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通山的特色美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包坨了。形似汤圆,内似饺子的包坨,是通山不可或缺的年货,也是各种节日的头道菜。每逢重大节日,餐桌上必定有包坨。
包坨,外面用红薯粉做皮,内却包着各种馅,素的、荤的,随口味喜好而随意变化。在通山,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包坨,但各乡镇的做法却又有差异。
印象中,父亲老家大路乡那边的包坨只用红薯粉,以生料入做馅,馅只用生肉和油干,剁成末状,包出来的包坨个头鸡蛋大小,皮有嚼劲,油而不腻,连吃四五个也不是问题。而母亲老家燕厦乡那边的做法则需要额外加芋头,用芋头调粉,熟料入馅,个头硕大犹如鸵鸟蛋,常常一个就管饱,两个就吃撑了。
通山包坨据说有数百年历史,以杨芳包坨最负盛名。相传当年刘伯温带兵作战,路经杨芳,作短暂休整后需带干粮上路。通山以红薯为主食,薯粉较多,又易存贮,就以薯粉、青菜作为干粮。他们将可口的青菜切细拌在一起作馅,用薯粉作皮,制作包坨。从此通山人就包起了包坨。
端午时节,家中还有不少刚刚冰冻储存起来的新笋,用来包包坨再合适不过。取腊肉、水竹笋、香菇、胡萝卜、粉丝若干,将所有做馅的原料均切成丁,放入锅中炒制调味,再放入炸过的花生米丁增添香味,美味的包坨馅便做好了。
在外婆家,炒制好包坨馅会喊小辈们过去,一人吃上一碗先解解馋。大人们则是团团围坐在一起,将手洗净,开始包包坨。看着圆滚滚的包坨在手中一点点成型,由每个人亲手制作的包坨,也有了团圆、祝福之意。
小时候总是不明白,为什么大人们总是喜欢包包坨,不仅是每个重要节假日,亲人结婚、请客吃饭,但凡重要一点的场合,都能看到包坨的身影。因为吃的太多,还一度讨厌甚至拒绝吃包坨。可渐渐长大,离家再归家,已经能坦然接受母亲从厨房端出来的一碗包坨。
因为,美食所蕴含的不仅仅是味道,更是情感和记忆。看似普普通通的包坨,背后是家人们一点一点,细细密密捏出来的情感,是对家庭团圆的念想,是隐藏的说不出口的思念和祝福。
阖家团圆之际,煮上一大锅包坨,全家人围坐在桌子旁,品尝香甜可口的包坨,憧憬未来的幸福生活,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焦姣