喂和适当开增氧机。如果鱼多的池塘,晴天应少量投喂优质饵料,并在晴天中午开启增氧机,促进有机物氧化分鲜,水质培育和病害预防。

5、加强自身健康护理。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人员接触,带口罩,生产完后勤洗手,更换干净衣服。

(二)苗种放养

1、做好投苗准备。如果现在还没投苗,要抓紧对池塘进行清淤丶晒塘、消毒。

2、种学投苗。选择优质苗种,体质健壮,磷片完好,规格整齐,无病害,一次放足。放苗应选择晴天上午投苗,放养时,用3一5%食盐水对鱼体进行10一15分钟消毒,如因疫情管控影响放苗,适当延时,但一定要在3月中旬结束,放养品种和数量,根据池塘条件和养殖水平、规划亩产量确定,建议以投放名优鱼为主,常规鱼为辅。

3、小龙虾池要及时补种水草。以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为主,行间距离5米×4米,保持5O%的覆盖率为宜。

4、加强水质培育和病害防治。对暂时未能出售的存塘水产品,重点要加强水质管理,预防病害发生和“倒春寒”影响,确保生产安全。用生石灰或含氯、含碘制剂进行全池消毒,预防水霉病、肠炎病、烂鳃病。要加大池塘改造力度,对养殖水体和养殖、投放的鱼种抓紧消毒,对空塘要抓紧干塘、晒塘、清塘和消毒。


通山县农业农村局

2020年2月23日



(编辑:葛素文   编审:阮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