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建设自然生态公园城市调研行系列报道⑥通山:怎样打造生态文旅新城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邓昌炉 宋文虎 特约记者 孔帆升 徐大发

我爱通羊好,青山便是城;白云深处宿,一枕玉泉声……

这是宋代诗人蒋之奇对通山县城的诗意描写。

时至今日,在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特别是在建设“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理念的指引下,这座秀美山城又有怎样一番作为?

答案是:立足资源优势,打造生态文旅新城。

生态文旅新城展露芳容

山在城中,城在林中;松茂竹翠,曲径通幽;拾阶而上,一步一景……9月8日,傍晚六点一过,通山凤池山的健身步道上,已是人潮涌动。

凤池山位于通山县城之南,相传因凤鸟栖息此山而得名,是目前通山最大的城市公园。沿着黝黑的沥青公路蜿蜒而上,路两旁尽是茂密的树木翠竹,清风拂过,林海涛声伴着鸟叫蝉鸣,让人心旷神怡。

登上山顶,俯瞰城中通羊河,恰似玉带绕城、波光粼粼,两岸杨柳倒挂,绿意盎然,木质游步道傍河搭建,亭台楼阁交相辉映,游乐设施巧妙布设。待到夜间,霓虹灯沿河闪烁,五彩缤纷,游人摩肩接踵,仿佛天上街市落人间。

再往城北,王明璠大夫第古朴大气。猫拱式的山墙、如跃如飞的脊饰、灰黑斑驳的老墙,无不彰显出历史之厚重;迈入“芋园”,高墙、大砖、粗梁、大柱,令人惊叹;幽长回廊,青青石板路,窄窄小巷,无不展示出文化之纵深。

在县城东南面,富水湖景区更是如诗如画。这里碧波浩渺,鱼肥橘香;青山四面环 绕,岛屿星罗棋布;湖光山色,美不胜收,被誉为“鄂南小漓江”。

还有县城西面的果匠小镇,一年四季果实飘香,游客满园;全国乡村旅游名村石门村,已经成为网红打卡地……

漫步通山县城,就像走进了大公园;一个生态文旅新城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我们通山县城就是一天然生态公园,也是名副其实的旅游城市!”在凤池山半山腰,年过古稀的吴爹爹一脸幸福。自打退休后,他每日闲游于城内“景区”,步伐矫健,神清气爽。

生态文旅新城得天独厚

建设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必须尊重自然格局,依托现有山水脉络,合理布局城镇空间。那么,通山为什么提出打造生态文旅新城?

“生态、旅游、文化资源应有尽有,通山建设生态文旅新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完全契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理念。”县委常委金大德说。

通山县位于湖北省东南部,地貌为低山丘陵区,境内山清水秀、竹翠洞奇,自然生态资源十分丰富,拥有8个国家级生态文化旅游品牌。据测算,通山森林覆盖率高达67%。

游山玩水,魅力尽显。通山县境内东有道教名山太平山,南有华中胜景九宫山,西有百洞之山大城山,北有森林公园大幕山,中有“水土乐园”富水湖及“地下长廊”隐水洞,境内已经形成“游山、玩水、探洞、观古民居、谒闯王陵、赏农家乐”的大旅游格局。

吴山楚水,人文福地。通山诞生了全国第一个县级红色革命政权通山县工农政府委员会,现存冷水坪、楚王山等8个县级以上苏维埃政权机关遗址。境内现存170多栋明清古建筑。闯王陵、王明璠府第获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几年来,通山县充分发挥城区山体、水体的资源优势,依山建园、傍水造景,奋力打造点、线、带、面相结合的生态文旅新城。目前,通山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和国家园林城市,均已通过初审。

“2019年,通山县共接待游客1845.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5.1亿元……”县文旅局局长陈世德表示,优越的生态、文化资源,以及成熟的旅游产业,是通山打造生态文旅新城的硬核支撑。

生态文旅新城建设正酣

9月8日上午,在通山新城区王明璠大夫第旅游项目现场,机械、人工忙碌不停,加速推进项目建设。

“仿古街的6栋主体建筑已完工,其他工程正在加速推进。”项目施工负责人王坚介绍,该项目规划占地面积28.6亩,计划投资3.7亿元,将以国家级保护文物王明璠大夫第为依托,建设仿古街、大戏台、市民广场等配套设施,全力打造一个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大型乡村旅游公园,集中体现“人城境业”高度融合。

近邻的王明璠花海是该项目重要组成部分,总投资1.3亿元,占地面积476亩,以种植时令花卉为背景,建设儿童游乐园、人工湖等项目,着力打造成通山旅游“后花园”。目前,五彩缤纷的鲜花布满山头,游乐设施正积极装配中,将于10月之前建成对外开放。

“王明璠大夫第项目只是建设生态文旅新城的一部分。”县城发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除此之外,还有凤池山、通羊河升级改造工程,城区增绿、老旧小区改建等多个项目。

凤池山是天然氧吧,是山城市民休闲健身、旅游观光的城市公园。早在1997年,湖北省林业厅批准成立“凤池山省级森林公园”。2018年起,该县对凤池山实施第三次改造,投资3500万元,对车行道、游步道以及休憩点、供水、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改建新建。

通羊河是城区市民的“母亲河”。通山县投资5704万元,对2.5公里沿河两岸实施全面改造,建成了集防洪、绿化、生态、休闲为一体的滨水观光游憩带。

该县还采取规划建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和拆违还绿等措施,尽可能增加城市绿量。截至2019年底,通山县城绿化覆盖率接近40%。

生态文旅新城前景可期

孩童嬉戏玩耍,大人健身娱乐;夜市车水马龙,生活悠然自得……

每到夜晚,通羊河畔的政府广场公园成为最热闹的场所。

“根据规划,我们将在河对面再建一个生态公园。”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冯小斌指着通羊河对岸的一片绿地说。

阮家湾公园项目位于通羊河河湾半岛处,属于中心城区偏西的城中村位置,地理位置及生态资源得天独厚,将建造一个集岩石艺术区、生态湿地公园区、市民游玩区和文创艺术商业区于一体的城市生态大公园,进一步拓宽市民休闲娱乐空间。

据悉,自然生态公园城市专项工作启动以来,该县成立生态公园城市建设专责小组,正有序展开大学习、大调研活动,并结合通山实际修订《通山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编制《通山县公园城市建设工作纲要》,科学规划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进程及方向,以确保稳步推进,取得实效。

根据规划,该县将通过凿山挖隧道的方式,向南拓展城市空间,并将石航山林场改造建成大型生态公园,将南面环城公路建成城市绿道。

与此同时,将对所有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实行拆减增绿,提升绿地率;所有新建居住小区必须符合生态公园城市要求,确保做到一区一景、一区一园……

“我们建设生态文旅新城,既有顶层设计,也有底层措施,发展前景一片光明。”该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总工阮义堂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